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戎三村2幢3D模拟图。制图周思聪
浙江在线12月24日讯 徐戎三村一幢居民楼坍塌已过去许多天,但人们围绕它的话题未减,它如同一个巨大的惊叹号,敲在所有住在类似楼房里的市民的心头。
这幢竣工于1989年12月15日,设计寿命50年的6层居民楼,刚刚过了23岁的“生日”,何以就在巨大的倒塌声中夭折。
震惊之余,人们禁不住追问坍楼背后的原因。
“80后房子”先天不足?
一些危楼,加固后还能正常使用
1989年12月15日,是徐戎三村2幢居民楼的“生日”。这一天,房子竣工。
2012年12月16日,这幢6层高的居民楼刚刚过了23岁“生日”,就在巨大的倒塌声中夭折。
有人说,上世纪80年代造的房子设计和建筑等级低,坚固程度远不如近年建筑。这些“先天不足”是否埋下了祸根呢?
曹培仁,宁波市城市建设工程专家咨询委员会工程质量安全与施工技术组成员,曾任宁波市工业建筑设计院院长。
事发当日,他就在倒楼现场。
“12月16日那天,我接到电话说,徐戎三村有幢居民楼看上去挺危险的,让我去现场看看。我立即打上出租车,车刚停在徐戎路的红绿灯路口,楼就倒了,一片尘土扬起……”曹培仁回忆起那一刻仍叹惜不已。
他向记者剖析了上世纪80年代房屋建造的时代背景:
80年代初,改革开放刚刚起步,我们国家还不够富裕,当时的规范对房屋设计的耐久性和安全性没有现在这么高,管理要求也不能跟现在相比。
当时的城镇楼房高度多在5~7层,再高担心房子的安全,矮了则房屋供应量不足,多是使用砖混结构。
那时还是住房分配年代,人们迫切期待自己供职的单位分房。如能从单位分到一套房,人们内心就非常高兴了,觉得有得住蛮好了。
当时宁波也不富裕,但向城镇居民提供住房刻不容缓。因此盖房子既要省钱,又要房子盖得快。这也是我们一个国情。
所以,那时许多房屋都是采用浅基础,也就是把钢筋砼基础直接建在天然地基上。6层以上的房屋才会采用桩基础。楼板大多是采用预应力多孔板。宁波也不例外。
但宁波还有宁波的特殊情况。“宁波的地基土壤,恐怕是全国最差。”曹培仁说。
宁波的地基,浅层属于泻湖相沉积土,下层属于海相沉积土,淤泥、淤泥质土层很厚,有些场地厚达30多米。
在这种地基上盖房子,处理地基的手法可以是对地基进行加固,提高地基的承载力,更好的做法是采用桩基础。
那个年代,经济实力有限,采用预制桩或钻孔灌注桩造价高,因此,打钢桩打不起,大多采用“沉管灌注桩”,一度被认为是节省材料的经济办法。这种桩质量难以得到保证,目前宁波市已不用了。
建在软土地基上的房屋,很难避免不产生沉降或不均匀沉降。
不过,沉降并非不能克服,“只要沉降量和沉降差满足规范要求,房屋也是安全的”,而且砖混结构的房屋随着时代的前进,也在不断自我完善与发展。
发生倒楼的徐戎社区,同样是在沉降地层上。
根据宁波市政府在2009年批准的《明楼地段(JD07)控制性详细规划》,徐戎社区所在位置为地面沉降重点防护区。
对于地面沉降重点防护区,这份规划要求控制地下水开采量,增加回灌量,达到采灌平衡。加强地下水位、地面沉降监测,强化工程地面沉降监测和防治工作,要进一步加强地面沉降发展趋势及防治对策措施研究。
“即便出现较大的沉降,只要沉降量和沉降差满足规范要求,房屋也是安全的,即使沉降量和沉降差超过规范要求,也能通过加固化险为夷。”曹培仁肯定地说。
曹培仁告诉记者,他在设计院工作时,曾接受市建委交给他们的一个调研任务,对宁波天然地基上的房子沉降现象进行调研。5层高的楼房,沉降量最多的是达0.8米,沉降50厘米很常见。
对于沉降房子的加固,现在的建筑技术基本上都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他给记者举了两个实例:
马园新村有幢房子,建于1982年,沉降超过50厘米,房子为向南倾斜27厘米。
其实房子建好了,也可以采用锚杆静压桩技术,进行置换加固,能有效控制房屋的沉降。
我们在这栋楼基础外墙四周设置12个地锚梁压桩孔,采用同锚杆静压桩托换加固,只用了两个月就使楼房的倾斜率由纠偏前的1.85%下降到纠偏后的0.3%,而在纠偏过程中无裂缝产生。施工时,居民们并未搬离。
城隍庙附近的一栋大楼,也曾出现严重的不均匀沉降,房屋的倾斜率远超过危房的标准。
用千斤顶对倾斜房屋进行纠偏,也能达到解危的目的。这栋楼是宁波市第一幢采用千斤顶进行纠偏解危的案例,该楼纠偏加固后已经过了10多年,如今,这栋房屋仍在正常使用,不再出现新的不均匀沉降。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