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专题聚焦 > 2013浙江两会 > 省内媒体报道 正文
省人大代表汪宏儿呼吁加快良渚遗址申遗进程
反山良渚文化时期墓葬群发掘现场。(资料图)

   浙江在线01月27日讯 作为新石器时代晚期著名的大遗址,130多处遗址点内涵丰富

  良渚遗址申遗,还有多少路要走?

  省人大代表汪宏儿呼吁,加快申遗进程,争取2016年取得突破性进展

  继西湖申遗成功之后,很多人都在关心,杭州另一个重大文化遗存——良渚遗址是不是也能“冲刺”申遗?

  2012年11月,良渚遗址继1994年、2006年后,再次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标志着良渚遗址已经作为我国申报世界遗产的候选名单,迈入申遗准入门槛。

  省人大代表、余杭区人大常委会主任汪宏儿呼吁:“加快良渚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进程。我省应积极主动,争取2016年申遗取得突破性进展。”

  良渚遗址具备申遗的基本条件

  良渚遗址位于杭州市北郊,发现于20世纪30年代,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著名的考古遗址,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具有杰出代表性的东亚地区史前大型聚落遗址。

  目前,根据专家意见,良渚遗址保护范围约为42平方公里。它以丰富的遗存类型、完整的格局规模,展现了人类文明起源阶段的丰富信息,揭示了中华文明起源的基本特征;它以湿地生态环境和“水城”格局,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发展特征提供特殊物证;它代表了中华文明起源阶段稻作农业的最高成就。

  “良渚遗址是我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著名考古遗址,是史前东亚地区稻作文化的杰作,对中华五千年文明起源提供了重要物证,其规模之大,内涵之丰富,在世界同类遗址中极为罕见。”权威专家认为,良渚遗址承载的突出普遍价值,符合世界文化遗产标准,具备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基本条件。

  130多处遗址点内涵丰富

  根据目前考古发现和研究的成果来看,主要分布在余杭区境内的良渚遗址不仅是良渚文化的命名地,同时也是良渚文化所有遗址中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内涵最为丰富的中心大遗址,由古城、祭坛、墓地、村落、防御工程、礼制型建筑基址、水利设施等130多处遗址点以及分布于42平方公里范围内的自然环境等有机分组成。

  其中,反山(1986年发现)、瑶山(1987年发现)是良渚遗址中发现的最高规格的显贵墓葬遗址,出土了大量玉礼器,表明中国礼制文化中的用玉传统,在良渚文化时期即已形成并达到相当完善的程度;

  莫角山遗址(1993年发现)是良渚遗址的中心遗址,其布局结构和堆积特征都表明,这里绝非普通的遗址,而是与集权密切相关的礼制型工程;

  良渚古城(2007年发现)是长江下游地区首次发现的新石器时代城址,亦是同时期规模最大、营建最考究、配置最高级的古城,被专家们视为“中华第一城”。它不仅实证了杭州五千年的建城史,并且再次实证了良渚遗址在中华五千年文明发展进程中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这些遗址点均以莫角山遗址为中心向外辐射,呈现各自相对集中分布的级差式格局。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具有独创、首创精神的良渚玉器,它是良渚遗址最显著的特征。良渚先民琢制精美的玉器,并赋予琮、璧、钺等器物沟通人神天地的崇高地位,作为通神的灵物、权力的象征和秩序的标志。

  因此,良渚遗址作为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著名的考古学大遗址,它的价值和地位得到国内外考古界的公认。

  保护总体规划已获得国家文物局核准

  目前,由中国国家科技部牵头实施的“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也将良渚遗址作为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的重要节点,并得出了一个重要结论:良渚、陶寺等年代在公元前3000至2000年之间的巨型都邑、大型宫殿基址、大型墓葬的发现表明,早在夏王朝建立之前,一些文化和社会发展较快的区域,已经出现了早期国家,进入了古国文明的阶段。

  “良渚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是全体余杭人民、杭州人民和浙江人民的期盼。如今,良渚遗址申遗已经分别写入浙江省、杭州市和余杭区党代会报告,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

  省委十二届十次全体(扩大)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共浙江省委大力推进文化强省建设的决定》中,提出了“要加快推进以大运河、良渚遗址为重点的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工作,使我省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继续走在全国前列”。

  有关良渚遗址申遗的情况,记者从良渚遗址管委会了解到了最新进展:在规划编制方面,《良渚遗址保护总体规划》已获得国家文物局核准,即可报省政府批准公布;在遗址保护方面,根据申遗的需要,对《杭州市良渚遗址保护管理条例》进行修订,并已正式列入杭州市人大2013年度地方性法规修法建议项目,其他相关规定正在修订完善之中;在科学研究方面,配合完成约120平方公里三维地理数据信息采集;莫角山遗址考古发掘取得重大进展,发现大量良渚文化时期的碳化稻谷遗存,基本确定了良渚文化时期河道的存在;良渚古城遗址被评为“2009-2010年度国家文物局田野考古奖”一等奖;《良渚文化发现人施昕更》正式出版。

  良渚遗址申遗,得到了国家文物局好评

  自2001年,良渚遗址管理区党工委、管委会成立十余年来,全力推进良渚遗址保护和申遗的各项工作,取得良好进展。

  比如,对管理区内工矿企业进行了关停搬迁、绿化环境整治;对莫角山遗址、老104国道沿线进行综合整治,创造了区域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绿化走廊。

  还对良渚博物院、美丽洲公园、玉文化产业园、创意良渚综合体等进行规划建设,将博物院及其周边环境打造成了一个充满“古韵、自然”的文化创意园区。

  依托良渚博物院成立了良渚研究院与中华玉文化中心,联合浙江省考古研究所正式组建了良渚遗址考古与保护中心,为良渚遗址的保护研究搭建一个专业的机构和平台。

  同时,加强考古发掘与研究,进一步揭示良渚遗址的突出价值;加强良渚遗址与良渚文化的宣传力度,使之进入中学教科书,发行良渚玉器特种邮票。

  “良渚遗址的保护和申遗工作由此得到了国家文物局领导与专家的好评。”良渚遗址管理区管委会有关负责人说。

  -新闻链接

  去年10月27日,良渚遗址遗产阐释展示专家咨询会在良渚举行,众多权威专家、学者齐聚一堂,为良渚遗址遗产保护、展示和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把脉出招、建言献策。

  良渚遗址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著名的考古遗址。1996年国务院公布良渚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管委会着手编制良渚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规划,2008年10月,美丽洲公园和良渚博物院同时建成开放,2010年10月,良渚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进入我国第一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名单。1994年和2006年,良渚遗址曾分别两次进入中国政府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目录》预备清单,去年又第三次被列入预备名单。

  近年来,余杭区委、区政府通过建立机构、制定规划、改善环境,持续开展良渚遗址的综合保护工作;成立良渚遗址管委会,健全遗址管理所,建设远程监控设施,完善监控网络和管理制度。同时关停遗址区内石矿,大力整治莫角山和良渚古城遗址周围环境,并以历史文化认知发展为主线,辅助生态景观绿地,对周边山地森林加以系统改良,形成由良渚古城、良渚博物院、良渚广场、美丽洲公园和良渚港文化景观轴组成的遗址公园“三点一线”的空间结构框架,建成一个集遗产保护、文物展示、文化交流、生态旅游为一体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 复制本文标题地址 ] [ 发表评论 ]  
相关稿件
 

两会特写

·两会进行时 老百姓最关注的style
·胡小平:巩固"小狗经济" 浙江还要培育"...
·动漫人物解读浙江公共财政预算 人大代...
·零增长还不够 省人大代表建议2013年“...
·省政协委员刘毅13时20分作客本网谈杭...
·省政协“民生问题”座谈会关注百姓致...
·联组讨论女委员更敢讲真话 蔡奇微博关...
·嘉兴代表:让嘉兴的老百姓喝上放心水
·特写:省委书记与民营企业家的投资对话
·城市化要做百年规划 积极拓展地下空间...

 

两会图片

 

省内媒体报道

·“拍砖”难掩“雾里看花”的尴尬
·浙江省长李强:力争将浙建设成为法治...
·浙江省省长李强谈生态建设:有"约束"才...
·三公经费:请交出一个“负增长”的答案
·浙江代省长:自娱自乐政策措施必须改革
·浙江人大代表最关注民生 建议数量有望...
·浙江省政协委员直言防止收入“被翻番”
·浙江省将治理交通拥堵列为今年办实事...
·从欢天喜地到啼笑皆非 委员痛陈“惠民...
·浙江“两会”:代表建议提升社区卫生...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