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讯 今天,杭州迎来了一个特殊的生日庆典,寿星在杭州人乃至国人眼中都很有份量:
“他”最近很红,刚刚上了即将开通的杭州地铁新印制的单程票。我们在课本上读过“他”,在报纸、电视、网络、邮票上见过“他”,时至今日仍是杭州的标志性建筑。
“他”就是钱塘江大桥——我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第一座双层式公路、铁路两用特大桥,我国现代化桥梁的里程碑。其设计者是我国现代桥梁工程泰斗茅以升。为庆祝“他”的七十五周年华诞,今天,4位院士领衔,300多位来自全国铁路、交通、中科院、浙江大学的专家学者齐聚杭城,共祝庆典。
一项记录:连续21870天保持桥身安全
1937年9月26日,钱塘江大桥铁路桥历时近三年建设在抗战的烽火中正式通车,其后历经炸桥风波等岁月洗礼,屹立潮头75年,老而弥坚。至今,已经连续保持了21870天桥身安全,近60年来都没有发生过桥体事故的记录。
前来祝寿的交通运输部原总工程师凤懋润说,能历经战火洗礼,至今屹立潮头,靠的是建桥者严谨负责和勇于创新。钱塘江地处入海口,潮头壁立的钱江潮与变迁不定的泥沙是两大难题。茅以升苦思冥想,最后从浇花水壶在沙土里射出小洞得到启发,发明了“射水法”,解决了在江底三四十米厚流沙层打桩的难题。“沉箱法”、“浮运法”,一个个技术难题就是这样被攻破的。
1937年12月23日,对茅以升来说终生难忘,那晚亲自布置安放炸药、下令炸毁大桥的他写下8个大字“抗战必胜,此桥必复”。当天下午5点多,在日寇铁蹄即将上桥之际,钱塘江大桥的两座桥墩被毁,五孔钢梁断落江中,那时大桥刚刚通车才89天。
钱塘江大桥在1953年才得到全面恢复,多根桥墩在1937、1944、1945和1949年的战火中四次被炸,但修复后均能继续使用,并保持了近60年来的零事故。这其中,除了大桥建设时的优良设计和施工,与大桥守护人的坚守、细心、执着密不可分。
在大桥东侧,驻扎着大桥的养护人和守护神。现任上海铁路局杭州工务段大桥工区工长的来海纲,24年来都承担着维护保养工作,他的父亲、爷爷都曾是大桥的养护工。
“我们的固定检查时间是晚上23点58分,一直到凌晨1点28分,那个时间没有火车经过,就是天黑会有高空坠落的危险。”
除了日常的敲敲打打、上漆换枕木,桥工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掌握大桥的病害情况。来海纲说大桥目前有15处比较严重的不可修复病害,主要是部分钢架因战火爆破弯曲等。今年初,大伙还给大桥做了实时响应安全评估监测系统,能快速了解大桥的“健康指数”,及时调配火车通行总量、速度等。
大桥的守护神则是杭州武警支队守桥模范中队,官兵们每两小时一班次上桥巡逻,此外还设有6个岗哨,均全天无息。
一种感动:70“高龄”仍可过时速120公里动车
特意从成都赶来参加庆典的西南交大郑凯锋教授介绍,2008年他曾和铁路部门组织的桥检队一起,对大桥进行了详细系统检测、试验和评估,大桥70多岁了依然老而弥坚,日常的养护和对货车、超载车的限行十分重要。大桥的设计能力只能承载十三、四吨的汽车和慢速通过的火车,现在大桥公路部分只通行客车,铁路桥部分除了轻巧的动车可以以120公里的时速通过外,货运列车的通过时速被限定在60公里。
郑凯锋说,虽然大桥已是个古稀之年身患残疾依然老骥伏枥的老人,而且因为早年的战火袭扰,一些钢梁曾长时间在钱江潮中浸泡、一些钢构件弹痕累累、弯曲变形;但只要养护、管理得当,及时更换损坏部件,大桥再工作一、二十年,坚守到百年华诞依然可期。
茅以升女儿、全国政协委员茅玉麟则期待父亲指挥建造的大桥能一直坚强地屹立在钱塘江上,成为杭州永远不倒的标志。
“我希望大桥以后不开火车了,开放成为观光大道。”今天茅玉麟说出了前来参加75周年纪念会的心愿,这是她新提出的构想,虽然她明白大桥的运输使命还需要再延续一段时间。
- 75岁的钱塘江大桥已超龄服役25年 或可望百岁大筵
- 农历八月十八钱塘江观潮 两条“观潮专线”等你乘坐
- 钱塘江大桥9月26日将迎来建成通车75周年
- 西湖游船上的生日会——新华幼托柳营园区亲子活动
- 【专题】一桥架南北 钱塘变通途 钱塘江大桥75周年了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