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9月05日讯 这两天你去市区及绍兴县一些市场购买散装食用油,会发现已经没有这种散装油了,取而代之的是大型桶装油。而到了超市的自制食品销售现场或者农贸市场的熟食店,这些产品也多了一张“身份证”……
昨天上午,市工商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向媒体通报全市流通环节食品安全大整治“百日行动”开展一个多月以来所取得的阶段性战果。经过前期摸排,截至8月底,全市工商系统检查流通环节食品经营户5602家次,办结食品案件265起,罚没款共计357万元。可以这样说,今后不良商家要在食品上做手脚,更难了!
卖了几十年的散装食用油,彻底退出市场
昨天上午,在市区粮油批发市场内的冀旺粮油批发部放满了一个个白色大桶,大豆油、食用油、调和油分门别类,每一桶油的标签上还分别明示着该油的原料、保质期、质量等级、生产日期、厂址等信息。
在此次食品安全大整治百日行动中,市工商局以食用油市场为重点,对市区和绍兴县的散装食用油销售市场均进行了整治规范。经过两个多月的努力,市区和绍兴县粮油批发市场的这些经营户全部停止销售散装食用油,改成批发大型桶装油。截至目前,共查处食用油违法案件11件,查获问题食用油6.06吨,罚没款100余万元。由此,市区及绍兴县持续存在了几十年的散装食用油销售业务彻底退出市场,有力维护了食用油市场的经营秩序。
除此之外,工商部门还根据有关信息,主动出击,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大规模清查问题麻油工作。仅三天时间共扣留13个涉嫌假冒品牌的问题麻油3024瓶,下架封存5385瓶,有效防止了假冒麻油流向市场。
自制食品和熟食产品,有了“身份证”
除了油的问题,工商部门还对超市的自制食品和农贸市场的熟食产品进行了有效规范和监管。据介绍,现场制售食品属于自制食品,信息不透明,食品贮存和管理较为混乱,稍有不慎就可能引起食品安全问题。
为此,根据浙江省实施食品安全法的地方性法规,绍兴市工商部门及时制定了《商场超市现场制售食品行为管理规范》,要求商场超市在现场制售中的人员管理、加工流程货源管理、过期销毁等问题上严格把关。
昨天上午,在市区大云市场的几个熟食制品摊位前,除了一张价格标签外,窗口还分别挂起了一块“身份信息”牌。如消费者要买香酥鸡,牌上就标明着其成分配料是食盐、味精、酱油、茴香等。看了这张“身份证”,到口的食物主要成分一目了然。除此之外,“百日行动”以来,市场方还对从业人员进行了3次食品安全知识培训,每个产品上柜前都要索证索票,从业人员还必须规范着装,连切食物的砧板也分成生食、熟食两块……
据工商局有关人士介绍,经过一段时间的整治规范,目前全市约有40家大型商场超市对现场制售食品相关信息进行标签公示,把每一种自制食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存储方式等信息在销售场所向消费者进行公布,同时做好过期变质食品的销毁登记。此项工作目前也开始在市区东街农贸市场、大云市场等7家熟食店进行试点。
网购食品开辟专门“食品安全”联络站
值得一提的还有市民普遍关心的网购食品的安全问题。网上的食品销售也已成为眼下一个较大的市场,但由于目前网络的技术性问题,容易让一些不法商家乘虚而入,因此工商部门开始探索网络食品监管模式,专门开辟“食品安全”联络站。
据介绍,工商部门在这次“百日行动”中开展了一次全市网络交易平台的调查摸底,建立了网络交易平台经营主体数据库,还专门对网上的“食品”经营企业建档监管,完善食品经营会员审查登记、食品信息公示、信息检查监控等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以便及时对问题食品进行追溯处理。绍兴县网上粮油市场、新昌茶市网均通过网络平台开辟了新的交易平台,在工商部门的监管下成交量很大。
另外,全省食品安全百日执法行动中,工商部门还专门在淘宝网建立了“一室两站”制度,专门开辟“食品安全”联络站,规范食品信息。联手天猫正式启动网络食品电子监管系统,针对食品类商家进行电子台账管理,完善网络食品信息发布、规范销售。网店由平台所在地工商部门管理。需要提醒消费者注意的是,网上没有获得红盾等相关经营认证的,食品安全无法保障,所以最好不要购买。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