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1月12日讯 城南之治
城南的治理,长期被视为越城最大的挑战之一。
“这次只装了两电瓶车。”11月8日,育才社区负责人王文瑛告诉记者,她对最近一次楼道堆积物清扫结果满意。与前几年要用拖拉机搬运相比,持续数月的卫生整治正在收效。
11个社区+18个村庄,构成城市二环线外的城南街道。其创建的复杂性基于两方面:一是市、县分置时代存留至今的小区物管难题;二是城市化进程涌入的大量外来人口,12.5平方公里的城南本地人仅3万,外来人口已突破5万。
育才社区人口规模并不大,却有分属商品房、安置房、单位宿舍楼等不同类别的27个小区,107幢楼仅10幢实施专业物管。空巢老人+外来人口为主体的居民构成,使城市文明与传统陋习的拉锯战屡遭反复。
在整个创建过程中,城南某种程度是越城的缩影。
历史是越城的标签,但历史也给予其沉重的负累。52个社区中,“年龄”在二三十岁的老小区占相当部分,这些城市功能并不完善的小区,隐藏于背街小巷的深处,呈现出另类的城市面孔。同时,大量并未融入城市的村庄,构成了越城创建的另一个难题。
但今年以来,一些新的迹象正在包括城南在内的越城发生着。
王文瑛的感受变化始于今年5月。一轮大规模的环境整治自上而下发起。“每月一个重点。”此前不被关注的楼道、车棚堆积物、垃圾房等一一成为治理重点。随后,社区被列入环境卫生“网格化”,实施划区、长效、专人管理。最新消息是,区残联将长期结对帮助社区进行环境治理。
环境治理之役正在向包括城郊村在内的广大区域推进。刚结束的一轮区级文明指标测评中,蔡家江村获得了高分。这个毗邻城市社区的村庄,几年前是城南脏、乱、差的典型。当天,记者行走于宽敞整洁的村道,呈现眼前的已经是一派江南风情景象。
村党总支书记孟宝华最感自豪的并非是投资巨大的村道、绿化、环卫工程,而是“人心”的治理。几年前,村里赌博之风盛行,村干部以身作则狠刹歪风,如今蔡家江村的民风堪称典范。村里新建了500多平方米的公用娱乐、红白喜事场所,免费向村民提供,外村农民也慕名而来。
“去年至今,街道仅环境卫生就投入380多万元。”分管创建的城南街道党委委员何国祥说,城南更大的考验是巩固治理成果,并将文明基因真正植入每位市民,化被动式治理为主动式文明。
城南见证了越城十年文明城市创建之旅,而今呈现的治理转机,折射出越城奔向现代文明的艰辛与希望。
“清创手术”
作为绍兴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的“主战场”,在创建步入第四轮之际,越城区开始反思。
“创建尚未成功,我们的问题出在哪里?”区长魏明在全区文明城市创建会议上问台下干部。
过去10年,绍兴以一个知名旅游城市的美丽形象被外人记忆。“但实际上,诸如老小区功能缺失、背街小巷脏乱差等历史欠债并未还清。”越城区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裘夏杰坦言。
在经验教训总结中,体制机制、思想认识、关键环节、工作落实等一一浮出水面。首要一点,是彻底解决在繁华背后存在的另一个越城,使文明的细胞真正深入城市的每寸肌理。 (下转第3版)
大规模的“一月一重点,一月一整治,一月一提升”系列活动由此拉开帷幕。包括城郊接合部、老小区、农贸市场、沿路沿河沿山等地段,以及公厕、垃圾房、垃圾箱、垃圾中转站等此前不为人关注的城市细节,是今年的治理重点。
16个重点村、社区被确定为重点区域,27个重点项目被作为攻坚重点。而斗门镇荷湖村等,则成为特色样板,以其“无堆积物”、“无乱搭乱建”等治理成效供后进村学习。
越城区的思路是,通过最为广泛的资源、渠道动员,对长期隐藏于城市远郊、街巷深处的文明“异物”和“血凝块”,实施“清创手术”,并建立起相应的管理机制。
为使此次“手术”真正达成效果,在国家、省、市考核基础上,越城区今年建立区级城市文明程度指数测评机制。并配套建立包干制、督查制、考核制、排名制、学习制、帮扶制、交流制和问责制等环境卫生长效管理八项制度。
以帮扶制为例,区级39个部门和39个村、39个社区分别结对。机关干部每周一要到联系社区开展环境卫生志愿服务工作,主职领导周末要暗访检查联系社区。
其间,区里共抽查社区(村)132个次,查出问题1000余个。每次检查结果按镇街平均得分进行高低排名,并与联系部门考核、奖惩挂钩。
统计显示,过去3个月间,仅街道社区层面就出动人员1万多人次,清运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近3900吨,清理堆积物5063处,清理绿化带15万平方米。
“连续不断的突击就是常态管理。”区委书记章长胜勉励官员们尽责尽力。
通过长期突击、机制建立、内生动力激发,越城创建开始步入良性循环。在4月、9月、11月严格按照市级标准开展区级城市文明程度指数三轮测评中,分数曲线明显呈向上趋势。
“基因植入”
11月初,“师爷”郑关富到南苑社区主讲“道德讲堂”。课间,他以前段时间网上热议的环卫工人受侮事件为例,劝告居民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和尊重他人的礼仪。
69岁的小区居民郑祖培当天在场听讲。因为他所在的南江枫林小区,诸如绿化带种菜之类事屡禁不绝,城管、社区的干预并不见效,“要从自己做起,从身边事做起,从力所能及的事做起。”郑祖培对记者说起自己的感悟。
聘请本土明星“师爷”、草根、新市民组成师爷讲师团,着重推出道德讲堂之“师爷讲道德”环节,按照“唱一首道德之歌,诵一段经典名言,讲一个道德故事,议一下个人体会”等程序,以说唱、莲花落等通俗形式将文明礼仪、道德规范包装其间。
今年以来,“道德讲堂”已经在越城区各社区举办100余场。“效果好于市民学校。”南苑社区党总支书记、社区居委会主任盛托亚说。
这种尝试基于越城一个更深层次的考量——市民才是这座城市真正的文明细胞。针对公民个体文明意识的植入,真正调动、激发出其内心对创建的热情和文明的认同,进而形成对城市文明风尚的良性反馈和引领,才是创建的根本目的及动力。
基于此,今年越城区先后举办了以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目的的“我们的价值观”大讨论活动;推进学雷锋活动常态化的“一十百千万”系列活动;打造新的社会志愿服务平台的市民巡访团;营造健康和谐邻里氛围的第九届越城邻里节及越城区未成年人校外心理健康辅导机制、机构等。
其中,越城区首届道德模范评选,吸引了超过10万人次投票。29岁的小巷理发师施德相、徒手接住坠楼女孩的“最美爸爸”张郑勇等,走出街巷深处,成为令人景仰的“英雄”,顺应这个时代人们对真、善、美的内心呼唤。
“我们希望大美常驻越城。”裘夏杰说,核心价值观大讨论、学雷锋常态化等一系列活动的举办,都基于这样一个愿景,打造绍兴的“道德高地”。
走进越城的镇街及社区,一些变化正在悄悄发生。“以往居民更愿意让记者曝光不文明事,但现在他们更希望报道身边的好人。”今年,包括塔山街道的“塔山好人”、北海街道的“凡人善事”等评选,挖掘出了一批隐藏于街巷深处的好人、好事。
而这种公民文明意识的培养、挖掘,使得创建呈现出另一种局面。11月上旬,以“共创和谐社会、共建美好家园”为主题的邻里美食特色菜演示相聚活动,在育才社区举行。退体职工毛浩泉是这场活动的发起者之一,这位被居民亲切地称为“外公”的老人,团结了整整一幢楼的居民。他居住的绍兴县信用社宿舍楼,受益于“居民自治”,是整个小区知名的“文明楼”。
这暗合了新的越城价值观。今年3月以来,在越城区历时数月的“我们的价值观”大讨论中,通过全民价值讨论、核心词征集、专题研究会、意见征求等步骤,最终提炼出了“明礼、进取、务实、守信”作为越城人的共同价值观。
“每位越城市民都是城市的面孔。”越城区委常委、宣传部长金海燕说,越城2500年历史,传承了民族精髓,具备了文化底蕴,在奔向现代文明城市之旅中,真正的文明测评标尺,就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树立在每位市民心里。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