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讯 近日,记者走进绍兴县富盛镇,只见村庄绿树成荫,清流潺潺,村民安居乐业,怡然自得。
这样的和谐美景,在绍兴县农村随处可见。“这些变化是绍兴县实施农村环境整治行动带来的。一把扫帚,扫掉的不光是陈年垃圾,还有干部与群众之间的隔膜,更有村民的陋习。”绍兴市委常委、绍兴县委书记何加顺说起农村环境整治的成果,显得十分开心。
对绍兴县这样的经济强县而言,农民与城镇居民的差别,主要表现在生活环境上。富盛镇义峰村66岁的村民陶惠龙拉着记者的手说:“以前村里垃圾成堆,河道墨黑,臭气熏天,苍蝇蚊子到处乱飞。村民即使有钱,也生活得不够幸福。”
从今年上半年开始到现在,绍兴县从新农村建设资金中,切出专项资金,全县农村打响了清除生活垃圾、建筑垃圾,拆除违章建筑,河道清淤,硬化道路等环境整治硬仗,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抓手,“江南水乡”的秀丽景色逐渐得到了还原。
在这次环境整治活动中,村干部身先士卒。富盛镇义峰村党支部书记施荣祥,妻子孩子住在上海,他就自己开车,在上海与绍兴两地跑。几个月下来,人瘦了一圈,但在他的带领下,村内1.2万吨陈年垃圾清除掉了。
“这样的村干部很多。”陶堰镇党委书记丁焕盈告诉记者,村干部天天在路上清除垃圾、铺路、砌石坎,群众都看在眼里,打心里感激,一些村民把自己亲手做的馒头送到村干部手中。
环境整治,不光改善了干群关系,也使邻里关系变得和睦起来。孙端镇皇甫庄村内,有一座垃圾山紧挨着民房,村里人都习惯于把各种垃圾倒在那里,弄得邻里关系紧张。村干部组织人员,用手推车一车一车,把这座垃圾山搬走,取而代之的是一个种上绿树花草的小公园。
环境变好了,农民的生活习惯也在悄悄发生变化。在富盛镇方岙自然村,记者发现,一位叫许建良的村民,手里始终捏着一个已经熄灭了的烟蒂,直到扔进一个路边垃圾箱内。“要是以前,这烟蒂肯定是随便一丢,现在真丢不下手。”在该镇北山自然村,高低错落的民房沿河而建,一位在门口晒太阳的村民对记者说:“以前村民习惯把垃圾直接从门口扫到河里。现在河面那么干净,没人吃得消这么做了。”
臭水塘变成停车场,垃圾堆变成小公园,洒水车开进村里,保洁队全天候保洁……绍兴县正以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为动力,着手建立农村环境的长效管理机制。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