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26.3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26.3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在线时评 正文
董碧辉:让乡村办学回归民意
2012年11月26日 05:02:35

  《部分地方恢复保留必要的小规模学校》是昨天一则新闻报道的标题。

  必要的小规模学校为什么要拆除呢?这里指的就是农村初中、小学等学校的撤校并校行动。随着我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逐年增加、农村人口出生率持续降低,农村学龄人口不断下降。各地根据2001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按照小学就近入学、初中相对集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原则,合理规划和调整学校布局,对农村小学和教学点进行适当合并。

  轰轰烈烈的撤校运动背后,是不断消失的学校。21世纪教育研究院日前公布的报告《探索农村教育的科学发展》中提到,2000年到2010年,在我国农村,平均每一天就要消失63所小学、30个教学点、3所初中。也就是说,几乎每过1小时,就要消失4所农村学校。

  合并的本意是为了优化教育资源,也许在教育部门看来,在偏僻的农村专设一所学校是浪费资源的行为,把分散化为集中,从经济投入、师资配备等角度来说无疑是更有效率。可是教学资源不断集中的过程,也是上学成本不断上升的过程。村里的学校没了,被合并到镇上去了,原来走路几分钟十几分钟就能到的,现在得起早上学,个别的甚至来回要走两三个小时。走路实在吃不消,学校撤并后很多学生需要乘坐交通工具上学,由于农村道路条件较差,车况良莠不齐,交通状况复杂,学生上学途中的安全难以切实得到保障。那一起起的校车事故报道得还少吗?尤其是在农村,校车可不是标准化配置,要知道,有的学生只能坐运猪车上学。而除了安全问题,一些学生家庭的经济负担也随着学校撤并加大。乘坐交通工具上学,增加了交通费用。寄宿生还要承担部分或全部伙食费。有的家长在县镇陪读,另需支付房租等生活费用。这样算下来,教学资源看上去集中了,但是也造成了时间资源、社会资源的浪费,严重的还出现了因为学校撤并学生辍学的现象。

  我们的小学课本里学过一个成语叫拔苗助长。告诉我们任何事物的成长都是有其自然规律的,不能违背规律搞一刀切的运动。就拿撤校并校来说,可能有的撤了有利于集中教学,可有的撤了就会给学生和家长们造成不便。在撤校条件不成熟的时候硬要撤校,只会带来负面效果。你让那些必要的小规模学校“不必要”了,那有些孩子只能用脚投票——从必须接受九年制义务教育变成不上学了。

  现在这些原本必要的被撤并的学校纷纷恢复保留,这当然是好事。这不仅是尊重农村办学规律和实际,更是对民意民情的尊重。

  
来源: 浙江在线-钱江晚报 作者: 董碧辉 编辑: 王艺
16国老外浙江农村体验过年

16国老外浙江农村体验过年

每日关注
  • 一线湖景房成露天厕所 新年愿望不再有人随地大小便
  • 大头儿子官司上身 杭州公司向央视动画索赔156万元
  • 传销“老总”在咖啡馆里开年会 被诸暨警方一锅端了
  • 每10分钟攻击三国主题网游 玩家和游戏公司彻底抓狂
  • 环卫工人愿年轻人少放点鞭炮 盼着回家吃一顿团圆饭
相关阅读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往期回顾

  • 浙江公安践行“平安浙江”大型报道
    浙江公安践行“平安浙江”大型报道
  • 迎接G20 人人讲文明——做文明有礼浙江人
    迎接G20 人人讲文明——做文明有礼浙江人
  • 开局之年谋新篇-聚焦2016全国两会
    开局之年谋新篇-聚焦2016全国两会
浙江即时报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