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区东昇苑北区内,住户们经常能见到一位老人的身影,他左手拎着一个塑料袋、右手持着一把垃圾钳,时不时弯下腰,将地面上垃圾拾进袋子里。(9月20日《绍兴晚报》)
老人可不是小区清扫员,他只是一位讲卫生的老人,不过更让小区业主钦佩的是,这位老人并不是该小区业主。
老人已年近古稀,本应安享晚年,可老人却闲不住,在社区里义务捡垃圾,为美化城市环境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可谓热心肠,让人很感动。可有多少感动就有多少羞愧,老人清理出来的这些垃圾肯定不都是“纯天然”的,相当一部分是“人造”——居民遗留下来的。老人清理的垃圾越多,就越说明有些人欠缺文明意识。
展开来讲,“城市是我家,美丽靠大家”这句话可谓家喻户晓,可有些人却是“言行不一”,把自个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可对城市公共环境就没那么爱惜了,甚至会做出破坏之举。城市的街道、社区、景点、公园、车站等公共场所总能看到形形色色的垃圾,如果皮、烟蒂、饮料瓶、瓜子壳等等,这些垃圾往往不在本该它们呆着的地方如垃圾桶、果皮箱里,而是被扔在地面上、角落里,甚至垃圾箱近在咫尺,一些人也是随手一扔。当事者这么做,无非是觉得公共场合弄脏了,无关紧要,反正不用自个来收拾,因此不拘小节。可若大家都这么做,城市公共环境会大受影响。即便自个家里小环境再好,但公共大环境不咋样,恐怕这日子还是会过得别扭,毕竟人们不会整天呆在家里,每天总要出门转悠一下。要是处处脏兮兮、乱糟糟的,这心情又能好吗?因此,破坏公共环境损害的实际上是自身利益。
对此,职能部门和相关单位要加大清扫力度。更为重要的是人们要把公共环境当自家一样爱护,如外出时把垃圾扔进垃圾桶里,不过是举手之劳,却能为城市形象增光添彩,自个也能成为文明市民,何乐而不为呢?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