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8月24日讯 “80米长,十六七米宽,甲板上可摆上18桌酒席!桅杆要4个人合抱!比绿眉毛船大多了!”在83岁孙高慰老人的记忆中,爷爷辈们所驾驶的那些“方屁股大船”才是真正的舟山鸟船。而就在昨天,一批崭新的仿真模型船唤醒了他儿时的记忆,“像极了!不,应该说是一模一样。 ”
昨天下午,在位于高亭镇人民路的舟山海生堂海洋文化产业有限公司,几艘崭新的船模陈列在橱窗内。浅黄色的船身,挺立的桅杆,精细的雕工,古船的每一处细节,仿佛在展示着百年沧桑历史的厚重。
“这些船模的原型是我们岱山在清末、民国时期著名海运商号‘三祥泰’号旗下的海运船‘金顺利号’。作为一艘典型的舟山鸟船,集聚了舟山鸟船所有的造船工艺和特点。 ”公司总经理金忠贤告诉记者,鸟船是中国古代海船中的一种船型,是中国“四大古船”之一,为中国古代著名海船船型。而这些仿真模型船的成功制作,也意味着舟山鸟船传统制造技术的“复活”。
“别看这只是船模,在工艺上都是参照实体船制作的。 ”金忠贤介绍说,为了探索还原鸟船打造的传统手艺,他寻访了舟山市数十位造船行家,在老人的口头描述和历史文献里寻找关于舟山鸟船的资料。最终锁定以集聚舟山鸟船造船工艺的古帆船“金顺利号”为原型制作仿真船模。而在整个制作过程中,为了真实地反映出当时造船的精湛技艺,舟山鸟船船模选用传统造船材料,由船匠手工制作而成,船上的门窗、绞锚机、船帆都可以活动,造型逼真,具有浓厚的舟山海岛地域造船文化特色。 “要做好做大‘舟山鸟船’这个品牌,我们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最重要的是要思考如何将鸟船与海洋文化紧密结合。”岱山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非遗办负责人邱宏方认为,舟山人对船有着深厚的感情,舟山鸟船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应该扩展外延、加深内涵,让其真正成为承载海洋文化的符号。“在物质文化极为丰富的今天,我们更需要文化的传承,要尽力挖掘古船在海洋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