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报告,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布局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总任务的战略高度,深刻地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历史使命。文化是国之魂脉,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而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理论建设。文化自觉、自信是理论自觉、自信的基础,理论自觉、自信是文化自觉、自信的升华。
面对意识形态领域的新情况和中国发展的现实需要,我们如何进一步提高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巩固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增强话语权,提高软实力,广大社科理论工作者依旧任重道远。一方面,要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始终自觉地、执着地前行,先提高自身的理论、制度和文化方面的自信;另一方面,要切实提高这种理论、制度和文化方面的自信,先经历自身理论和学术上艰苦的创新、创造过程。
学习、解读、宣传和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是社科理论界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首要的政治任务。我们要抓好哲学社会科学课题研究。重点围绕“经济繁荣、生活富裕、风尚文明”的现代化绍兴建设主题,结合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推出一批既贴近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又适度超前于经济社会发展的研究成果,做好既有研究成果的转化,切实发挥“思想库、智囊团”的作用。
要抓好社科理论宣传普及工作。做精“绍兴社科人文讲堂”,开展内容丰富、务实的绍兴社科基层行活动,力争把两项活动打造成我市社科普及的特色品牌。举办学术交流、研讨会。组织编辑出版社科理论书籍、社科普及读物等,不断丰富社科理论宣传、普及工作。
要抓好社科理论队伍建设。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需要人才,中青年人才队伍建设尤为重要。筹划建立绍兴社科理论人才库,加大社科理论人才培养力度,逐步形成社科理论人才培育发展机制。举办绍兴市中青年理论骨干学习研讨班,制定“三年学术成长计划”,通过理论学习、专题研讨、市情调查等,努力培养一批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带头人。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