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9月07日讯 “90后”大一新生开学成本超万元
1991年出生的定海女孩露露今年刚被丽水某高校的艺术专业录取,这几天她正忙着准备开学的行李。“因为学的是艺术专业,所以学杂费加上住宿费要8000多元。这还不算宽带费、空调费、生活费。 ”露露算起了开学账,“除此之外,还要新买手机、笔记本电脑,还没开学已经花了2万元钱。 ”
2011年,人人网曾对开学装备进行过调查。结果发现,除去学费和生活费,74%的受访对象表示花费在1万元以上;花费在7000元至1万元的新生比例为11%;花费低于7000元的学生,只有15%,而这些花费主要集中在数码装备上。
露露告诉记者,自己的装备在同学中只能算中等,她的同学买苹果笔记本电脑、手机的比比皆是。
近日,记者在凯虹广场的各大数码专柜看到,电脑、手机、相机等数码产品,是大部分新生开学装备中的必选项,销售人员表示,有些学生一般不单只买一种产品,一次性买齐的不在少数。
那些年,我们念大学的账单
“现在的小孩儿,动不动就要买苹果系列的数码产品,跟我们当年不一样。 ”2002年迈入大学校门的“80后”大学生代超对自己当年的开学账单印象颇深:“那年我就买了一只300元的旅行箱和一部价值1000元的直板手机,再加上学费4000元、住宿费1200元和路费,总共不超过1万元。 ”
代超告诉记者,他们上大学的时候,笔记本电脑算得上是贵重物品,有很多同学到了大二、大三才买台式电脑。“而今年我表妹上大学,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都要配齐。 ”
若是让父辈们回忆当年的大学账单,他们的感触更大。胡先生出生于1955年,1984年考上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我考上大学那会儿,拎着一个破旧的旅行袋,塞上一床被子、几件衣服,还要自带脸盆、水杯等生活用品。走在校园里,基本上都是清一色的蛇皮袋或者破旧旅行袋,很像‘民工潮’。”胡先生说,当时的入学花费只要几十元。
心态带动账单变迁专家提醒:心理“装备”更重要
有家长感叹,大一新生入学季,俨然变成了家长们的“烧钱季”。“辛苦将孩子送入大学,为人父母的,花钱都很慷慨,小到家乡特产,大到电子产品,只要是孩子想要的,一般都会满足。但是现在的孩子,很少为父母考虑,看到别的同学买什么,自己也想赶潮流。 ”
浙江海洋学院心理学教师汪晓阳表示,大学新生入学账单一年年变化,这是必然的,毕竟时代在发展。但越变越厚的开学账单也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部分学生、甚至家长的攀比心态。
“有的大学新生开学前过分追求物质装备,给家长增加了很大负担不说,自己也会沉溺于盲目攀比中。上大学前购买适当的生活、学习用品是必须的,但调整心态来迎接崭新的大学生活显得更加重要。 ”汪晓阳说。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