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近4个月的筹备,由海宁市安监局与海宁市职业高级中学联合开办的第一期安全生产管理专业班日前正式开班授课,首批学生共计48名,学制为3年。据悉,此举在全省中职类学校中尚属首创,学校结合大专院校教学要求与安全管理的实际需要,开设了企业安全管理、机械安全技术、事故应急与救援等专业课程。成绩优异、表现良好的学生毕业后,安监部门将向企业推荐工作。
屡屡发生的矿难、危化物品爆炸事故,使得安全生产成为当前经济社会的“发展之痛”,一直为各界所高度重视。根据《浙江省安全生产条例》规定,矿山、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储存等特殊行业不论企业规模大小都必须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一般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超过50人的,也必须配备不少于一名专职安管员;超过300人的,还需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配备不少于两名专职安管员。
然而,就目前的情况看,一方面,嘉兴市仅必须配备安管员的特殊行业企业就有逾1200家;另一方面相关专业人才却相当匮乏。就全省范围而言,如今仅有浙江工业大学等极少数大专院校开设这类专业,每年毕业的学生数量根本不足以满足市场需求。以海宁为例,当地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大多为车间主任兼职,他们多数是通过短期培训上岗的,缺少系统性专业知识。专职、学习过安全管理专业知识的占比不到10%。
因此,及时弥补专业安管员的数量缺口,已成为现阶段大中专院校人才培养的紧要课题。事实上,尽管学生安管员在经验、责任意识方面可能稍逊于一些老师傅,但其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及先进理念却不是后者通过几天的短期培训能够拥有的。此次海宁市安监局与海职高的联合办学,不仅有助于填补当地及嘉兴全市安全生产管理人才的空缺,进一步提高企业安管员队伍的素质,促进企业安全生产,而且,由于学生在学习安全管理知识的同时,还被鼓励考诸如特种作业证等技能型证书,从而实现了一专多能,对于降低企业成本、扩大学生就业面亦有莫大帮助。
俗话说得好,“安全生产重于天”。保障员工生命健康、维护企业正常运作、实现社会和谐稳定,归根到底离不开充足、专业的安管人才的努力。如果缺少了这一前置条件,再多的制度、规定都会落空,陷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窘境。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