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杭州 正文
建兰中学一上午接20多个家长电话:我家孩子受伤了?
长假过后学生“在校受伤”诈骗案高发,浙江省公安厅昨紧急发布预警
2012年10月12日 02:56:00

陈先生收到的学校群发的紧急提醒短信。阮飞霞摄

     浙江在线10月12日讯 昨天上午,在杭州市中心一家国企上班的陈先生突然接到一个陌生来电,电话那头传来的信息让陈先生一身冷汗。“对方自称我女儿的老师,孩子从二楼掉下来,脑袋着地,需要汇钱急救!”

  陈先生急得赶紧放下手头的工作,准备去“救女儿”,可刚跨出办公室大门,陈先生感觉不对,他连忙给女儿班主任打电话,果然印证了他的感觉——这是一个骗局,学校为此紧急群发短信提醒家长。

  而陈先生的遭遇并非个例,昨天,浙江省公安厅发出预警,提醒家长注意类似的骗局。

  家长接到“老师”电话,孩子受伤急需“救命钱”

  陈先生的女儿在杭州建兰中学分校(开元校区)读初二。

  昨天上午9点半左右,他的手机突然响了,是一个陌生的号码:155571922××,对方自称是建兰中学的体育老师,叫陈国庆,说陈先生的女儿刚从二楼摔下来,头朝地摔下去的,脑部大出血,已经被120送到××医院抢救,希望家长汇钱过去,尽快治疗。

  刚挂电话,陈先生就收到了“陈老师”的信息,里面是一串工商银行卡号:62220217060127322××,张云。

  女儿受伤!急需用钱!陈先生急得拎起包就想赶回家取钱。“会不会是骗子啊?”同事一句话提醒了他。冷静下来,陈先生先后拨通了××医院和建兰中学的电话,建兰中学的周老师告诉陈先生,他女儿正在上课,一切安好,千万别上当受骗。

  陈先生并不是第一个接到类似电话的家长。前天上午,在西湖区古荡小区门口的工商银行里,突然来了一位妈妈,边哭边喊着要汇钱。工作人员一问得知,这位妈妈的孩子在丰潭中学上学,上午妈妈突然接到一个电话,被告知自己孩子“受伤”,急需“救命钱”。

  此时,这位妈妈的银行卡已经插进ATM机,正准备输入密码,幸好银行的工作人员及时阻止了。“今天,可不止她一个来过,好几个家长都跑来说孩子出事了要汇钱……”银行保安回忆说。

  一个上午20多位家长来电,学校群发短信紧急提醒

  记者了解到,仅仅昨天一个上午,陈先生女儿的班主任就接到了20多位学生家长的问询电话,都是问自己的孩子是不是受伤了。而丰潭中学也同样接到了多位家长类似的问询电话。

  昨天上午,建兰中学给所有家长群发了一条告知短信:“家长好!现有骗子冒充我校教师,谎称孩子在校受到意外伤害……”

  丰潭中学学生处的李老师也告诉记者,几天前学校已经发短信给学生家长,紧急提醒。

  到目前为止,他已经接到多名家长的电话,说他们都收到诈骗短信。

  10月9日晚上,浙江省公安厅在其官方微博“浙江公安”也发出提醒:长假刚一结束,谎称学生出意外,针对家长实施电话诈骗的活动开始露头。

  据公安部门介绍,最近两天,省公安厅12110短信报警平台和杭州市公安局110报警服务台陆续接到10余名家长的报警,说孩子在学校出事了正在医院重症监护室需手术,要家长向医院的银行账户打款。

  有家长说,自己孩子结束了长达10余天的秋假后返校上课,大家都觉得身心轻松了许多,但没想到突然会接到这样的电话。万幸的是,接到电话的家长均能立即与学校联系,目前还没有接到上当受骗的报警。

  即使孩子在校出现意外,医院也会先全力抢救,不会要求先汇款

  采访中,杭州某中学80后的王老师笑着说,早在她读大学的时候,家里就接到过类似的诈骗电话,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后,这么老的骗术还在骗人。

  对此,家长们则觉得有些后怕,“都是独生子女,哪个不紧张孩子”。

  一位家长回忆他曾经差点就把钱汇出去了:“孩子带了手机,但上课的时候关机了。我又给班主任打电话,碰巧也在上课,没人接听。想想也可以理解,因为学校规定教师上课时不能带手机……可我们是真急坏了……”

  另一位家长也说,虽然猜到可能是诈骗,但还是放心不下,“真发生在自己头上,一慌起来就都忘了!必须要到学校看了才能放心”。

  说到陌生诈骗电话,家长们也都不是第一次碰到了,而“孩子受伤”的电话之所以能让家长们紧张,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把骗子真的当老师了。“他能报出孩子的姓名年龄,甚至连我的工作单位也知道,所以我真的把他当作孩子的老师了,也就相信了。”

  昨天,记者也从医院获得一个肯定的答案,可以让家长们放心。退一万步说,即使孩子在校出现意外,医院均会在第一时间全力施救,开通绿色通道,绝不可能要求家长通过银行转账方式缴付费用。

  家长接到类似电话或短信,请第一时间报警

  虚惊一场的家长们,情绪由担心变成了愤怒:骗子如何得知他们的姓名、电话、家庭住址信息?谁泄露的?

  有家长怀疑是学校老师泄露了他们的个人信息,“我们的电话只有学校才晓得,不是他们还能有谁?”但学校的老师都明确表示:“学校肯定不会泄露学生资料和家长信息的。”

  也有家长分析,由于学校每年为学生购买保险,同样要填写家长信息,“也可能是保险公司出了问题?”

  学校建议,家长应把孩子老师的电话保留在手机中,遇到类似情况可以第一时间核实,如若真发生类似意外,学校也会第一时间联系家长的。

  警方再次提醒,涉及汇钱的,肯定是诈骗短信,绝对不要上当。碰到此类事情首先要镇定,要跟孩子以及学校核实,如果打不通孩子或者老师的电话,可以将对方手机号和银行卡号提供给警方进行核实。另外,家长们如果遇到类似诈骗,请尽快报警。

  
来源: 浙江在线-钱江晚报 作者: 李阳阳 段罗君 柏建斌 阮飞霞 李军飞 章涛 编辑: 郭清源
16国老外浙江农村体验过年

16国老外浙江农村体验过年

每日关注
  • 一线湖景房成露天厕所 新年愿望不再有人随地大小便
  • 大头儿子官司上身 杭州公司向央视动画索赔156万元
  • 传销“老总”在咖啡馆里开年会 被诸暨警方一锅端了
  • 每10分钟攻击三国主题网游 玩家和游戏公司彻底抓狂
  • 环卫工人愿年轻人少放点鞭炮 盼着回家吃一顿团圆饭
相关阅读
  • 杭州建兰中学运动会 刘翔王治郅杨扬写来贺信
  • 温州史上最大集资诈骗案开庭 涉案金额达6亿余元
  • 76岁老人轻信“美少妇”50万元重金征友广告上当
  • 温岭一对夫妻借走好友邻居600万元后玩失踪
  • 不同骗子相同手法 两天里大姐被"网络贷款"骗两次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往期回顾

  • 浙江公安践行“平安浙江”大型报道
    浙江公安践行“平安浙江”大型报道
  • 迎接G20 人人讲文明——做文明有礼浙江人
    迎接G20 人人讲文明——做文明有礼浙江人
  • 开局之年谋新篇-聚焦2016全国两会
    开局之年谋新篇-聚焦2016全国两会
浙江即时报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