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村庄和古镇以其“世外桃源”的风光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图为城里老人在子女的陪伴下游览江山廿八都。见习记者 杨振华 摄
浙江在线10月24日讯 养老,留在城市还是去农村?最近刚刚从一家国有企业退休的叶芬华很纠结。
“城里医疗、娱乐等设施多,保障好,可我又向往农村单纯的田园生活。”眼见全省各地新农村蓬勃发展,生活水平提高,叶芬华发现老有所乐并不一定需要去挤养老院,未来的农村,可能带给老年人更多的生活色彩。
宁波一位社会学专家这样理解养老与农村的碰撞:“农村包围城市,是未来养老市场最大的出路。”
他分析道,在我国,80%的人口生活在农村,1.43亿老年人中也有80%生活在农村,如此庞大的人群不可能全部涌入城市养老。在国外,就有老年人撤离城市安居乡村的政策。“农村完全有可能实现高质量的就地养老,并接纳城市的养老人群,成长为中国最大的‘养老院’。”
银发族上山下乡
山道弯弯,车子左转右拐,停在了遂昌县箍桶丘村一处四合院门前。迎出大宅门的79岁“老农”张保余头发花白,衣袖、裤脚挽起,身子黑瘦而结实。若不是他主动握手的姿态,很难想象他是位城里退休的干部。
箍桶丘村四面环山,是个天然氧吧,颇具陶渊明笔下“桃花源”的风范,优越的自然条件吸引了眼前这位城里老人在此生活了10多年。
“一退休,我就到处找地方安置自己,城里养老院也去看过,高高的围墙总觉得没自由!”老人说,最后决定趁身体硬朗,到乡下去“深呼吸”一把。于是,他几乎花掉大半积蓄置办起了这个小院子,外观与农村的土建筑无异,里面却全用高档木料装修,独立卫生间、电视机、音响等一应俱全。
“每天早上起来,先把花草打理一遍,然后爬山健身,顺便到田里摘点新鲜的蔬菜回来……”说起每天的行程,老人滔滔不绝。他说,每天扛起锄头到菜地里折腾一下,大汗淋漓之后吃起农家饭格外香,以前头疼失眠的毛病也奇迹般消失了,一觉可以睡到大天亮。
张保余不是村里唯一的城里人。一股“上山下乡”的热流正在当下城市老人中悄然涌动。据不完全统计,仅宁波地区迁居农村颐养天年的城市老人就已不下5000户,而更多的老年人正以“候鸟式”、“寄养式”等生活方式,长期或短期蛰居农村。
乡村乐园缺点啥
今年60多岁的宁波市民王雪芬刚刚从宁海胡陈乡西翁村的甬家乐养老养生俱乐部里“撤”了回来。她已经在那儿住了半个月。“那是我过得最舒服的一段日子,每天被公鸡叫醒,晒晒太阳,干干农活,呼吸新鲜空气。”
可是,最近她被查出患有糖尿病和心衰,身体明显虚弱了许多,在乡间过舒心淡泊日子的美好愿望顿时化为泡影。“医生说我需要定期回诊,农村的医疗条件毕竟和城市有差距,儿女们也不放心让我在村里呆着。”
这同样是摆在宁波甬家乐养老养生俱乐部面前的难题。位于宁海乡下的甬家乐养老养生俱乐部去年6月份开业,已经开放床位80张,预计一期全部完工后将增至160张左右,但我们发现,这儿至今还很少招收长住的老人。
“想要来长住的老人可多了,但我们还没做好准备!”养老基地负责人吴奇说,如果有100个老年人长住,得配备四五十个护工,至少四五个专业医护人员,还要一些常用的医疗护理和急救的设备,一两百万的启动资金根本不够。他了解过,天津一家农村养老基地投了1000多万元装备了一所标准化保健站,配19名专业医生和多种先进的医疗器械,基本能够保证入住老人一般疾病得到及时诊断和治疗。
“甬家乐”所在的西翁村离宁海县城有40分钟的路程,村里只有一个医疗服务站,几台简单的检测仪器,一旦老年人发生意外,送医的半径太长。吴奇说,他需要慎重考虑发生纠纷后的处理成本会不会拖垮养老基地。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