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天农业生态园的种猪场。白丽媛摄
浙江日报讯 在余杭径山的蓝天农业生态园里,鱼塘、猪舍、林地错落其中。上午时分,工人们各自忙碌着手中的工作:清理猪舍、喂鱼……农庄内异常安静。
这样一块看似普通的地方,却通过环环相扣的运行方式,年出栏种猪5000头,商品肉猪15000头,中华鳖150万斤,种蛋500万枚,水稻6万公斤,草料50万公斤,蜜梨30万公斤……2011年实现销售1.02亿元,为农民创收5000万元。
日前,记者跟随“杭州都市圈环保联合采访团”走进杭州蓝天生态农业园,见证了一个农业企业利用“循环经济”,年产值超亿元的神话。
走进种猪养殖区,首先印入眼帘的是20亩以猪粪为养料的蚯蚓养殖场。在这里闻不到刺鼻的臭味,更看不到杂乱的垃圾,很难让人与传统的养猪场相联。公司办公室主任张建平说,2000年公司成立最初,只是一家普通生猪养殖场,2002年养殖规模迅速扩大,每天产生的粪便和污水排放量剧增,光是猪粪就多达3吨。
“开始几年,我们按传统办法处理猪粪,那就是扔。但随着每日产出猪粪的增加,丢往哪里成了难题。没地方丢,堆在园区里,臭气冲天、蚊蝇成群。”张建平说,“为了解决猪粪问题,2002年园区引入猪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生态化处理系统,包括蚓反应器和生化处理设施。”
猪粪经干湿分离后,干粪熟化后,可用来养殖蚯蚓,制作有机肥料。蚯蚓可用来做鳖饲料,蚯蚓粪又是高档有机肥。此外,粪水和猪场产生的废水,经生化处理后,可用来灌溉稻田、果园、茶园、牧草,牧草又可用来喂养湖羊。
“这样,猪粪就把农业园里的各种养殖品种和经济作物串联起来,形成了一个生态链。90%的猪粪也得以内部消化。”张建平说。眼下,蓝天生态农业园已成为全国第一家通过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项目的企业。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初衷,只是为了处理猪粪,但让公司感到意外的是,不但农业园的污染减小了,还拓宽了农场的产业链,大大增加了收入。
“光是蚯蚓代替鱼粉养鳖这一项,一年就可省进300多万元饲料费。可以说,农业园里的所有项目,都是由猪粪展开的,今年农业园的总产值有望达到1.1亿元。”张建平笑着说,种鳖种苗和园里的甲鱼都成为市场上的抢手货。
就这样,从猪粪开始,蓝天农业生态园走上了循环经济之路,也有了不一般的明天。
- 嘉兴:政策性农业保险成农民坚实“避风港”
- 建德农信联社农业贷款余额39.14亿元 助力蔬菜宅配
- 特警跨区域协作实战演练在玉环农业观光园内举行
- 浙江农业体制机制正在弱化 农业经济亟待科学转型
- 承父业驾铁牛 桐乡女大学生农机手刘惠婷田园竞风流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