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0月30日讯 前不久,一名河南籍女工不幸在一家企业失足坠落死亡,遇难亲属纠集四五十名老乡准备“讨说法”,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片组长王彦平及时报告情况,并迅速参与到公安、企业、行政村三方组成的调解组。第二天,死难者家属获补偿13万元,一场群体性事件瞬间“平息”。
在温岭市城东街道洋河村,像王彦平这样担任片组长的外来民工共有10个,每天都有各种治安情报、纠纷调解和维权服务经他们之手报告或解决。
城东街道有外来人口近8万人,超出本地人口近3万。外来人员虽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贡献,但由于整体文化素质较低,给社会治安、城市环境、劳动就业、农民工子女教育等管理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城东派出所在调研中发现,外来人员遇到问题,不找当地政府相关部门,而是找老乡,往往为一件小事而引发群体性事件。
如何让外来民工真正融入当地,让新温岭人有归属感?今年初,城东派出所在汇头王村、洋河村以及工业园区设3个试点地区,实行外来民工网格化融入式管理。
据了解,网格化融入式管理,参照以前生产队形式,划分若干片组,就地选拔能力强、素质好、威信较高的“老乡”担当片组长,并在片组长中挑选一位担任新居民事务办公室主任,以街道下文件形式正式任命其村委会主任助理,共同参与村务管理,专职负责片区外来民工纠纷调解、治安管理、民情信息收集、公益服务等工作。
“以洋河村为试点为例,我们将外来民工划分为10个片组,从中选拔10名片组长。”城东派出所所长戴铭锋说,片区长如公安部门的千里眼和顺风耳,使公安部门第一时间掌握信息,解决问题。
自从有了片组后,外来民工真正成了当地居民,有什么烦心事总爱找片组长,片组长也成了“闲事保长”,有事无事去老乡那里转转。
30多岁的外来民工陈冬翠住在城东街道虎头山村,丈夫几年前不幸去世,3个孩子还在上学。由于家境贫穷,陈冬翠负担不起学费。虎头山村与洋河村相邻,她找到片组长帮忙。在老乡多次帮助下,最终解决3个孩子的读书问题,并减免了部分学费。据了解,目前,通过各位组长联系村和街道已解决900多名农民工子女的上学问题。
此外,当地还利用片组,成立了“老乡服务队”,为当地外地民工提供就业信息、教育培训、维权等服务,让更多外来人员感受到温暖,提升归属感。戴铭锋告诉记者,网格化融入式管理实行3个多月来,辖区各类案件下降了20%。
此举得到市委副书记肖培生充分肯定。目前,该市已全面推行这一做法。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