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古香古色而又独具中国风的佛教著名寺院灵隐寺,伴着袅袅佛香,如今却夹杂着另一种源自外国的咖啡味,国人难免五味杂陈。作为西方文化的标志性符号的星巴克,借助商业形式进入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地段,有人直言此举乃中西合璧,有人则强烈表示这是一种文化危机,名胜古迹染上了铜臭气,传统文化危机四伏。
记者手机拍摄
媒体聚焦
·
星巴克“入驻”灵隐景区风波折射了什么?
·
杭州灵隐景区开出星巴克 网友吐槽“能续悲么”
·
星巴克进驻杭州灵隐寺 网友调侃称“大悲”
·
星巴克"入驻"灵隐引热议 商业开发触痛谁的神经?
·
星巴克进驻杭州灵隐寺?只是开在附近商业区
各方评论
·
谁的灵隐寺谁的星巴克
·
允许星巴克进灵隐寺景区才是大国自信
·
星巴克进灵隐寺:早已混搭 何必装纯?
·
星巴克“入驻”灵隐寺 喝出什么味?
  媒体观点:对星巴克入驻灵隐景区的不同解读
谁的灵隐寺谁的星巴克
谁的灵隐寺谁的星巴克
星巴克所开的分店并不在灵隐寺里面,而是在灵隐寺附近的商业区,那里已经开设有肯德基、知味观等餐厅。进一步说,这早已不是星巴克的问题,也不是某个寺院的问题,而是整个中国旅游经济的问题。为了追逐商业利益,不惜牺牲掉一些特色文化,凡事都“向钱看”。在“经济搭台,文化唱戏”的当下,无论是道观,还是寺院,只要是能竖起栏杆进行收费的地界,都被圈了起来收费。
允许星巴克进灵隐寺景区才是大国自信
允许星巴克进灵隐寺景区才是大国自信
其实对文化的理解,不可过于狭隘。有着五千年文明的中华民族,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其包容性,对外来文明永远展示的是足够的自信心,这是中华文明的一个核心精神。外来文明如果能入乡随俗,那就融入中华文明,若不能改变,那也只能自动退出。如果对一个小小的咖啡店都如此抵触,生怕其破坏了自己的传统文化而显得畏首畏尾,谈什么大国文化、文明复兴,又谈什么“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星巴克进灵隐寺:早已混搭 何必装纯?
星巴克进灵隐寺:早已混搭 何必装纯?
真要挖苦星巴克,不妨看看人家的文化圣地是怎么做的:譬如韩国的“故宫”景福宫,地方政府规定任何破坏传统文化气氛的饮食店都不能在宫殿区内申请开张,仅在门口设有饮料自动售卖机;而在日本,如擅自引入现代设备和产业,文化古迹可能遭到“降级处理”,从公认的“国宝”、“重要文化财”中直接除名。比较而言,我们的文化圣地就差“价高者得”地搞PARTY了。
星巴克“入驻”灵隐寺 喝出什么味?
星巴克“入驻”灵隐寺 喝出什么味?
真正的尴尬在于,即使迫于舆论压力,灵隐寺拒绝了星巴克,就能免被商业俘虏吗?现在不少文化遗产单位已经放低了身段,文化只是谋利的一件道具、一个手段。回想故宫当年,赶走了星巴克,可又迎来了“故宫面条”。文化是难以调和的,“香火加咖啡”,喝到最后,除了商业,别无其它。虽然呼吁未必有用,但总不能就眼睁睁地看着文化遗产拜倒在商业石榴裙下?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是为无奈,也是必须的姿态。
在线调查
星巴克灵隐景区店开张,你怎么看呢?
挺好,可以享受“中西合璧”的感觉
国外也有这种现象,应该包容接受
看着不中不西,有点不伦不类
宗教圣地不能太商业化
保持中立,不发表观点
  网友吐槽:你要大"悲"还是超"大悲"
星巴克灵隐寺店,其实不在寺内,而人们将其与佛门之地联系起来,虽有道理,但毕竟太牵强附会了。如果不是店家有意炒作,我以为不必多去争论,没有必要,更没有意义。
当今社会需要有更多包容度,而星巴克与寺远离500米左右,应该说远离有度,何必多费口舌。 至于寺庙整体上市,我也一直以为只要有利于佛教文化的弘扬广大,何乐而不为呢?佛教需要发展,佛教弘扬,让中国的佛教思想走向世界。

琢磨先生

在灵隐寺开星巴克,咖啡都可以改名了,比如卡普吉诺改为看破红尘,摩卡改为达摩,拿铁改为般若,星冰乐改为空即色...厕所叫六道轮回。续杯叫回头是岸。取咖啡台叫超度。背景音乐是大悲咒。点单后服务员就喊:施主您点了一杯看破红尘,请到超度那里取。然后来客默默烧了一张纸就当付款了。

服务生问:“施主,您是大‘悲’还是超‘大悲’?”顾客:“能续‘悲’吗?”这样的搞笑对话正在灵隐寺上演。星巴克杭州灵隐寺昨日开业,中式风格内饰颇具匠心。但这不得不让人想起2007年星巴克进驻故宫最终退出的故事。这次,星巴克能hold住灵隐寺吗?

灵隐寺开星巴克,咖啡也改名吧。比如卡布奇诺叫看破红尘,摩卡改达摩,拿铁改般若,星冰乐改空即色。续杯叫回头是岸,取咖啡台叫超度,背景音乐大悲咒。进门服务员就喊:施主您点了一杯看破红尘,请到超度那里取。顾客付款请烧纸。
  深度观察:全球性消费文化对阵中国传统文化
  从商业角度看,星巴克做了一个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决定,只是星巴克和灵隐寺代表的文化意义所有冲突,使得市民一时难以接受。但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市民应该用更加宽容的态度来对待这些商业行为。另外,灵隐寺景区在做商业选择的同时也应顾忌灵隐寺本身的文化内涵,双方应达成共赢。
  
——浙江省社科院助理研究员王平
  在韩国的“故宫”景福宫,当地政府规定任何破坏传统文化气氛的饮食店都不能在宫殿区内申请开张,仅在门口设有饮料自动售卖机;而日本对古迹保护显得更为保守,如擅自引入现代设备和产业,文化古迹可能遭到“降级处理”,从公认的“国宝”“重要文化财”中除名。商业开发只是文化遗产保护的手段,如果做过了头,只会让名胜古迹染上更多铜臭气。
      ——新华网记者段菁菁

  星巴克进驻灵隐寺,无论是拜金还是拜佛,星巴克肯定是能够拜上一个大金佛。千年灵隐不可能被一杯咖啡所熏灼,但是这必定带来新一轮的争议。星巴克入住灵隐寺,隐不去的商业冲动,隐不掉的商来商往,但是最核心的可能还是在于我们的某些管理者太忽略掉了品牌作用。简单看,星巴克它只是一杯咖啡,但是更多的时候它代表着另外一种文明可能正在某些程度上侵蚀着我们的传统文明。
    ——中国之声特约观察员张春蔚

 

相关链接:“故宫里的星巴克”惹争议

  “灵隐寺门店”并非星巴克在中国的首次争议,之前在2007年,星巴克因为在故宫内的一家分店被认为“糟蹋中国文化”而在网上引发轩然大波。 当时,掀起风波的是央视主持人芮成钢。在《请星巴克从故宫里出去》的博客中,芮成钢称:“开在故宫附近或许可以,但开在故宫里面……实在太不合适。这不是全球化,只是糟蹋中国文化”,并以个人名义向星巴克总裁发出抗议,要求星巴克从故宫搬出去。
  据报道,在芮成钢的博客发表之前,星巴克已经在故宫开了六年,“许多人对此已见怪不怪”,但正是这篇博客,“一石激起千层浪,超过百万的网友立即表示支持”。有学者甚至认为,“故宫里的星巴克”侵犯了中国文化的主体性,它入驻故宫已经不是商业经营层面上的问题,实际上宣告着全球性的消费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空间的挪用。
  虽然星巴克全球总裁当时回信给芮成钢,称“是抱着对紫禁城文化历史传统的尊重和高度敏感开设这家分店的”,但事件最终以星巴克关闭这家分店、退出故宫而告终。

浙江在线新闻中心 见习记者:崔晓宇 编辑:陈丽丹 专题号:2012-09-384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