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位、挤压的墙体。
浙江在线12月19日讯 杭州朝晖六区67幢,他们住的房子——早在1993年就被鉴定为“局部严重损害房”,如今,这幢房子地基下沉,墙体开裂,窗户变形,大门无法正常开闭。
“防盗门实在关不上了,就用锉刀锉一下。”居民们说。
家,是一个人的港湾,而20年来,对住在这幢房子里的他们来说,回到家里就必须时刻警惕。
住户:关窗用蛮力,关门用锉刀
陈女士给本报96068热线打电话时用了很形象的比方,她说自己现在住的一套房子和其他人家的不一样:关窗户需要十分强壮的体格,用蛮力才能完成,而要关防盗门则时不时需要用到锉刀。“锉掉一点门窗边缘,不然关不拢。”
这套奇怪的房子三室一厅,约74平方米,其问题之多让住户忍无可忍。
“1983年造的房子,不知道还能坚持多久?”陈女士见到记者时说,她家里包括承重墙都有了很多裂缝,最长的有70厘米,从顶部的预应力板和承重墙结合处开始,一直向下面弯曲延伸。“里面几道裂缝更加明显,且多在承重的墙体交界处。”陈女士所指之处是圈梁,她猜测很有可能圈梁已经断裂。
被折磨的不只是陈女士一家,她所在的整幢房子的居民或多或少都遇到了类似的问题,“变形”成了彼此诉苦时用得最多的一个词。
专家:三次鉴定,均有隐患,须进行加固
这幢楼房在杭州朝晖六区67幢,5层4个单元有几十户居民,1984年居民们陆续迁入,1994年变成房改房。“从入住到现在,房子没有一刻让我们安心。”不少房主对记者说,他们在担心,这幢问题多多的房子说不清哪一天就倒了。
居民们的猜测是有依据的,受产权单位委托,该幢房屋先后进行过三次鉴定,鉴定结果均由权威部门发出。
第一次安全检测鉴定是在1993年,也就是居民们迁入后的第十个年头。杭州市危险房屋鉴定所的报告显示:房屋使用受到影响,且有较大隐患,……定性为“局部严重损坏房屋”。报告还要求有关方面立即组织力量加固,对房屋沉降观察要每月一次。
“房子进行房改其实是在第一次鉴定之后,我住中间单元,对这些情况并不了解。”陈女士说,一直到2000年开始第二次鉴定,她才知道房子沉降严重。当年的鉴定报告说,房屋北侧下沉较大并带动房子倾斜;1999年10月~次年4月间房屋的平均沉降为13.84mm;房屋四角倾斜率为7‰~11‰,超过JGJ125-99《危险房屋鉴定标准》规定中7‰的标准,且沉降尚未稳定。房屋被定性为“严重损坏房”。
最近的一份鉴定报告由杭州房屋安全鉴定所于2010年7月15日完结:房屋采用天然地基,浅埋墙下条形砖基础;纵墙房屋呈八字形开裂,裂缝最宽达6mm;顶棚预应力混凝土圆孔板纵向拼缝开裂;窗框局部变形;墙体局部渗漏……对于该幢房屋的危险报告,最后认为67幢必须由相应资质的设计、施工单位负责实施加固。
“八字形开裂、圈梁抗压强度低、砌筑砂浆低于最低要求,这些不是感冒咳嗽这样的小问题,任其发展是会变成直接要命的肿瘤癌症。”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教授说,加固可能并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不及时处理的话,在台风、暴雨等恶劣天气下房屋的安全性很难保障。他认为产权单位必须对问题建筑真正重视起来,防止悲剧的发生。
产权单位:短时间内会拿出处理方案
朝晖六区67幢居民该怎么办?有关方面打算如何处理这幢三次鉴定均有问题的房子?记者找到了社区、街道、住建局及房屋产权单位。
辖区大木桥社区相关负责人对这幢民居并不了解,他说每年台风来临前社区都会进行防台防风相关的安全教育,并不定期对社区的房屋进行巡视,但一直没有对67幢进行针对性管理。
昨天下午约3点,记者将此危房的情况反映给下城区朝晖街道城管科,该科工作人员表示会马上向负责人汇报。“不管房子的产权和归属,既然属于街道范围内,我们就会重视起来。”如果房屋存在漏水等问题即刻解决,他们建议居民可以先找下城区住房和城市建设局城北房管站。
城北房管站办公室在了解情况后帮助联系了施工部门。但技术人员称,小漏小修没有问题,但如果和危房搭上边,居民需要找到区住建局。
区住建局房产科一位姓周的工作人员说,按照有关规定,67幢民居的产权单位明晰,住户把相关问题向产权单位陈述即可。“如在产权单位不明确或消失的情况下,住户亦可向住建局提出申请。”周先生说,但到目前为止,住建局还没有接到过类似的申请,具体的申请程序也无从知晓。
最有可能解决该问题的是产权单位——浙江某高校公共事务管理处。该机构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说,这幢房子经历过多次主动委托鉴定机构鉴定,也针对性进行过多次加固。“房屋存在问题不能回避,尽管有历史遗留的关系,但我们正在积极协调,争取尽快解决。”有关人士介绍,产权单位会在近期开始收集施工图纸、居民意见,并在短时间内拿出处理方案。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