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行很难弄明白“匹配理论”——今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给了创立和应用这一理论的两个老美——但是,经过其他学者的解释、介绍,至少知道这个理论有什么用处。英国诺丁汉大学当代中国学学院院长,著名华人经济学家姚树洁指出,两位诺奖得主的共同研究方向是资源的分配,以及如何设计合理的市场机制来达到这样的分配效果。他指出,这和中国密切相关,城乡差别,工农差别,地区差别,行业差别,政府的功能等等,每一个都和资源配置、市场设计有密切关系(见昨日《钱江晚报》A11版)。
姚教授的解释太鼓舞人了,我们就把“匹配理论”拿过来试试,说不定有用呢。但是,读到另一篇报道,发现这种想法太天真。相亲网站引进“匹配理论”或许有用,但是,想要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则不敢乐观。
昨天,有报道说,地处无锡金融街区的嘉业国际城,每平方米1.6万元的价格不太卖得动,开发商又急需资金,7月份推出了“限时特惠”促销活动,官方报价从每平方米1.6万元直降至6900元;而实际销售价格只是略低一些,第一批即13层以下卖出的均价在1.25万左右;而第二批平均价为6500元的价格。“限时特惠”回笼资金约3.76亿,但这个促销活动结束后,该项目一直处于暂停销售状态,最新报价迟迟未出。
“接下来的定价很尴尬。低了不行,高了也不行。”销售人员感叹。为什么呢?据知情人士透露,“这个价格让市政府很恼火,一方面怕它这样打乱周边市场价格;关键金融街区的项目是市政府力推的,给了很多政策和授信支持,希望金融街区的房价怎么都得在1万以上,体现它金融中心的地位。”如果嘉业国际城降价销售形成多米诺效应,其他楼盘跟进,会带来一连串的“负面”效应:首先是房价连累地价,“卖地经济”效益下降,房地产交易的各种税费也会大大缩水,政府就不能与高房价“匹配”了,自然要对嘉业国际城降价销售表明态度了。
姚树洁在解释“匹配理论”时说:“过多的资源用于房地产开发,实体经济受到伤害,这就是中国目前面临的非常实际的问题。”但是发展实体经济太复杂,难度太高,还要往里面贴钱;高地价高房价来钱快,而且容易,因此,资金、资源的合理匹配就要服从地方政府花钱的需要了。
昨天还有一则报道跟资源匹配有关。据《河南商报》报道,一名11岁男孩在郑州火车站候车室里捡饮料瓶,被候车室保洁员打倒在地,后男孩起身要爬窗跳楼,被众人救下。很多人看了视频后说“看得心都碎了”。另一方面,这个保洁员,对一个小孩子这么下得去手,很可恶,但同时,他也有可怜的一面:饮料瓶被男孩捡走了,这是他的“灰色收入”啊。两个最可怜的人,没有什么像样的资源与他们匹配,只有旅客丢弃的矿泉水瓶是他们看得到,也够得着的“资源”,由此引发了一场弱肉弱食的悲剧。
报道说,据火车站有关人员通报,打人保洁员已被停职。这名保洁员平时为人老实,绝少与人发生冲突,此事发生后,他压力很大,现在,他不知道去了哪里,手机关机,家人和单位都联系不上。但愿结果不会让人再心碎一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