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温州商会会长吴家齐。
浙江在线08月30日讯 8月29日下午,由北京温州商会承办的首届中非地方政府合作论坛落下帷幕。此次论坛为期两天,经初步统计,论坛期间,北京温商与30多个非洲国家签订近百个合作协议,涉及金额达50亿美元。
通过首届中非地方政府合作论坛的召开,中非双方就加强地方政府交流及经贸合作达成了诸多共识,闭幕式现场举行了多项签约仪式。其中,北京温州商会与肯尼亚等国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书及合作意向书。论坛期间,北京温州商会与加纳、多哥、乍得等非洲十国地方政府或商会等民间组织,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为中国企业,尤其是温州的民企、民资走进非洲,搭建了实质性的合作平台。
据了解,本次有近40个来自非洲的国家参会。论坛上,非洲代表的发言也证实了非洲各国政府对基础设施投资的共同渴求和支持。加纳政府希望中国投资能把重点放在国家能力建设上,帮助他们更有效地建设基础设施,比如在道路基础设施、大坝工程建设、水利设施、卫生设施、铁路施工建设、建筑施工建设、桥梁等各个领域的设计、监理、项目管理。乌干达希望和中国在道路建设、水工程设施、建筑、医疗、农业以及旅游业、可再生能源技术方面展开更多合作,最需要的是对铁路、道路、机场、港口、学校、医院等硬件的投资。
“到非洲去投资,也许是我们企业未来获得提升的一个机会。”北京温州商会副会长、方氏企业集团总裁方钦佩告诉记者,在论坛期间,他与肯尼亚签订了投资协议。方氏企业以纺织服装为主,在方钦佩看来,他们公司所从事的行业,正是像肯尼亚这样的非洲国家急需的,现在去投资,将获得先发优势。北京温州商会副会长陈桂钦与乌干达有关部门达成了能源、矿业等方面的投资协议。他说,不少非洲国家对资本、技术的引进力度空前,与他们的交谈非常融洽,深切地感受到了他们的热情与期望。
据市商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温州市企业家在非洲投资已初具规模。截至2010年年底,温州经政府商务主管部门批准在非洲设立境外企业和机构就达41家,投资总额5938.28万美元。同时,近两年温州与非洲贸易也一直在稳步增长。今年上半年,温州对非洲出口7.5亿美元,增长7.34%;进口1.57亿美元,增长9.27%,出口国家主要集中在尼日利亚、阿尔及利亚、加纳、贝宁等非洲国家,出口行业以鞋服等传统劳动密集型行业为主。
闭幕式上发表了《首届中非地方政府合作论坛北京宣言》。北京温州商会副会长方钦佩表示,首届中非地方政府合作论坛虽已闭幕,但中非的合作才刚刚开始。温州产品在非洲市场有着较强的竞争力,面对这个新兴且潜力巨大的市场,北京温州商会做了大量工作,此后,该论坛将每两年召开一次,北京温州商会与非洲十国签约双方将定期召开视频会议,每年互访一次,建立长效机制,加强企业合作,让更多温州民企关注非洲、走向非洲。
会长访谈
吴家齐:非洲迫切需要民生和能源领域的产品
“我们愿意成为中国和非洲各国经济共同发展的纽带,愿意成为带领中国企业走进非洲的使者,愿意成为中非地方城市合作与发展的见证人,愿意为中非双方创造更多的财富。”在刚刚结束的中非地方政府合作论坛上,北京温州商会会长吴家齐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他表示,这是我们每个企业家应该负起的历史使命,也是历史给予我们的机会。承办这次论坛对北京温州商会是难得的发展机遇,是对“中国企业走出去”这一战略决策的响应,是发展民间外交的重要举措,是为更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国门创建更好的平台。
搭建温企走进非洲好平台
记者:北京温州商会作为民间的商会组织,为什么要承办中非地方政府合作论坛?
吴家齐:作为民间商会组织,它主要体现的是服务功能,我们要不断地为会员搭建平台,让会员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中非地方政府合作论坛就是一个我们温州人走出去的平台,现在的非洲有很好的商机,有了这样一个平台,对于我们温州的企业走进非洲,将能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记者:商会在民营企业走向全球中扮演什么角色?温商的企业是不是越来越多地依赖商会?企业与商会的关系怎么样?
吴家齐:显而易见,一个企业的力量是有限的,商会是个企业群,把大家想做的事情集合到一起,把大家的力量与想法集中到一起,求同存异。企业出去发展,风险要低,回报要稳定。商会可以搭建平台,与当地和企业间建立桥梁,帮企业把控风险,认识该认识的人。
商会就是提供这种价值,大家想做的事情、想认识的人,由商会来完成,以达到财富有增长,企业有发展,精神有提升。商会认识到交往平台很重要,商会可以做行业及外交的桥梁,为大家提供交往的机会;另一层面精神提升很重要,大家在一起有共鸣,对共同的问题有共同的解决办法;最后在财富层面,商会企业群中在成本把控上也可以互相扶持,在产业发展上互相帮助。
劳资、法律是进入非洲面临的问题
记者:在你看来,企业在进入非洲的过程中,遇到的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吴家齐:主要是劳工问题、法律问题、文化差异问题。我们了解当地需求,应该和非洲的实际相结合,来解决这些问题。
记者:你认为对于在非投资过程中劳资、法律等最突出的问题,温州的企业家应如何处理?或缩短适应周期?
吴家齐:中国人勤劳,注重效率。所以,我们在投资过程中经常出现的矛盾在于,有些非洲国家的薪金水平与我们国内一致,而工人的工作效率却是我们一个工人的三分之一,且他们的发展结构比较两极化。
我们应看到,我们做的是长远规划,不是眼前一两年,而是未来五到十年,我们不仅在发展结构上进行规划,在员工的待遇层面我们也会做长期规划。近些年劳资关系越来越重要,总的趋势看现在矛盾越来越少,所以大家调整认知就会更加和谐。
记者:据我们了解,目前已有温州的民营企业进入非洲市场,今后还将有更多的温州人进入非洲,作为此次活动的东道主,你有什么建议?
吴家齐:中国每年的经济增长都达到8%,而非洲也有几个国家飞速发展,但他们的经济发展结构及政治发展结构与我们上世纪90年代初很相似。我们进入非洲后会与当地的需求相结合,而且特别注意不能“糊弄”。
非洲是个未完全开发的市场,很多元,大多数国家的政治都不稳定,所以我们进入时首先要确认你的产品是否符合当地需求,二是不与当地风俗冲突,这样才安全一些。另外,在资本结构上借力,以团体进去,会增加安全性,单一企业容易失败。
民生领域有很好的商机
记者:对于我们温州的企业来讲,非洲的商机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吴家齐:非洲民生产品不多,而温州企业的特长正是民生产品层面。我们的产品在国内已经平常,但是在非洲有竞争力,东非、南非、西非市场,他们有需求,对民生及能源的需要更迫切,他们在工业化的初级阶段,跟中国差10-20年,包括人民对生活的认知都还有待提高。我们抱团去可以降低开拓新市场的风险。
记者:相对国有企业来说,温州的民营企业进入非洲有什么优劣势?
吴家齐:在对外投资过程中,中国企业不分民营与国有,大家都在追求价值。全球的竞争过程中,我们仍以多元的结构来增强竞争能力,当地也并不关注你的性质,温州的民营企业也有很多优势。对于如对风险的把控层面,作为民营企业,首先要有战略规划,一旦确定投资,做好战略规划后就是会坚持下去。因为大家都知道自己如果开拓新市场不成功,就没有未来。民营企业在风险的把控层面超过国有企业,它的运营能力以及灵活程度会很强。所以,要做好资本结构的规划,以多元化增强竞争力,把自己的优势与当地的优势结合,才能做大,才能把走出去战略成功实施。
温商将成立非洲风险发展投资基金
8月27日下午,在“首届中非地方政府合作论坛”期间,“中非经贸论坛”呼之欲出。在北京温州商会的组织下,数百位各地温州商会代表及海内外温商应邀出席。
近十年来,中国对非洲的发展援助增加了10多倍,对非洲的投资增加了20多倍,中非贸易增加了16倍。在非洲的项目,成套项目1000多个,中国驻企业2000多家,绝大多数的企业都是同非洲国家实现双赢的。由温州人组成的特殊团队更是在非洲做出了很多骄人成绩。回忆起第一次踏上非洲的土地,北京温州商会会长吴家齐说:“第一次去非洲,参观考察了南非、乌干达等国家,和我以前的感知完全不同的是,非洲是一个丰富多彩且多元的地方。”
在以“合作、发展、共赢”为主题的论坛上,作为温州商人的唯一代表出席论坛对话环节的吴家齐表示,借由承办此次论坛的机会,大家都希望和非洲有更多的合作机会,对非洲有更多的认识。同时,他也透露,由500位在京的温籍企业家构成的北京温州商会,准备成立一个非洲风险发展投资基金,去充分开拓非洲新的市场。
在论坛现场,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高西庆、中国外交部非洲司司长卢沙野、中非发展基金有限公司总裁迟建新、非洲国家驻华使节代表欧先生、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副总裁郭天民等就中国与非洲之间的经贸问题做了主题演讲。随后展开的对话环节,专家和企业家也纷纷就中非商机支招。
投资非洲各界支招
●鲁庆成(中非发展基金有限公司副总裁):到非洲去投资,首先要了解非洲当地的投资政策与环境,包括它的政治、经济、文化、税收和汇率,做到心中有数。其次是根据你企业的比较优势,选择要投资的国家、领域以及行业。第三是你必须根植当地社会和政府,为当地政府和客户创造价值,企业才能获得盈利,这是双赢的,必要的时候可以邀请当地的企业参加你的投资项目。
●许开裕(北京地豪矿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总裁):要去非洲发展,首先要了解非洲,尤其对非洲的政治、政策、政党、民间,社会、自然环境、历史背景、宗教、文化、资源等方面,应该有较好的了解和认知。非洲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但受基础设施滞后,交通不便的影响,导致无法把资源优势充分发挥。要改变这种状况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我们不妨在中国成立中非矿产资源和金融产品有效结合的交易平台,促进中非经济、贸易、金融、文化等领域全面快速发展,真正去实现中非友谊世代千秋。
●程涛(中国前驻马里大使):同非洲工会打交道是中国公司的一个新的课题,工会是非洲的一个庞大的组织。我们有些企业只重视同非洲政府打交道,却忽视了员工的工作。同当地的员工思想沟通不畅,感情沟通不通,容易产生误会,容易产生矛盾和冲突。非洲员工对中国企业严格的管理,高效率的工作,高强度的工作节奏是很不适应的。总之,在非洲的中国公司要适应新的情况,解决新的问题,这样才能追求我们在非洲的可持续的发展。
●马贝雷(中刚工商会主席):我觉得,中非经贸间最大的问题存在于文化方面,有的时候交流方面会有一些问题。我认为,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灵魂,如果你想融入一个国家,你得从它的文化里面去了解它的想法,我们在合同方面也会面临一些问题,讨论合同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但是因为对某某汉字或者某某法律的不断认识和了解,会把这个合作的时间变成更长一些。
●艾达·奥廷加(肯尼亚总理夫人):我们非常欢迎中国企业来我们国家投资。在旅游方面,我们有很多名胜古迹,我们有美得无与伦比的国家公园。还有工业,我们可以提供很多就业,我们希望看到人们力量的提升,增加技能,这样的话,大家能够从事更多的职业。
●郭栋(乌干达国家工商会副主席):到非洲以后我发现第一点最困难的是语言障碍,实际上很容易在和邻居的小孩、朋友的交往当中,建立起信任,把语言关过了。我们以前总是会问,非洲人吃什么,穿什么,是不是还有战争,是不是还有吃人肉的?实际上耳闻不如一见,当你去过非洲,你会真正爱上非洲。非洲的哲学是一步一个台阶,非洲慢一点,但是一定会成功。
●卢沙野(外交部非洲司司长):这些年,中非合作确实是蓬勃发展,但是同时也带来了不少的问题。这些问题虽然都是个别的,但是它对中非关系的影响是全局性的。非洲人观察中国是通过我们在非洲的企业,以及我们在非洲的公民个人来观察,来了解的。如果他接触的企业,接触的中国人表现好,他就会认为中国好,如果他接触的我们的企业,或者我们的中国人做了一些不好的事情,他会对中国留下不好的印象。
异地温州商会一手抓经济一手抓党建
175万温州人在全国各地经商外出流动党员近2万人
借中非地方政府合作论坛召开之际,温州市委组织部、市经合办召集数十位异地温州商会会长及代表在北京召开“异地温州商会党建工作座谈会”。近年来,全国各地温州商会在抓经济的同时抓党建,175万在外经商的温州人中有近2万名党员,武汉、长沙、包头、郑州等商会已成立党委。中共温州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李一飞,中共温州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委两新工委常务副书记滕荣权,温州市经合办主任、市招商局局长郑邦良等出席座谈会。
郑州温州商会成立于1999年, 2004年党支部成立,2012年1月成立党委,现有党员135名。据郑州温州商会会长蔡标荣介绍,在商会党组织的有效组织下,8万名温商实现企业年产值800亿元,提供当地就业50万人,纳税超过30亿元。商会党组织在抓党建的过程中,秉承温州商人敢为天下先的奋斗精神,有效发挥党组织在企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让企业做得更强更大,先后被评为河南省五好基层党组织、郑州市两星党组织等。
相比于其他省商会,青海省温州商会于2006年6月25日成立,相对较晚,但是当地温商发展迅速,这些年来,温商在当地投资近200亿元,为青海的经济社会发展增添了活力。另一方面,青海省温商的党建工作也开展得很快。青海省温州商会2007年成立党支部,2008年升格为党总支,2011年9月成立党委,目前青海省温州商会党总支下属共有25个党支部,有127位党员。青海温州商会会长温端稿表示,商会凝聚力从党建入手,商会党组织成立以来,先后在会员企业党组织中开展了“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创先争优活动”和“向玉树灾区献爱心捐助活动”。仅通过温州商会牵线搭桥联系来的玉树救灾款物超过3000万元。
2010年8月,长沙温州商会党委成立。从三个共产党员的党支部到近百名党员的商会党委,从普通的基层党组织到湖南省委的党建示范点,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试点成为全国科学发展的先进典型,这些年来,长沙温州商会党建一直被许多兄弟商会所称赞。长沙温州商会在湖南投资500多亿元,招商引资300多亿元,向社会捐助1400多万元。
“我参加过很多会议,但党建会议是第一次,家乡领导对在外游子的关心和关注让我们倍感亲切。”内蒙古温州商会会长邹招波在座谈会上说,此次党建座谈会很有意义,与行政组织不同,商会属于社会组织,会员高度分散,行业分布广泛,会员都是有思想、有个性、有实力的老板,要建设好这样一个团队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把党建工作和商会工作结合起来,对于温州商会温州企业家来说,是新形势下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凝聚温州人力量的新举措。
中共温州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李一飞表示,异地温州商会是联结温州和全国各地的重要桥梁纽带,覆盖广、网络全、影响力大,是温州人经济的特色品牌。加强这一领域党建工作,进一步扩大异地温州商会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面,有利于凝聚温商、促进商会发展,实现内外温州人互动;有利于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强化外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服务、提升党建工作水平;有利于加强社会管理、促进和谐稳定。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