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9月3日讯 全国31个省区市选出的1556名十八大代表中,女性占422人,韩喜球就是其中一位。
时间回到今年6月8日下午,43岁的台州籍女科学家韩喜球结束了在印度洋上49天的科考靠港斯里兰卡。待处理好离船事务后她给国内打了个电话,惊喜地知道自己当选为党的十八大代表。
现在,这位有着20年党龄的女代表,欣喜之余,更感到自己肩上担子的沉重。回杭后,她正注意收集相关信息和意见,准备带到大会上。
如果您有关于海洋、科技、女性、子女教育这四个方面的意见,可以拨打我们的新闻热线“96068”。我们将会把大家的建议转达给韩喜球,请这位认真负责的党代表带到十八大上。
中国大洋科考第一位首席女科学家
韩喜球,路桥横街镇人。1969年出生于当地一普通农家, 1990年毕业于成都地质学院地质系地质学专业,1993年在成都理工学院获沉积学硕士学位,2001年在浙江大学获地质学博士学位。1993年至今在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从事海洋地质研究。现任中国大洋勘查技术与深海科学研究开发基地副主任,国家海洋局海底科学重点实验室责任研究员,中国海洋大学博士生导师。
韩喜球的足迹踏遍六大洲20个国家和地区,下过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去过东海、南海、地中海和加勒比海。
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约71%。海底蕴藏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海底矿产资源的研究开发已经关系到一个国家的资源战略问题,并与国家的安全、经济、政治息息相关。
作为海底资源的寻宝人,韩喜球的勇敢探索和杰出贡献,让同行起敬。
2005年的中国首次大洋环球科学考察,她担任首席科学家助理,在航次设计、组织实施上发挥了重要作用。2007年的大洋第19航次第二航段,她再次担任首席科学家助理,在环球航次调查成果的基础上,首次在西南印度洋中脊“A”区成功发现了正在活动的海底“黑烟囱”。随后,作为中国整个大洋科考史上第一位女首席,韩喜球领航第3航段,在凶险的惊涛骇浪中横渡印度洋,沿洋中脊发现4个新的“热液活动区”,并带回大量宝贵的海底岩矿样品。
2010年,她领航大洋第21航次第7航段,又在西南印度洋中脊发现一个多金属硫化物矿床,她把该矿床命名为“玉皇山”。
“一定履行好十八大代表的神圣职责”
在大洋一线科考是韩喜球工作的一个方面,在实验室深入研究是她工作的另一方面。韩喜球先后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先进科技工作者、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海内外有影响力的“中国妇女”时代人物……
在今年6月举行的浙江省第十三次党代会上,韩喜球当选为党的十八大代表。
对于自己当选为十八大代表,韩喜球感慨地说,“这是党和政府对科学研究的重视,对海洋的重视,对女性科技工作者的关爱。”
“整个国家海洋局系统,加上我,这次共有3位当选了十八大代表。”韩喜球说。
兴奋之余,她越发感到使命的重大。“党和国家把这样非常神圣的职责交给我,我一定要履行好这个职责。”
韩喜球告诉记者,“我会着重关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与海洋有关的;二是与科技有关的;三是与女性有关的;四是作为一位母亲,关注与孩子教育有关的。”
关注这4个方面的问题,源于这位女科学家的人生体验和责任。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