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2月04日讯 学校,该如何向学生传递国际文化?如何将学生培养成全球性的人力资源?
上周,2012年东北亚地区国际理解教育能力建设研讨会在杭州下城区召开,多国教师分享了他们各自的国际理解经验。
而下城区作为国际教育创新大会的承办方,也在实践着自己的国际教育。
比如,在《下城区教育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2011-2015年)》中要求,实施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战略,以国际视野推进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方式的创新优;推进中小学开展“千校结好”国际合作项目等。
日本高中,留学学分被承认
会上,韩国韩信大学Chul YU教授分享了他们在做的“彩虹青年公民项目”。该项目涵盖七大话题,如和平、本地文化、环境及经济公证等,感兴趣的老师和学生,都可申请加入。这个项目,旨在激励学生与学校为可持续发展做出实质的努力与改变。
Chul YU教授还介绍,韩国为跨文化背景的家庭,提供特殊的课程。比如,特别的家访、讲授韩国语及韩国文化的强化课程、建立跨文化家庭教育支持中心等。
在日本,高中生的学分可转移,可通过国外留学获得。比如,日本高中生毕业时至少需修满74个学分,若学生在国外留学时获得30个学分,就可抵用毕业学分。
一把口琴,打开国际交流大门
会上,杭州刀茅巷小学校长夏翠,分享了他们的国际教育经验。
在刀茅巷小学,口琴在无形中成了与外交流的钥匙。2000年,学校组建学生口琴队,并赴韩国首尔参加第三届亚太口琴节。虽是第一次参加国际比赛,却拿回了第二名。
此后,学校没有缺席过亚太口琴节。借此机会,师生走过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接触多元文化。2008年,亚太口琴节来到刀茅巷,来自七个国家和地区的选手,走进刀茅巷校园。
因为口琴,他们还结识了意大利口琴协会的主席。他每去一个地方旅游,就将视频制作成光碟寄到学校。这张光碟,也成为学生了解世界的窗口。
其实,在8年级《思想品德》的课本中,有这么一个内容:多元文化“地球村”。对此,杭州市安吉路实验学校朱肖瑜老师,有着自己独特的授课方法。
课上,她给学生看不同的图片,如龙凤、红色等,让学生猜想他们在东西文化中的含义。在西方,龙是罪恶和邪恶的代表,魔鬼就是个长得很像龙的怪物。“所以啊,我们去美国,千万别用‘人中龙凤’之类的词语夸人呀。”朱肖瑜说。而红色,在西方,则是血的颜色,意味着冲动、革命与动乱。蓝色,则代表冷静与沉着。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