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有一条路,每天因交通违法罚没的钱达近百万元。看来地方财政要是吃紧,何必再卖地?多装监控多开罚单就行。最近温州交通严管,不少有车一族都在“交学费”。严管人行道违停,仅一天就开出850多张罚单,也算日进斗金了。这两天市区又开始严管乱按喇叭。怎么管?罚100元扣3分!只是不知道,温州最能“创收”的道路是哪条?
交通严管好。闯红灯少了,乱掉头少了,乱加塞少了——交通秩序确实有改善。单说这人行道停车吧。人行道上有的车确实乱停,害得行人要绕道走,还常压坏地砖,甚至挡住盲道,这样乱停车,当然该罚。
但问题是,有时候找个车位就跟找个好老公或找个好老婆一样难,好不容易找个空地停了车,也不影响行人通行的,可一张罚单来了。不少车主最近被罚得急了,就想出了N种停车新招:有人建议做蜘蛛侠,把车停墙上;有人期待汽车技术快点突破,能让他把车子放在口袋里!
在这严管重罚之下,也就引出了关于违停罚款的N个追问——
追问一:既然人行道停车违法,为什么很多咪表车位设在人行道上?人行道禁停,是否要搞一刀切?有些地方确实不能停车,比如交通繁忙、行人又多的地方。但有的人行道比马路还宽,还有一些偏僻地方,偶有几个行人经过。这些人行道上画线供人停车,既不影响交通,也不影响行人,为什么不可以呢?是不是未画线停车就要罚款,划了线车主交了钱就另当别论?
追问二:停车交钱也算应当,问题是,严管人行道停车,目的是开发财源还是整治环境?还是既开发财源也整治环境?还是借整治环境来开发财源?执法目的要是“奔着肥肉而去”,严管就被扭曲了,政府的公信力就受损了。近日有媒体曝光,湖南邵阳城区违章停车,罚金上缴财政结算后,其中80%将返还奖励给监督员本人。于是有人说,逼良为娼不可怕,可怕的是逼良为娼后还扫黄!那么就需要追问另一个问题:交通违规的罚没款金额能向公众公开吗?包括咪表在内的停车收费的金额流向,能向公众公开吗?对交通违规之类的罚款,跟相关人员的奖金到底有没有挂钩?
追问三:市区主要道路、窗口单位等容易造成违法停车的地段,禁止停车的提示牌是不是都设立齐全了?在严管重罚的同时,是不是应该加速停车场地的建设?那些被违法改作商业、娱乐等用途的停车场停车库,是不是都查清楚了,都恢复使用了?
“停车难”不仅备受市民关注,而且会成为影响投资环境和制约城市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单单靠罚款,以罚代管,解决不了停车难、乱停车的问题。而在严管重罚过程中,只有解开大家心中诸如此类的种种疑团,才能让受罚者,心服口服。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