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1月27日讯 记者11月26日从嘉通集团获悉,该集团又一次成功破冰债务资本市场,“嘉高投”12亿元中期票据已在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成功注册,为我市至今最大额度的中期票据,首期4亿元于11月20日完成发行,资金主要用于高速公路项目。
全市最大金额中期票据成功注册
10月31日,嘉通集团下属的嘉兴市高等级公路投资有限公司12亿元中期票据注册及发行申报获得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批准,首期发行的4亿元中期票据期限为3年,发行年利率为5.51%,中国民生银行为主承销商。据悉,该项融资是全市至今为止获得批准的最大额度中期票据申报注册规模。
中期票据是国家近年推出的新型融资工具,用来填补商业票据和长期贷款之间的空间,是一种直接融资工具,具有可一次性注册、分期发行的特点,且融资成本较低、资金使用灵活。“传统的融资方式成本相对较高,这次中期票据的成功发行可缓解企业的融资压力和财务成本。”据嘉通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首期发行的4亿元中期票据与同期银行贷款相比,可直接降低财务成本3000多万元,若与同期信托贷款相比,节约财务成本更加可观。
另外,此次12亿元中期票据一次性注册成功,也大大增强了嘉通集团在资本市场和银行间债券市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12亿巨资为高速公路项目“输血”
“12亿元中期票据募集资金将用于置换原来融资成本较高的项目借贷和在建高速公路工程项目。”据嘉通集团有关负责人介绍,该公司将利用中期票据一次性注册、分期发行的特点,根据公司资金需求适时发行。本次12亿元中期票据所募集资金不仅给高速公路营运、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而且也为企业创新融资方式和发展模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作为肩负我市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重任的嘉通集团,继杭浦、杭州湾大桥北接线、申嘉湖三条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后,目前在建的工程项目有嘉绍北接线和嘉萧北接线,整个集团每年资金流通高达数十亿元,巨额的资金需求带来巨大的融资压力。据介绍,近些年嘉通集团探索出一条适应企业发展的融资新途径,2006年成功发行了全国首支地市级国企25亿元企业债券,2010年落户了全国首单高速公路融资租赁业务,而刚刚注册成功的12亿元中期票据有效破解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短缺的困境。
据了解,目前,嘉通集团正通过与有关银行沟通,对现有债务进行重组,合理调整还本付息比例,缓解资金压力。同时积极利用国家金融政策,推进保险资金投资引进、短期融资券及私募债等融资新模式,切实有效优化财务结构,降低融资成本,为我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