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8月20日讯 在嵊州民间的寻亲圈子里,有两块招牌很是响亮,一个是“大海捞真”寻亲网,还有一个就是被称为“寻亲大姐”的嵊州市公安局三江派出所民警傅亚娟,巧的是,傅亚娟正巧也是这个网络的志愿者。傅亚娟的寻亲故事如今在嵊州广为流传,人们亲切地叫她“寻亲大姐”,因为她帮助很多人找回了缺失的亲情。从2008年开始,她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走街串巷,查阅大量的资料,联系多个部门,为35个家庭找到了失散多年的亲人。今年,她入围绍兴市第二届道德模范初选人选。
傅亚娟的寻亲义举,最早源自她自己的一段寻亲经历。1975年,因为家境贫寒,比傅亚娟小10岁的妹妹一出生就被“放”在了城关镇人民医院门口。但没过多久,父亲就后悔了,马上回去找,但已经杳无音信。1986年,傅亚娟从浙江警察学校毕业分配到派出所从事户籍管理工作。工作之余,她通过各种办法寻找失散的妹妹,但始终没有结果。2005年,父亲抱憾离开了人世。2008年5月1日,嵊州“大海捞真”寻亲网举行第一届寻亲大会,但傅亚娟并没有在这次大会上找到自己的妹妹,倒是替一个朋友找到了妹妹。这次经历让傅亚娟感悟到了寻亲的意义与动力,于是,她加入了“大海捞真”寻亲网志愿者行列。而通过大量的资料查询和走访后,终于在青岛找到了失散了30多年的妹妹。
当一家人重聚在一起喜极而泣时,傅亚娟也做了个重要的决定,还有许多失散亲人的家庭,她要帮助这些家庭找亲人。
但是寻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许多来求助的家庭,往往是失散多年,凭据不多,甚至有时候连基本信息都无法提供。而这么多年来,嵊州各地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许多人提供的“线索”根本无处下手。但傅亚娟并不退缩。“只要一看到求助人期盼的眼神,我就能一下子想到当年自己找妹妹时候的心情,亲人失散的滋味真的不好受,我能帮就帮吧。”于是,傅亚娟近10年来的空闲时间,几乎都被“寻人”这件事占据。
嵊州市仙岩镇谢岩村的一名姓钱的男子带着90多岁老父的愿望找到她,希望她能帮助寻找50年前因家境原因被遗弃的弟弟,他现在可能在上海。傅亚娟问明情况后二话不说,就一头扎进了上海户籍档案查找,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终于找到了他的弟弟。钱家人激动地送来了“真诚为民,寻找亲人”的锦旗。
去年,嵊州市甘霖镇孔村的黄女士带着父母的遗愿几次三番地来到傅亚娟的办公室,黄女士的弟弟已经30年没有音信。“这名女士哭着跟我说,她父母去世时,还惦记着这件事,当时我就很心酸。”傅亚娟告诉记者,凭多年寻人的经验,当时她一看黄女士提供的资料,就知道这个人不好找,因为在本地没有一点线索,甚至没有被谁抱走的传闻,真的相当于是“大海捞针”,但这根“针”,傅亚娟是捞定了。傅亚娟开始从她从民政局收集并整理的弃婴资料里找线索,经过将近一个月的仔细查阅,她发现有个饶阳店镇黄官屯村的人曾到嵊州抱过一个男孩。通过网络搜索,傅亚娟找到了山东省饶阳县,但那里没有黄官屯村。傅亚娟不死心,通过进一步的查找,终于查到河北与山东交界的故城县有一个村叫黄官屯村。随后,傅亚娟通过当地公安机关确认了有一个1972年出生的男孩是从南方抱来的。通过照片比对,再进行DNA鉴定,黄女士找到了失散的弟弟。“这次寻人算是最坎坷的一次,但是看到他们亲人团聚,我觉得很值。”
因为帮不少家庭找到了亲人,傅亚娟“寻亲大姐”的名气在当地叫响,这背后是她耗费了无数的业余时间和精力。“这些年,傅大姐用在寻人上的钱,光是电话费就不知道有多少,有时候还开车帮人跑部门找人。”她的一名同事告诉记者。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