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9月05日讯 晕车难受,到卫生院看,医生却建议去市人民医院。这个个案背后所折射的一个现象是,卫生院的医生变得不愿意看病,农村的病人不管大病小病都要去县市医院。
究其原因,有医生自身的考虑,因为多看病多不了多少奖金,还要承担更多的风险;也有卫生院职能转变的因素,不再想着如何创收,而是更侧重于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
但是,不管如何变,都是为了寻找到一条更优的制度设计,遵循“小病去小医院,大病去大医院”的原则,合理利用医疗资源,最终达到方便病人看病的目标。
连晕车的小病都不会看?
家住市区斗潭的邓女士昨日与记者讲起她陪同母亲看病的一次经历。
邓女士说,前两个月,她开车把住在衢江区举村乡的母亲接到城里来住,因为母亲晕车,一路上又是山路,所以一路吐过来。“到湖南镇过来以后,我妈说实在‘吃不消了’。我看她满头大汗,脸色惨白,心里很担心,于是就把她送到最近的卫生院看一下。”
“我跟医生说明了情况,医生看后说可能是晕车引起的反应,但老人家年纪大了,也可能会有其他的毛病。那名医生说‘这里医疗条件不好,还是赶紧送到城里去看看’。”邓女士说,听医生这么说她就更担心了,于是赶紧送母亲去市人民医院,因为一路上车开得快,母亲几乎休克。看到母亲的煎熬,邓女士又担忧又难受。
到市人民医院以后,邓女士把母亲扶到座位上休息,大概坐了10多分钟,她就有点缓过气来了。后来有位护士倒了杯热开水给她喝,就好多了。市人民医院医生检查完,说老人是晕车的缘故,并没有什么大碍,一家人才放心下来。邓女士说:“这不是坑人嘛,怎么卫生院连晕车的小病都不会看?”
卫生院的职能在悄悄转变
9月3日下午,记者走访了衢江区的两家卫生院,看到大厅里都只有寥寥几人,在输液室里挂针的也仅有一两个病人。
据一家卫生院的负责人介绍,一般乡镇卫生院每天的业务量在百名患者左右,人少的时候一天可能只有几十个病人,多的时候大约有200多病人。
卫生院是否有不愿看病,推诿患者的情况?衢江区一家卫生院的负责人向记者表示,这样的情况可能存在,但也有一种情况让病人和家属误认为卫生院在推病。
该负责人表示,目前乡镇卫生院的主要职责和功能是减轻群众负担,以预防和救助为主,解决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的基本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因为医务人员的绩效考核制度已经发生改变,医生的收入得到了更好的保障,不再像过去那样以“经济杠杆”来考核和刺激医疗服务。
“以前可能有这样的情况,不管大病小病,病人来看病,卫生院都收进来,有些疾病以卫生院的治疗水平确实治愈不了,但是也先让病人住院,因为这样医务人员可以增加收入。现在就不会这样了,医务人员可以切实地根据病人的情况服务,不会因为创收而故意留下治不好的病人,会建议一些疑难病症到上一级医院接受治疗。这样一来,有些病人和家属可能会觉得,现在的卫生院老是介绍病人去大医院,是在推病,其实并不完全这样,而是更体现了基层医疗机构的主要功能职责。”
另外一位卫生院的负责人向记者介绍,目前衢州市卫生院也普遍存在医生、护士人手不足的情况,业务水平好的医务人员要到大医院去不可避免。更何况如今衢州市正在健全全民医保体系,到城里看病的花费差不了多少,而且现在交通越来越便利,许多病人和家属也更青睐于到更好的医院接受治疗。
县市级医院人满为患
9月4日上午8时许,记者在市人民医院一楼大厅内看到,已经有数十名患者在排队挂号。“医院里挂号难挂啊,而且就算挂上号了等会还要排队,所以就早点来了。”汪女士陪同她的母亲来做检查,7点多钟就来医院了。
“前几天我一个朋友来医院看病,结果到下午也没挂上号,因为到下午3点多,那天的号就挂完了。”9月1日,市人民医院门诊室的一位护士对记者说。
9月1日下午,在市人民医院挂针的小伙子小江告诉记者,他来自柯城区石梁镇,因为发烧感冒在这里挂针。记者问及为何不在当地卫生院看病,反而舍近求远。他说:“以前在卫生院里看了几次病,医生都让我来城里看更放心些,可以报销,花的钱也差不多。我觉得挺有道理,就养成习惯了,这次感冒也就直接到市人民医院来看了。”
市人民医院的一位医生向记者表示,一部分卫生院医生不愿意看病的情况确实存在。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以目前的绩效考核制度,医生不看病照样可以拿到不菲的固定工资,多看病多不了多少奖金,却要承担更多的风险。由于干多干少差不了多少,一些医生的看病积极性势必会受到影响。卫生院实行药品零差率后,有了政府的财政补贴,也不愿收治风险大的病人,而是让病人到上级医院去医治,导致县市级医院人满为患。
医疗绩效考核或可进一步优化
记者采访获悉,近年来,衢州市医务人员的绩效考核制度已经发生改变,其中固定工资的基数大幅提高,浮动工资相对减少。不少医务人员都表示,如今的工资待遇较以往确实有所提高,也更有保障,不过医生之间的收入差距相比以前在缩小。
业内人士指出,医务人员的待遇和保障提高,初衷就是更好地调整基层医疗机构的功能,实行药品的“零差率”,让医生能真正做到为患者的健康服务。但也因此会出现一些基础医疗机构“养懒汉”的嫌疑,如果没有更好的奖惩办法,一些医生可能因此失去了“多干活”的积极性,不愿意承担医疗风险,因此出现推诿患者的情况。
一位不愿公开姓名的医生向记者抱怨说:“绩效考核制度变化以后,看似大部分人收入增多了,但我觉得这并不是很合理。以前我们还能通过多看病多拿奖金,但现在看病的多少和收入关系并不大,即便维持过去的工作强度,也拿不到过去这么多的奖金,绩效工资如果不能体现工作量与辛苦程度,就不算十分合理。”
采访中,也有许多观点表示,如果因此便否定目前的绩效考核,又回到过去以“经济杠杆”来考核和刺激医疗服务的老路上,同样是一种倒退。的确,医生不是商人,他的职能是治病救人,如果用经济效益来考核与衡量医生的绩效,必然会导致医疗行业乃至医德医风的扭曲。
有一些医务人员建议,对于卫生院,可以将医疗绩效从经济效益考核改为工作量考核,比如通过对诊疗的数量、诊疗服务辛苦程度的评分,再加上患者对医生服务满意度指标的衡量,也许会形成一个更科学合理的医生绩效考核标准。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