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老人在解放街道海山社区食堂就餐。
浙江日报讯 雪后晴冷,舟山定海区解放街道老年食堂内却是一片温馨:木炭火盆吐着蓝色火苗,新泡的茶水热气腾腾。听说区里民政局和街道的干部要来开现场会,老人们不到9时就齐聚一堂。
“夕阳红的日子,怎样才算过得好?我们来听听老人家的意见!”定海区民政局副局长薛珊珠首先发问。
71岁的蒋爱珍老人发言,她退休前是社区干部,老伴过世了,3个子女都在宁波。“阿拉一个人住得宽敞,平常有点小毛病,医保也都能报。现在,街道里办了老年食堂,菜式每天换,既好吃又有营养。心里没啥负担,日子过得蛮安耽。”
“可不止这食堂,旁边的白泉镇还办了老年照料中心。我觉得这形式蛮好,子女都要上班的,就把老人送到托老所,晚上再接回去。老年人聚在一起,时间也好打发。” 76岁的乌文富补充道。
在岛城定海,老年食堂、老年照料中心都是新生事物。“十八大报告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大力发展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新增加的‘服务’和‘产业’两个词,提高了老年人的社会地位。”薛珊珠趁机向大家报告,区里已经制定规划,到2015年底前,定海城区要实现城市社区的老年人配送餐服务全覆盖,每个乡镇1/3社区建立托老中心,城市社区则要做到全覆盖。
听到这个好消息,大家都很兴奋。“我能不能说两句?”一直在安静地听大家讲话的谢炳文老人开口了,“社会各界对我们老年人很关心,吃有食堂,病有医保。我们不怕饿着,怕的是闲着。”
谢炳文是附近长岗山上的义务护井人,退休10多年一直主动“护理”水井。“老谢一直发挥余热,老有所为啊!”听到有人表扬,谢炳文脸颊泛红。“我就希望能做些对社会有用的事。早上上山,一路都有人跟我打招呼,感觉特别好。”
“其实,老年人更希望得到认同。”解放街道老龄干部林最芝说道,“老人退休后,交往的圈子变小了,就容易找不着方向,想要干点啥,也没个计划。就说旅游吧,毕竟是偶尔为之的事,不是常态。”
大伙儿正说着话,一位高个老人推门而入。“老周,你怎么才来!”说话间,林最芝帮他取下围巾和帽子,“大家在讨论老年人怎么发挥余热,这个你在行,快来说说吧!”
老周叫周信土,是一名老共产党员,他的“热心肠”可是远近闻名,今天是义务治安巡逻员,明天又帮着做调解工作,后天又成了社区的泥瓦匠。“要我说啊,我们可以成立个老年人义工队。大伙儿各展所长,辅导小孩学习功课、养花种草、修补房子,这些都可以是咱们提供的服务项目。在帮助别人同时,也能丰富自己。”
周信土的提议获得一片赞许声。一直在记录老人谈话的街道人武部长胡建华说:“未来我们的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会更成熟,我们希望老年人在‘老有所养’的基础上,能够‘老有所乐’。”
“老年人的退休生活怎么过,有人能给我们规划规划就更好了。”不知谁说了这么一句。胡建华回答道:“我分管街道的老年工作,确实有很多退休老人的生活需要规划。有机会,我们要请这方面的专家来给大家讲讲。”
不知不觉到了吃饭时间,隔壁的厨房里飘出红烧肉的香味。今天的民生现场会,让记者想起美国学者波纳斯在《老龄与衰老》中说过的话:“老龄不等于衰老。”退休并非人生旅途的尾声,美好的事情永远不会嫌太晚,衷心祝愿岛城舟山的老人越活越美妙。
- 定海两新党建:党总支成立后充分发挥只能优势
- 舟山启动首届“最美定海人 道德标兵”评选活动
- 舟山:金塘到定海城区的班车能否沿路停靠?
- 舟山定海上海商会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成立
- 舟山定海城区公用井边有了垃圾桶 环境得改善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