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
浙江援疆网
  • 援疆新闻
  • 产业援疆
  • 项目援疆
  • 智力援疆
  • 文化援疆
  • 信息公开
  • 援疆公告
  • 浙企在新疆
  • 援疆风采
  • 援疆手记
  • 简报
  • 电子报
人民日报 浙江日报 新疆日报
浙江援疆网
  • 各市动态
  • 智力动态
  • 项目动态
  • 产业动态
  • 文化动态
  • 援疆风采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援疆网 > 各市动态 正文

4天做35例手术 患者连称“亚克西”

2013年01月31日 13:22:03

  时报讯早上9点30分,新疆阿克苏地区的天还没亮,大家还在睡梦中。而在阿克苏地区第一人民医院的心血管介入导管室里,浙医二院的专家们已忙着为患者进行介入治疗。这样的场景,这几天天天都能看到。上周三,记者跟随浙医二院副院长游向东带领的心内科专家团队,赶赴对口支援的阿克苏地区第一人民医院。除了免费赠送3个心脏支架,在对口支援的4天里,心血管内科副主任项美香、马骥、孙勇和心血管介入中心冯燕护士长、吕兴广技师一行,共指导了35例阿克苏心血管病患者的手术,包括冠脉介入诊治、射频消融和起搏器植入等,并进行了专题学术讲座和病例查房。

  公益手术让患者连说“亚克西”

  住在心内科病房里的麦皮孜·麦合苏提,今年66岁,家住在阿克苏地区阿瓦提县,1年前就因为心梗来阿克苏地区第一人民医院看过病。

  由于语言不通,维族医生帕里达·库尔班帮我们进行了翻译。“1年前麦皮孜大叔来我们医院看病前,已经在县上的医院看过了,因为家里穷,麦皮孜大叔没有钱,那一次花了4000多元,都是借来的。”帕里达医生说。

  因为没钱,麦皮孜大叔无法做手术,仅仅进行了简单的治疗就回家了。“像这样发生过心梗的病人随时都有再次心梗导致死亡的风险,就像背了个定时炸弹在身上。孙勇主任说,果然在半个月前,麦皮孜大叔再次发生急性心梗被送进医院,虽然凑了3000多元,但还是因为缺钱,只能准备出院回家。

  帕里达医生告诉记者,麦皮孜大叔有6个孩子,家里的主要经济来源就靠种些棉花和麦子,一家9口人,1年总收入才1万块钱。家里人要看病,麦皮孜大叔就向银行贷款,然后买小羊羔养羊,卖羊的钱除了还贷款就全部用来看病了。

  “亚克西,亚克西,真的太感谢你们这些好医生了。”做完手术后的麦皮孜大叔连连用方言说好。因为病情严重,又考虑到麦皮孜大叔家里贫穷,浙医二院专家决定送麦皮孜大叔一个冠状动脉支架,同时为他优化了药物治疗方案。

  查房、讲座让当地医生学到很多

  对口支援4天里,浙医二院副院长、心脏中心副主任游向东教授带领的心内科专家团队,为阿克苏地区8县市医院的医生进行了系列讲座。游院长表示,今后远程会诊系统开通之后,像这样的专家讲座,将陆续在阿克苏地区医院开展。阿克苏地区的医生也可以登录这个系统,实时观看浙医二院专家远程继续教育讲座。

  除了手术、讲座之外,专家们的对口支援工作还有查房指导。在心内科医生办公室,项美香、马骥2位主任正在翻看着病人的病历,听着医生的病情介绍。

  “虽然你汇报得非常详细,但还有许多值得提高的地方。”帕里达医生是第一个作病例汇报的,项美香主任给了她充分的肯定,并对其他几个病例也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其中有个43岁的患者,为阵发性房颤,医生给他开了药来防止血栓形成,但是服用了一段时间后,检查发现还是形成了血栓。对此,马骥主任指导说:“使用华法林要注意和食物的作用影响,比如这几天他一直吃蔬菜,就会影响华法林的抗凝作用,比如富含维生素K的绿叶蔬菜、胡萝卜、韭菜、菠菜等。我们医生不仅仅要知道病人这种病情该如何用药,还要了解到病人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来配合治疗。”

  两位主任在查房过程中,不断对当地医生的工作进行指导,帮助他们查漏补缺。“我以为自己的准备工作很充分,但是跟两位主任查房,我看到了差距,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努力提高业务水平,更好地为患者服务。在两位主任跟患者的沟通中,我们也体会到了他们对患者的关爱之心,这也是我们应该学习的。正如专家说的,我们的临床实践要注重基础、注重临床和注重人文。”帕里达医生说。

  坚持公益,对口支援还将继续

  浙医二院王建安院长表示,医院始终坚持“患者与服务对象至上”的核心价值观和“精湛演绎技术,关爱体现服务”的服务理念,以“科技创新、服务大众、培育新人、引领未来”为自身责任与使命,坚持公益性,这些年来充分发挥优质医疗资源作用,带好一所医院,服务一方群众。

  医院形成基层首诊、分级医疗、远程会诊、定点指导、双向转诊等医疗服务模式,已经与全国150家协作医院建立起远程会诊。协作医院最远有西藏那曲,新疆阿克苏;同时联合发起了国内最大规模的志愿者服务行动,为病人方便看病提供服务;而医院眼科“汽车医院”这几年来走出浙江到边疆,已经远赴西藏、内蒙古,为当地贫困百姓开展了免费白内障手术。

  “我们医院会全力支持阿克苏地区医疗卫生的发展,只要阿克苏地区第一人民医院有需要,我们就会派相应的科室专家进行对口支援,为他们培养技术、管理骨干人才。现在已经有我们医院肿瘤科的专家在支援,今后不仅仅是肿瘤科、心内科的专家,医院各个科室的专家都会到阿克苏地区第一人民医院来门诊、手术、查房、讲课,为不能享受优质医疗条件的患者提供最优质的医疗服务。”王建安院长说。

  ●记者手记

  对口支援才短短4天,我为这里的患者们得到浙江专家优质医疗而高兴,也为这里的医疗资源匮乏而难受。

  麦皮孜大叔无疑是幸运的,他因为没钱看病导致原本就该做的手术拖了一年多,如果没有这次浙医二院专家的公益行动,或许麦皮孜大叔又将拖着病躯从医院回家,甚至可能突发疾病失去生命。

  在病房里,我看到,我听到,还有不少患者因为没钱,因为没有好的医生专家,他们的病只能一拖再拖。这次对口支援,本来只有20个病人需要做手术,但是当地的患者们一听说有来自浙江的专家,就纷纷报名申请,希望能得到手术和治疗,一时间病房里“求良医若渴”,甚至还有患者从300多公里的县城赶过来,只为了让专家看一看CT片,分析分析病情。

  在采访浙医二院王建安院长的时候,他反复跟我提到,浙医二院对口支援的最终目标是要把医疗援疆由“输血”变成“造血”,培养起当地的专家医生,同时为当地患者带去优质医疗。

  这次跟着浙医二院的专家团队远赴新疆阿克苏地区进行对口支援,我看到专家团队不仅要给当地群众看病问诊,还肩负着提高当地医院管理水平和医疗水平的使命,专家们不仅手把手指导手术,还耐心教当地医生查房。

  虽然这是浙医二院心内科团队第一次前往阿克苏地区第一人民医院,但我相信,这样“造血”式的医疗援疆今后会越来越多,为更多当地居民送去希望。

来源: 青年时报 作者: 记者夏佳 波文 通讯员方序 编辑: 刘兆强

相关阅读

>>更多其他领导

援疆风采

  • 【专题】省援疆指挥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专题】省援疆指挥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 【专题】援疆人才“传帮带”
    【专题】援疆人才“传帮带”
  • 浙江援疆项目掀起开工建设新高潮
    浙江援疆项目掀起开工建设新高潮
  • 一位援疆干部镜头里的阿克苏
    一位援疆干部镜头里的阿克苏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