浙江在线08月19日讯 最近,富阳市新登镇松溪村新开了一间江清波创作工作室。与此同时,村农家书屋新增了一套《中国特种兵》网络畅销小说,与茅盾、郁达夫等大家的著作并列摆放,作者也是“江清波”。这个人,正是村里人熟悉的村民江清波。
在富阳,开艺术工作室成为不少农民的新追求。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市农民登记注册的各类工作室有近20家,多为民间非营利性的社会组织。这些工作室涉及书画、非遗艺术、写作等不同文化领域,受个人兴趣驱动,进行地域文化的个人独立研究,也间接成为了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乡村文化驿站。
在大源镇大同村,规模不大的造纸企业经营者庄富泉,在办公楼辟出一个140平方米的“元纸博物馆”,陈列着他从各地收集来的古代造纸工具、学术典籍以及企业生产的元纸衍生品等。这个工作室还有他的“学术成果”:根据古籍研究还原的造纸机器,还有20幅他亲手描绘的造纸工艺水彩图。
在工作室停留越久,越能感受到农民对文化的强烈渴望。年近六旬的章盈盈,在家乡里山镇开办黄若舟陈列馆。她原是上海艺术家黄若舟先生的保健医生。黄若舟老人去世后,征得其家人同意,她带着老人生前的书画、著作等近百件物件回到家乡,创办陈列馆。陈列馆数度迁址,但粉丝队伍不断壮大,“一开始,办馆只因自己喜欢,没想到会吸引这么多村民来这里交流。”
农民的文化艺术需求,也激发了一些外出游子回乡支援文化建设。大学教授在家乡万市镇白马村建“弘道书院”,激励着山乡里的孩子成长成材;九旬画师在家乡胥口镇办“陆九畴书画艺术陈列馆”,成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德国华侨何见平回乡筹建海报艺术馆,沟通国际文化交流。
富阳市文化局负责人告诉记者:“农民开工作室,折射出发展自豪感、生活幸福感、心灵归属感和社会认同感,这也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新亮点。”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