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庆元10月23日电 “爷爷、奶奶,你们身体可好?好想你们啊!要照顾好身体,别再干农活了!我怀宝宝啦,你们要做太公、太婆了……”
“你自己当心,下次把宝宝带回来!”
下午1时30分,庆元县龙溪乡鱼川村小会议室内,75岁老人吴永顶通过视频,看到了许久没见的孙女。“通了,通了”,视频接通那一瞬间,吴永顶指着电脑,满脸幸福地说,“这就是我在宁波工作的孙女。”
又是一年重阳节,龙溪乡鱼川村村两委为村里留守老人准备了一份特殊礼物:让老人与外出家属视频对话,“面对面”过节。
据了解,龙溪乡是庆元县的劳动力输出大乡,鱼川村更是其中的典型村。该村122户468人中的青壮年大部分在嘉兴、金华、宁波等地打工。村里60岁以上的老人中有35位仍留守农村。
鱼川村村党支部书记吴昌户说,青壮年平日各自在外,基本过年才回到村里,平时和父母均是靠电话沟通。
为使留守老人与远在异乡的亲人能够“面对面”交流,村两委决定让他们远程“相聚”。他们提前三天就忙开了:布置小会议室、安装宽带网、购买摄像头、提前和外地的家属们取得联系……
今日午后,记者来到鱼川村。天雨微凉,但老人们显得很兴奋。下午1时,尽管离约定视频的时间还有半小时,老人们已早早地来到了村会议室。村干部给老人们端上热腾腾的绿茶,整个会议室茶香满溢。
67岁的吴兆聪老人家的二儿子吴方飞已经在金华工作20年,很久没有回家和老人团聚了。“想儿子咯,今天要好好跟他聊聊。”吴兆聪说。
“飞飞啊,在外面工作可好?家里都好,你们要照顾好身体啊!”吴兆聪对着视频中的儿子说。他告诉记者,以前打电话只能听听声音,这次在视频上看到孩子精神很好,看得出工作挺顺利,自己也就放心了。
下午2时,丽水陈氏太极拳研究会工作人员刘燕清通过视频与72岁的“诚信老妈”吴金喜聊了起来。一周前,刘燕清等几位丽水读者特地驱车到村里看望她。“老妈妈,听说你那已下雨了,平时要多注意保暖啊,我今天代表那些不能来看您、关心您的读者祝您节日快乐……”视频中的吴金喜高兴得合不拢嘴……
到了下午3时半,已有10多位老人通过小小的摄像头与家属“面对面”过节。
望着老人的笑容,站在会议室门口的村委会主任吴远付也笑了。“想不到,视频成了两地亲人的连心桥。今后,村两委将不定期组织此类视频对话。”他说。
记者手记
出身农门的我们,儿时理解的孝,就是好好念书。念好书,考上大学跳出农门。亦或者,要想方设法在城市立足。当我们长大,跳出了农门定居在城市。可是,却再也不能天天看见父母、不能天天吃家里的饭菜。所有感情的维系仅靠每年春节回家和平常的电话联系。这一切,仿佛已背离了孝的初衷。
农村与城市的距离,很近又很远。有飞机、有高铁,想要回家很快就能到。可是,城里的工作放不下、走不开,所以一次次推迟甚至取消回家的计划。相信很多离家的游子,都很矛盾、很自责。那么,我们只能做好可以做的,比如,平常多跟父母通电话或视频通话,而不仅仅是过节才想起。再则,空闲时间将父母接来城市小住几天,带他们看看我们工作、生活的地方,让他们安心。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