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网记者在驻地宾馆采访政协委员陈侠
浙江在线·浙商网1月24日消息(记者 黄云灵 金靖) 说起正达集团董事长陈侠,作为政协委员的他没有马云、宗庆后那么家喻户晓,但在浙商回归大热之前的2006年,陈侠已获得“回乡投资模范浙商”的称号。
这位上世纪90年代便从海外回归的浙商没有犀利的言辞,他的想法很简单,希望政府继续在软件服务上多下工夫,希望让回归的浙商更多地感受到浙江亲商、安商、扶商的氛围。
要把根种在心中
1989年,25岁的陈侠从青田漂洋过海到达锡耶纳,靠着当时圈子里流行的“亲戚带亲戚”、“朋友带朋友”的路子在佛罗伦萨南部的这个小镇开始创业。
“90年代初的海外市场并不像今天这般开放,允许华人进入的仅仅有餐馆、服装加工、杂货店等领域。”当时的陈侠在锡耶纳开出了两家中餐馆,“创业在这里,后来的发展也是在这座城市周边,”即便是说起20年前的事,陈侠也毫不费力,“不过总没有家的感觉。”
1995年,正是出于寻找创业的责任感和成就感,当回国探亲的陈侠“偶然地”受到丽水市招商引资团的热情邀请后,他带着多年的积累回到家乡,成立正达房地产,参与市区旧城改造建设。
18年过去,正达除了在丽水地区投资外,也在杭州投资商业地产、住宅等多个项目,此外,正达集团还是张艺谋“印象西湖”的主要投资方。
“2002年左右,我把妻女从意大利接回来,我的想法是在孩子还小的时候让他们更多地接触自己的家乡,不要忘本,不能完全西化。有根种在心里,他们自然会想着回来。”
希望职能部门在服务方面继续下工夫
作为政协委员,也作为最早一批回归的浙商,陈侠还有一项重要的任务:把促进政府在服务升级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作为自己今年的提案内容。
“1995年回国以来,除浙江地区外,我也曾在河北、江苏等地考察项目,一个明显的感觉是浙江在软件服务方面做的已经比较靠前了,但还是有需要提高的地方。”陈侠表示。
“主要是服务规范化,如果我们的项目符合要求,能尽快批下来最好,遇到有问题的,让我们知道问题在哪儿,哪些能批,哪些不能批的也行,最怕的就是‘踢皮球’,各部门相互推,这有时候会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一个项目落地的阻力。”
一目了然、透明化的管理是陈侠心目中的理想状态,他向记者表示:“这次的提案也是关于政府在服务方面的建议。”
记者手记:
这次采访能遇上陈侠是个偶然。记者在未事先联系的情况下冒昧敲了敲陈侠所在客房的门,而后的谈话却让记者感受颇多。
浙商回归对2012年的浙江来说是件大事,为号召在外浙商回乡投资,浙江省各级政府除了在政策优惠和考核制度方面下功夫外,组织在外浙商会谈的力度和规格也是空前。
记者曾在“支持浙商创业创新工作座谈会”上听许多在外浙江商会会长谈到,他们对浙江的感情不言而喻,愿意回来为家乡做事,但希望政府能再“快”一点,帮助回归浙商承载项目落地。
由此看来,走程序时间长突出等问题是浙商在回归过程中的切身感受,也是职能部门想要做好浙商回归项目所亟待解决的问题。
至于浙商回归的强烈意愿,也许那份“身在异乡为异客”的感觉,只有在真的经历过才能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