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0月16日讯 资金类中有多少现金,银行存款一直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二位,资产类中一直详细列到了一台照相机价值多少钱、哪个单位使用、现在存放在哪儿……今年起,在吴兴区东林镇星火村,资金、资产及资源的“三资”家底被一五一十地记录在了一张“明白卡”上。日前,记者来到村民唐信章家中, 67岁的老唐掏出了这张卡说:“以前对村里的家底多少也知道点,但没这么清楚。”
阳光底下晒家底,“玻璃村”里看钱库。截至目前,全区166个行政村经济合作社已基本完成“三资”清理。吴兴区不断完善“三资”管理建设,从建平台到摸家底,从定制度到明运作,按照“分类别先试点、建机制再推广”原则,以阳光清理、规范运作、强化管理来促进集体经济发展、保障社员合法权益、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清理资金,主要清理村集体现金款、银行账户款金额……”走进该区埭溪镇盛家坞村,“三资”管理清理工作流程上了墙。村里“三资”清理阶段的责任人张新元告诉记者,该村今年发起的这场“摸家底”行动,是盛家坞有史以来规模最大也是最彻底的一次。
规范“三资”管理的前提是摸清家底。立足“细”字抓清查,该区使用统一的“三资”清查表和台账,逐账、逐项、逐物进行盘点、核对、登记。立足“准”字抓核实,各村建立资产资源盘点卡,由村“三资”管理监督小组盘点核实并公示。清查结果账清、数明、物符。立足“明”字抓理顺,按照“三会”程序,清理村集体债权债务,依法核销坏账,妥善处理相关问题。
在该区,村级集体“三资”清产核资过程由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全程参与,一些村还邀请老干部、老党员动态监督。所有村“三资”清理结果以“明白卡”的形式发放到户,将集体资产运作状况公布在村民面前,有效避免少数村干部暗箱操作,保障村民的知情权、监督权和话语权。截至目前,全区共有145个村发放了“明白卡”,共计62695张。“三资”家底摸清了,紧接着在监管上也用上了新工具。“账户10月12日9时15分取款支出人民币……”这样的集体银行账户提醒短信,从今年开始,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环渚街道(筹)的各村两委会成员、村务监督委员会负责人以及村民理财小组成员的手机中。
为进一步强化对农村集体资金的动态管理和监督,当地规范“三资”管理,对村集体银行账户推行短信实时监控。村级银行存款发生变动,立即发送手机短信。短信的内容包括村级集体资金每笔收支的发生时间、变动金额和账户余额。乡村干部凭借短信,一旦发现异常可以及时介入,避免了以往资金进出后凭对账才知晓、损失难以弥补的问题。该做法目前已在全区推广。
- 沈培英,湖州市吴兴区环渚乡金锁村党支部书记
- 吴兴区积极探索区域化党建新内涵 倾力打造“区域党建共同体”
- 杭州志愿者假日上街清理垃圾 环境洁净我开心
- 吴兴区依法强制执行定安老居住区一房屋拆迁
- 传播廉政文化 吴兴区向社会公开征集廉政短信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