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部法规的制定,一个个报告的审议,一件件议案的办理,回眸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工作的点点滴滴,既能感受到为民履职的殷殷情怀,又聆听到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向前迈进的坚定足音。
5年来,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在服务大局中推动科学发展,在发展民主中维护民生民利,在健全法制中促进社会和谐,在创新规范中谋求工作实效,立法、监督、代表等各项工作取得新成绩。
立法,积极转型增福祉
【镜头回放】“赞成43票、反对2票、弃权2票,通过!”2012年11月29日下午,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36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保障和促进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决定。
这是省人大常委会为我省实施“四大国家战略举措”作出的第一个法规性决定。该决定规定,对省人大常委会设定的有关经济事务的行政许可,省政府可以在义乌市停止实施或者进行调整,并报省人大常委会备案。这为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增添了新活力。
【亮点聚焦】良法之治,是立法的核心价值追求。5年来,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始终把立法工作作为首要任务,共审议通过法规和法规性决定55件,批准杭州、宁波、景宁报批法规、单行条例67件。这些法规的内容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等各方面。
透过这些地方性法规和法规性决定,富有浙江特色的地方立法转型之路跃然眼前:立法理念从管理型转向保障型;立法领域从以经济为主转向以社会为主;立法模式从注重系统性转向解决问题……
立法领域不断拓展,立法工作也更加科学、民主。省人大常委会在坚持立法调研、公布法规草案、专家论证等做法的基础上,不断拓宽立法公开渠道,立法质量进一步提高。
“目前,我省已基本形成了与国家法律法规相配套、与浙江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比较系统的地方性法规,为我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制保障。”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有关负责人说。
监督,掷地有声见实效
【镜头回放】“面对很多食品,我常常有不少困惑,比如有些食物原本是白色的,加入一些东西后就会变成粉色或其他颜色,这到底还能吃吗?”2012年9月27日上午,省人民大会堂会议室里座无虚席,一场特殊的“考试”在这里举行。“考官”是省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考生”是我省与食品安全监管相关的9个部门负责人。
这是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35次会议就食品安全“一法两规”执行情况开展专题询问。短短两个多小时,一个个“热辣”问题接连抛出,应询者一一作答。
【亮点聚焦】专题询问是近年来各级人大改进和加强监督工作的新探索。近年来,省人大常委会结合审议财政决算、审计报告和食品安全执法检查,组织开展专题询问,把调研与审议、审议与询问、询问与整改结合起来。
一时间,各地人大对于政府部门工作的“询问声”四处响起:杭州市人大常委会就市政府蔬菜农药残留监管工作进行专题询问;台州市人大常委会对水环境整治开展专题询问……
省人大机关课题组的调查显示,有90.5%的市、县(市、区)人大认为询问效果很好。
同时,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还综合运用多种监督手段,共听取和审议“一府两院”专项工作情况的报告97个,对26部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进行了检查和调研,深化预决算审查。
代表,履职为民有作为
【镜头回放】“尽管有些我们希望实施的项目没能选上,但是人大代表已经票决了,就要按票决结果来办。”近日,宁海县力洋镇有关负责人对记者说。在今年1月8日举行的力洋镇政府实事工程人大代表票决中,全镇66位人大代表投票选出今年10件政府实事工程。据悉,由人大代表票决政府实事工程,力洋镇已坚持4年。
【亮点聚焦】如何发挥代表的作用,更好地为民履职,省人大常委会一直在探索。2010年,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明确规定完善人大代表履职登记制度,如实反映并公布代表的履职情况,并将登记情况作为提名连任代表候选人的重要依据。据不完全统计,80%以上代表进行了履职登记。
与此同时,省人大常委会还制定和实施常委会联系代表、代表联系原选举单位和人民群众的制度,坚持开展主任接待代表日活动,本届以来共专题接待代表110余名。各地人大还探索创新了代表定向视察、代表约见等特色活动,推广建议办理合议和评议、跨原选举单位进行考察、代表接待站等新方式,为代表提供了更广阔的履职空间。
代表闭会期间勤于履职,会议期间更是积极建言献策。省十一届人大各次会议主席团共交付审议代表提出的议案165件,共有44件代表提议制定的法规被列入常委会立法计划,25件已审议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