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0月25日讯 宝宝不够聪明,宝宝不够乖巧,宝宝学东西太慢了……类似的抱怨经常会在许多家长口中出现,虽然他们的宝宝都很健康。
但是,如果和浙大附属儿童医院遗传代谢科的主任杨茹莱聊过天,就会发现有个健康的宝宝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
昨天,杨主任介绍了过去13年我省新生儿遗传代谢类疾病筛查情况,13年来累计筛查512万名新生儿,确诊遗传代谢类疾病患儿3000余人,及时采取了有效干预和治疗,最大限度降低了人口残疾率。
目前,我省已经能够通过足底三滴血筛查出27种代谢类疾病,位于全国前列。
未及时筛查,姐姐大脑受损
在筛查出的3000余名患儿中,排在第一位的是甲状腺功能低下的患儿,第二位是苯丙酮尿症。对于这两类疾病,杨主任觉得需要特别提醒一下家长注意苯丙酮尿症。
苯丙酮尿症的宝宝有着“不食人间烟火的孩子”之称,因为一旦患了这种疾病,不能吃肉、鱼、米、面,只能吃蔬菜和瓜果。由于患儿缺乏代谢苯丙氨酸的酶,无法代谢肉类等食物中摄取的这些元素,一旦食用,就会对大脑造成损害,如果不早期干预,则会往痴呆儿方向发展。
有对姐妹来自我省偏远山区,姐姐今年7岁,妹妹3岁。姐姐生下后,父母没有及时筛查,慢慢长大后才发现孩子反应迟钝,带到浙大儿童医院一检查,确诊为苯丙酮尿症。因为从小就在和正常人一样饮食,已经对大脑发育造成了损害。
有了姐姐的教训,生下妹妹后,马上进行新生儿筛查。不幸的是,妹妹也是苯丙酮尿症的患者;万幸的是,在杨主任的干预下,严格控制妹妹饮食,现在和正常孩子没有任何区别。
“1999年,我们筛查出第一个苯丙酮尿症的孩子,长期以来都遵循严格的饮食控制,现在已经上初中了,和同班同学玩得很好。”杨主任说,许多家长抱有侥幸心理,觉得自己家族中没有出现过这样的人,肯定不会患这种病,忽略了筛查。
家长擅自停药,三年后孩子病情不可逆
今年是我国推行新生儿筛查30周年,在不久前召开的纪念大会上,公布我国去年出生缺陷率是百万分之153,我省去年的出生缺陷率是百万分之128。
“出生缺陷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从原因上来说,除了环境变化的因素,筛查手段越来越先进,也是一个主要原因。”杨主任说。
我省推出的27种遗传代谢类疾病,目前都有相应治疗办法。另外,杭州市已经实现了全免费筛查,其他地市自费的费用也不是很高。
遗憾的是,现在一些家长对于筛查结果,还存在不信任的态度。
在杨主任率领的研究团队中,他们日常工作中一项很重要的内容,就是不断给那些筛查出有问题的患儿家长打电话,劝说他们接受持续规范性的治疗。
“浙西有一名患儿,筛查出来是甲低,甲低的治疗需要终生服药,药费并不贵,每月几十元。但是家长觉得没必要就擅自停药,无论我们怎么劝说就是不接受。结果三年后,懊悔的家长带着孩子来治疗了,但遗憾的是孩子的病情已经不可逆,为时已晚啊。”杨主任说。
和甲低比起来,苯丙酮尿症的治疗简单但是很严苛,需要终生控制饮食,和肉、鱼、米和面等食物终身绝缘,幼儿时期吃特殊奶粉。这些饮食上的特殊化,一年大约需要一万余元的费用。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