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岁档还没开始,票房的硝烟就已经燃起了。
一个由中影、华谊等五大电影发行公司组成的“复仇者同盟”,近日向各大院线“逼宫”:要求发行方票房分账中多分两个百分点,达到45%,否则将停止向院线供片。这就意味着,每部影片拍电影的人要多分动辄数百万元的利润。
眼看巨额利润要被掐着脖子抢走,院线又怎能甘心?各大院线纷纷拍案而起,指责电影明星片酬暴利!
而万达、联和院线等多家院线,也将组成同盟联合抵制发行方提高分账的要求。
“复仇者同盟”
组成“复仇者同盟”的有中影、华谊兄弟、博纳影业、星美、光线等五大发行公司,几乎代表了国内发行方最中坚的力量。
五家发行方掌控着今年贺岁档《一九四二》、《十二生肖》、《一代宗师》、《大上海》等9部电影,几乎垄断了贺岁档全部影片,而年末进口分账大片配额已经耗尽,其中一家发行公司高层笑言:“如果我们拒绝提供片源,各大院线从现在开始到年底就可以关门停业了。”
一家发行方对外宣传负责人透露:“此事主要是由中影发起,我们只是跟在后面配合中影。”
对于提高分账,发行方理直气壮,一位发行方相关负责人透露:“近几年电影投资额越来越大,影片成本也节节攀高,包括编剧、导演、演员等要价越来越高,加上好莱坞电影的冲击,国产电影生存艰难,每年投拍国产片600多部,能够进入院线的仅有200多部,而且分账比例倾向院线方,很多影视公司面临困境,从国家鼓励影视产业发展的角度来看,院线方理应让利于发行方。”
该负责人还强调:“这只是开始,发行方45%的分账依旧不够合理,今后应当进一步提高发行方分账比例,向欧美看齐。”
在美国,比较通行的分账方法是发行方第一周分得七成票房收入,第二周六成,第三周及以后五成。
早有先例:2%和5元的争议
要求多分一点的原因,五大电影发行公司在通知上表示:“大量新的制片技术的应用和人工费用的成倍提高,使影片的制作成本在快速上涨。”五大公司认为,增加分成后可以提升国产影片的制作质量。
片方单方面要求多分一点票房并非第一次。去年贺岁档,《金陵十三钗》出品人张伟平要求将片方的分账比例由43%提高到45%,并且提高了5元的最低票价。他的举动引起了院线方的强烈反弹,十大院线在北京联合结成拒绝张伟平要求的同盟。不过,事件的最后结果是双方在谈判过后达成协议,均做出一定的让步,以票房5亿元为界,在5亿元票房之内,片方与院线的分账比例为45%∶55%;超过5亿元,片方和院线的分账比例则将调整为41%∶59%。最终,该片在国内票房为6亿元。一年过去了,到了今年贺岁档,各公司纷纷“学习”了张伟平的做法。
去年,在与《金陵十三钗》的竞争中,博纳公司于冬的《龙门飞甲》主动不提高分账比例,以此向院线示好,今年博纳改变路线,主动要求增加《大上海》、《一代宗师》的分账比例。
一位院线公司负责人表示,按照当时《金陵十三钗》发行方的估计,该片可获得至少十亿元票房,这样折算下来院线方还是获得了55%的票房分账,而结果该片仅获得了7亿左右的票房,令院线方大呼上当,后悔妥协。
这次似乎也不例外。因为多家院线已经开始组成同盟联合抵制,一场暗战在内容与渠道双方间悄然展开。
院线方联合抵制
15日,记者拨通了国内三大院线之一的某院线负责人的电话,该负责人称:“一下午都在忙着跟其他院线沟通联合抵制的事情,目前已经有包括万达、联和等在内的多家院线表示愿意加入抵制联盟。”
万达院线的某区域负责人表示,公司已经做好抵制准备,发行方单方面自作主张改变分账比例的做法显然不能接受。
前述院线负责人表示,院线方要求双方在协商的情况下解决此问题,否则将拒绝放映五大发行公司的影片。该负责人还强调,全国39条院线,预计大部分都将加入抵制同盟,抵制的院线占据国内八成以上播放渠道,没有这些放映渠道,发行方票房必遭惨败。
电影行业专家透露,此前,由于我国影院建设缓慢,人均占有银幕数远低于发达国家,在这种情况下,政府以及相关行业协会出于促进影院建设考虑,在票房分账上向院线方倾斜。不过,随着近年来影院建设热度高涨,不少地区呈现暂时的影院过于饱和状态;另一方面,海外大片纷纷涌入,年初中国进一步增加美国进口分账片配额,给本不发达的中国电影制造业带来巨大冲击,在这种情况下,加大对制片发行方的扶持也成为相关部门的共识。
不过,一家院线管理者则称,虽然制片发行方亟待扶持,但是政府、行业协会扶持院线方的大方针并未改变。中国10万人才占有一张银幕,而美国是8000人一张,巨大的差距下,影院建设依旧需要扶持,此外,近年来影院加大3D等技术更新,房租、人力等成本不断增加,给院线方带来巨大压力,很多影院目前处在亏损运营,减少两个点的分账可能导致更多影院亏损。
“今年国内票房虽然增长,但主要是由于新增银幕带来的票房总量提升,单个银幕收入甚至是降低的。而在此时发行方贸然要求提高分账比例,并且选择在国产片云集的贺岁档,这样的行为无异于‘趁火打劫’。”一位影院负责人称。
演员片酬贵砸大家饭碗?
国内最大的院线之一、中影南方电影新干线负责人赵军撰文做出了回应。他认为,制片成本上升的真正原因是演员们酬金高了,“电影业的财富正在向少数人集中。”
他说,电影业内利益分配的调整又要激起内部重重矛盾,将拍片回收成本的风险转嫁给影院,是没有道理的割肉补疮,恐将引发“产业链的危机”:“把好肉割去补烂疮,这个身体能治好吗?”他称,作为下游的院线和影城本是整个产业的支撑,在数字化的变革中它们承担着最大的成本。
举例说,一台2K数字放映机38万元,过去一台胶片放映机18万元,简单地比较一下就已经知道一座影城的投入,今天比昨天增加了多少。改用数字放映机之后,制片方可以省下每个胶片拷贝数千元的发行费用,制片方是数字化变革的得益者。因此,这次五大公司要求“多分一点”,再次改变与院线、影城的分账比例,在赵军眼中,是在“攫取更多”。
“制片方都说亏损,难道明星们都亏损了吗?”赵军还指出,目前最赚钱的并非院线、影院方,而是“高酬金的少数人”:“电影经济的天平不是如人们以为的向制片方倾斜,而是通过制片方向那些不合理地拿高酬金的少数人倾斜。这和上面所说的经济资源日益集中一样,电影业的财富正在向少数人集中。”
相反,赵军大声疾呼说,院线和影城的经营很困难。他说:“一个影城的员工月度工资是多少钱呢?全国平均下来应该是2500元左右,而任何一家制片公司的员工平均工资都在7000元以上。”
观众依旧是买单人
对观众来说,能将价值发挥到最大化的影片一定具备两个硬性条件:电影好看和票价便宜,如果说前者的定义是智者见智,那后者就是所有影迷一致的呼声。其实在一张电影票的背后有着一套复杂的利益划分规则,这些数据看似对观众没有直接的影响,殊不知其中的微妙变动产生的影响力不可小觑。
联和院线副总吴鹤沪介绍,按现在的行业规则,如果一张电影票售价100元,那么其中3.3元是税收,5元要交给国家电影基金,剩下的91.7元就是制片方、发行方和院线等分得的“净票房”。在这其中,院线和影院共占得52%以上,剩余的43%归制片方,另外的收益则归发行方所有,而制片方的分账比例还受时间段的影响,在首周后或呈降低的趋势。“其实影院看上去拿得最多(约50%),但它只能拿自己影院的部分,还要分摊开发商、水电、物业等成本,看似比例最大其实收益最少。而院线看起来比例很小(约5%),但是它是包含该院线所有影院的,所以院线比例应该少一点。而制片方看上去是43%要比影院少,但它拿到了全中国所有放映影院的票房,这个绝对值就很大了。”而最低票价的意义则在于,它是票房分账的基础,如果某片的最低票价是35元,那么不管影院售出的票价是20元还是100元,最后分账时都以35元计算。
南京和平影院总经理郭天诚表示,分账大战其实是正常的商业利益冲突,无可厚非。如发行方打赢,买单的依旧是观众。他说,“发行方只负责向影院提供影片,我们影院就好比为他们打工,他们就等着分钱。如今影院的支出已经非常大了,他们也不为我们考虑,要知道我们院线已经不堪重负了,其中票房要分出去3%的税、5%的电影专项基金、43%的片方分账、20%左右的年租金、15%左右的运营成本,加上设备折旧费以及年年上涨的租金。倘若发行方多占2%的比例,院线方为了保证利润,只能在影院较好的放映厅提高票价。比如,《1942》的最高票价就定在80元/张。至于影片的最低票价也是由发行方说了算。”眼看贺岁档即将拉开序幕,留给院线反应的时间很有限。至于院线是否要和五大发行方谈判,他表示不清楚。
-声音
爱打不打,涨价就不看
发行方要求提高分账比例的消息爆出后,引起了网友广泛讨论,无论是业内人士还是普通观众,微博上众说纷纭。
@张小北:不管怎么打,要是电影院借这个机会涨票价,贺岁档的片子我一个都不买票看!(贺岁档这么密集地上映,电影院受得了,观众受不了啊)。
@电影市场观察者:电影制片成本提高,但制片质量提高了没有?国产片已经如此不堪一击,不在质量上下功夫,做大产业,大家全玩完儿。
@木小圈圈:开源还得节流啊,比如明星片酬什么的,也该合理降低点。别动不动就以投资几亿几亿做噱头,砸那么多钱拍出烂片,不是更丢人么!综合第一财经日报等报道
据每日商报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