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2月28日讯 “问一声,你的购物小票还要不要?”前天,杭州市民黄小姐从银泰百货武林店购物出来,迎面上来一名40岁出头的中年男子,向她索要购物小票。在被黄小姐拒绝后,该男子表示愿花钱买下她手里的小票:“100块小票给1块钱。”由于担心为父母购买的衣服不合身,可能需要小票再来调换,黄小姐拒绝了中年男人的索票要求。
这些花钱买去的小票有什么用途?收集起来的购物小票又最终流向哪里?经过记者调查发现,在这些“索票族”背后,已经形成了一条由索要购物小票、倒卖购物小票、换发票、倒卖发票串起的灰色产业链。最终,这些购物小票变成一些企业和单位冲账、避税甚至逃税的工具。
“索票族”蹲守商场看拎袋多少行动
“杭州大厦地下车库里碰到过,上来就要购物小票。”时常到杭州大厦购物的朱先生,也有过类似于黄小姐的遭遇,还有“索票族”提出帮朱先生付停车费,来换取购物小票。
“他们要看你手里拎着多少东西,什么牌子。”朱先生说自己也给过一两次小票,大概2000多元,对方给了他20元的停车费。
经过几天的调查,记者发现,百货公司集聚的武林商圈是“索票族”集中地,解百、西湖银泰等地则相对少一点。
通过一个索票“黄牛”,记者了解到,这些人有一套自己的工作经验。一般晚上、周末或者商场搞促销等购物高峰期,是他们最忙碌的时候。而一般年纪较轻的女性消费者,是“索票族”喜欢的对象,一些年纪较大的消费者则相对谨慎,即便开价也很难索要到小票。
“索票族”一般都蹲守在商场附近,但不会长时间停留在门口等显眼位置。保持距离仔细观察购物者,找的一般都是拎着大包小包的的消费者,对购物少的消费者则兴致不高。“银泰百货和百大之间的耶稣堂弄、百大门口的天桥上下桥处,都有人等着的。”“黄牛”告诉记者。
“胆大、心细、脸皮厚”,追女孩子的绝招,同样也是“索票族”的诀窍。“索票族”说,一般看到拎东西多的人就会凑上去索要;如果要不到免费的,就会马上开价,一般价格是购物小票票面价值的1%~1.5%,相当于1000元的购物小票,开价10~15元。
资深“黄牛”:小票加2~3个点倒卖
那么,掏钱回收小票,这些“索票族”打的是什么算盘呢?
一个不愿透露姓名的“黄牛”表示,一般会将小票积攒起来,然后有专门的人会到网络、论坛上进行兜售,赚2~3个点的差价。
在杭州本地的热门论坛里,记者发现就有不少公开出售和收购超市小票或百货公司购物小票的帖子。记者随后以购票者身份联系上了一名长期在银泰、百大、杭州大厦等附近收票的“黄牛”,他自称姓李,姑且称他老李。
老李开口报价,劳务费是按票面价格的4个点收取。当记者表示需要数万元的购物小票时,老李接口,表示价格可以再优惠,按3.5个点算。当记者质疑数万元的购物小票是否会出现假票,老李斩钉截铁地表示,“我一个月能卖10多万元的小票,不会卖假票的。”
一个月10多万元甚至数十万元的小票,从何而来呢?“我们又不只是靠人在商场外要票,里面也有人的。”老李说,除了索要购物小票之外,一般都会固定找一些商场和百货公司内的清洁工或者一些柜台员工,也是以1%~1.5%的价格,从他们手上回收一些消费者丢弃的或者不要的小票。
老李说,有些下游固定客户多的“索票族”或者“黄牛”,行情好的时候,一个月能倒卖出二三十万元的小票,有时候差价还能达到4~5个点。记者算了算,部分“黄牛“的月收入能超过5000元,甚至达到上万元。
用途揭秘:倒卖给企事业单位冲账
这些小票买回去究竟有什么作用,又流向哪里呢?
“可以开成办公用品、日用品、礼品等发票,你可以到百货公司先去问好,如果开不出来,我们可以帮你开。”老李表示,在小票上购物时间的一个月内,都可以到相应的商场和百货公司,开具发票。开成发票后,就可以拿回公司冲抵账目,这可以让公司少上税。
“最受欢迎的还是办公用品发票。”记者咨询了银泰、杭州大厦等商场和百货公司,均表示只能开具对应购买类别商品的发票。不过,老李表示,如果开不出想要的类型,他们可以帮忙。
这些被倒卖的小票,下游客户就是那些需要拿开具的发票冲账、避税甚至是逃税的企事业单位。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企业财务人员告诉记者,企业的财务人员从这些“黄牛”手中,以低价买来回收的购物小票开成发票,一般都是用于列支成本和费用,目的是为了在报税时增大企业成本、降低利润,从而少缴企业的所得税。该人士举例表示,如购买1万元的办公用品小票开成发票,列支成本后,相应降低了公司1万元的利润,相当于能少缴2500元的所得税,比起买小票500元左右的支出,能省下2000元,这也是不少企业愿意花钱买这些小票的原因。
该人士同时表示,至于发票的类型,其实影响并不大。例如,除了常见的办公用品发票外,礼品、食品等发票,通过财务手段也可以被做账列入销售费用、职工福利等项目中,起到增加成本的效果。
“当然,税务部门审核发现的话,这就是违法的。”该人士也坦言。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