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5.26.3
浙江援疆网
  • 援疆新闻
  • 产业援疆
  • 项目援疆
  • 智力援疆
  • 文化援疆
  • 信息公开
  • 援疆公告
  • 浙企在新疆
  • 援疆风采
  • 援疆手记
  • 简报
  • 电子报
人民日报 浙江日报 新疆日报
浙江援疆网
  • 各市动态
  • 智力动态
  • 项目动态
  • 产业动态
  • 文化动态
  • 援疆风采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援疆网 > 各市动态 正文

宁波援建进行时:彩妆新农村 致富有“活水”

2013年02月01日 10:50:04

  2012年12月中旬,当在内地上学的乌孜古丽·热合曼回到她生活了十几年的库车县比西巴格乡哈尼喀村时,差点迷失方向。刚进村头,6岁的侄女欢天喜地地前来迎接她。“变了,变了,变得越来越漂亮了……”乌孜古丽·热合曼面对焕然一新的村子,喃喃自语。

  比西巴格,维吾尔语意为“天堂果园”,为使比西巴格乡以及哈尼喀村真正成为“天堂果园”,宁波援疆指挥部引进浙江高专建筑设计研究院的专家进行规划,在实地调研哈尼喀村地形地貌、风土人情的基础上,编制了一套五年建设方案。两年来,宁波援疆指挥部累计为该村投入1300多万元。从改造安居房入手,每户补助1万元,全村129户村民住上了水、电、气齐全的安居房,生活区、养殖区、种植区三区分离,另外,再投入80万元改造农户家的地坪及家庭葡萄架;还修通了柏油路、安装了路灯、引进了自来水;配套60多万元建起了两个葡萄长廊,建成“库车宁波文化一条街”。目前村级阵地、卫生服务室、文化活动室、文化中心广场均已建成投入使用……哈尼喀村的模样正越变越俏。

  过去,哈尼喀村人均收入不到1500元,村集体经济还欠了4万多元,现在,因为有宁波援建和各级政府帮扶,不仅村容村貌大大改变,而且村民收入大幅度提升,村集体积累达500万元以上。

  五彩新家园

  12月17日,我们驱车前往比西巴格乡哈尼喀村。窗外的萧瑟与单调让人恹恹欲睡。睡眼朦胧中,车停了,打开车门,一股寒气让人精神一震。下了车,眼前的景象恍若置身城镇,惟一不同的是有着清新的空气却没有城里的喧嚣和人来人往。

  我们的车停靠在一条宽阔的柏油路边,整齐的路灯像庄严的仪仗队。马路左边,一个圆形的花圃中间,立着一个雕塑,写着“哈尼喀村文化活动中心”,仔细一看,还有一枚小小的“印章”——宁波援建图标。村委会面向马路呈“C”字形,中间是一个巨大的活动空地,其中有停车场,还有一个塑胶篮球场,塑胶健身活动中心。村委会的房屋建造虽然都是普通的平房,但外墙都贴着瓷砖,室内地板砖平整光亮,现代化的办公用品一应俱全。文化活动室、科技培训室、图书阅览室、办公室等门牌一目了然。村党支部书记土地·克然木说,文化活动室、图书室阅览室等场地定为每个星期三和星期五开放。因为冬季寒冷,且不属于开放日,所以我们没有见到村民。土地·克然木说,要在夏天,村委会是最热闹的地方。

  “村里还有文化墙、宁波文化一条街、葡萄长廊,去看看吧!”比西巴格乡副乡长姚新颜说着,我们已经有些迫不及待了。果然,从村委会出来不远,一条500米长的文化墙就坐落在马路边。“和谐新农村、和美新农村”几个大字赫然醒目,鲜艳的五星红旗、欢快的麦西热甫、喜悦的丰收场景、阳光灿烂的幸福笑脸,万紫千红,五颜六色,这一凝固却似流动着的幸福美丽画面不禁让人心潮澎湃。

  “这就是宁波为我们援建的葡萄长廊,长廊两边,葡萄架下,就是村民的安居富民房。”土地·克然木笑呵呵地说。当视线还停留在文化墙上,车已经开进了葡萄长廊。真叫人耳目一新啊,虽然200多米的葡萄长廊还没有长出葡萄藤,但钢筋架起的弧形葡萄架像穹顶支撑在马路两边,中间挂着鲜红的灯笼和五颜六色的宣传标语:“关爱今天的老人就是关爱明天的自己”、“孩子聪明健康,家庭和睦幸福”……葡萄长廊两边的安居富民房整齐划一,统一贴着白色加蓝边瓷砖,每隔一段距离,还有一个蓝色垃圾桶。土地·克然木说,马路左边的苗圃里已经统一种上了葡萄,右边统一种的是牵牛花。“欢迎你们夏天再来看,这里非常漂亮!”土地·克然木很是自豪。可以想见,葡萄藤上架,牵牛花怒放,走在中间的柏油马路上,多么惬意。

  温馨热炕头

  这么漂亮的村子,如此漂亮的房子,村民家里应该是怎样一番景象呢?怀着巨大的好奇,我们来到了土地·克然木的家。

  推开门,最引人瞩目的是院子桔黄色墙壁、雕花房檐、淡雅的窗帘,让人心生欢喜。院子里,地面上铺上了地板砖,收拾得干干净净。院子中央,还摆放着一个乒乓球台。土地·克然木说,这是刚买的,让院子里的孩子和自己家的孩子娱乐用的。进到屋子里,首先看到的是一条长长的走廊,走廊的窗台上,几盆叫不出名儿的花在绿叶的簇拥下开得正艳;卧室都铺上了地毯,温馨又气派;客厅里,大屏幕的液晶电视挂在墙上,茶几上还摆满了瓜果、馕,似乎刚刚招待过客人。很快,我发现了白色暖气片,用手一摸,热热的。姚新颜说,这是今年统一安装的,包括暖气片、暖气炉、安装费用,每家只需要掏7200元,用这个炉子,还可以烧水做饭。进得厨房里,女主人正在烧水,暖气炉子燃得正旺。厨房里有自来水,洗碗槽、切菜用的小桌子、厨具干净整洁。推开一扇侧门,里面竟是宽宽大大的卫生间,白色的瓷砖墙面、淋浴喷头、浴霸、洗衣机、马桶,让人丝毫觉察不出这是在农村。“这卫生间比我家的两个还大啊!”姚新颜笑着说。

  土地·克然木说,他家的房子是2009年新建的。2010年,宁波对哈尼喀村进行整体援建,并对相对较集中的129户进行了高标准新建或改扩建。按照安居富民房补贴政策,宁波对每户都给予了补贴。

  在孤寡老人塔吉汗·努尔家,我们感动于另外一种温暖。老人今年70岁,因为舍不得拆掉旧土坯房,今年新建的52平方米的新房子就在老房子旁边。“我夏天住新房子,冬天住老房子。”在破旧的老房子,围着暖暖的火炉,塔吉汗·努尔布满皱纹的脸上盛满了愉快。塔吉汗·努尔的新房房门是一扇防盗门,打开门,里面有客厅、卧室、厨房和卫生间,因为冬天住老房子,新房就没有安装暖气片。虽然没有什么家具布置,老人却很欢喜:“没想到我这把年纪了还能住这么好的新房子!”土地·克然木介绍,凭着各级政府和宁波援疆指挥部给予的3.55万元补助金,老人的这套房子她自己一分钱也没有花。不仅如此,民政部门给她补助的1万元还一分未动,同时,她每个月还可以领取100多元低保金和80元老龄补助。每年冬季用煤,都是乡里统一配送,不需要自己花一分钱,也不需要自己动腿跑路。她有一个出嫁的女儿,每隔几天就会过来看看老人家。“现在的日子好了,什么都不用愁啦!”塔吉汗·努尔笑呵呵地说。

  致富原动力

  不仅要让农牧民住进漂亮的房子,更要让他们有持续的稳定的收入,过上有尊严的富足的生活,这才是各级政府帮扶的最终目的。在哈尼喀村,不少村民已经找到了脱贫致富的“源头活水”。

  这些天,村民托乎提·克然木不少心思都花费在了暖棚里的羊身上。“有4只羊快产羔了,有一只羊很有可能怀的是双胞胎。”看似平淡的话却流露出托乎提·克然木心底的幸福。来到暖棚,只见棚顶飞舞着几十只鸽子,十几只体格壮硕的羊好奇打量着来客。托乎提·克然木说,一年前,宁波给村里每户送了4只麦盖提羊,2011年,这4只羊产了4只小羊羔;今年,可能将有5只小羊面世。“加上我家以前自己养的羊,我现在有16只羊了,还不包括2012年卖的3只。”

  说这话时,一位年轻时尚的年轻女子来到了托乎提·克然木跟前,就像一缕阳光突然照了进来。她时尚的穿着着实让人眼前一亮:黑短裙、红大衣配褐色长筒靴,淡妆的脸上带着热情的微笑。土地·克然木介绍:“她就是我的妻子热孜万古丽,在村委会上班,任妇女主任助理。”

  “现在我们的村子既干净,又漂亮,看,我穿的靴子几天不擦也不脏;以前是土路,出门满身都是土。”热孜万古丽笑呵呵地给我们数起了现在的幸福生活:“村里有路灯,晚上8岁的小儿子也可以到商店去把盐巴买回来……”热孜万古丽说,现在不仅生活条件好了,而且收入也高了,丈夫平时没事就在县城饭馆里当大厨,自己也有工资,加上家里5亩地的红枣、核桃和养殖收入,2012年要比往年增收2万多元。

  据介绍,宁波援疆指挥部同步实施农牧民致富项目,安排援疆资金1000万元,通过资金补助方式促进农牧民扩大养殖规模,增强农牧民自我发展能力。该项目已惠及库车县收入偏低的1万户农户,帮助购买3万只育龄母畜。据测算,该项目可年新增产值983.28万元,新增纯利润393.3万元,户均可增收393.3元。

  不仅仅限于此,宁波市还组织宁波的农技专家来到哈尼喀村,指导改良特色果树种植,开展农业科技专题培训,进行宁海土鸡、黄花梨、草莓等优质新品种在当地的试种试养工作。

  据介绍,比西巴格乡是库车县唯一一个没有集贸市场的乡镇。为了搞活商业经济,宁波指挥部投入400万元,帮助乡里完成“三通一平”。基础条件好了,把外地的投资商也吸引来了。目前,由乌鲁木齐一家公司总投资2200万元、占地120亩的农贸市场和12000平方米的商业步行街正在加紧建设之中,这将在农民家门口搭建农副产品销售、牛羊交易和购物的平台,提升当地的城镇化水平。姚新颜介绍,宁波指挥部已经为哈尼喀村订购了50套门面房送给村委会,年租金收入就作为村集体经济。这样,不仅将壮大村集体收入,还将鼓励村民经商致富,搞活农村经济。

  “现在,村里有27户农民买了小轿车,其中两户在乡里跑出租,还有12户买了大卡车,天天跑货运。2013年,天然气就要通到村子里,在十八大精神的春风里,我们的日子很有奔头!”土地·克然木笑着说。

  土地·克然木自豪地介绍,以前哈尼喀村人均收入不到1500元,村集体经济还欠了4万多元;如今,哈尼喀村集体经济已达500万元以上。

来源: 新疆日报 作者: 胡秋香 黄凤莲 黄胜利 编辑: 刘兆强

相关阅读

>>更多其他领导

援疆风采

  • 【专题】省援疆指挥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专题】省援疆指挥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 【专题】援疆人才“传帮带”
    【专题】援疆人才“传帮带”
  • 浙江援疆项目掀起开工建设新高潮
    浙江援疆项目掀起开工建设新高潮
  • 一位援疆干部镜头里的阿克苏
    一位援疆干部镜头里的阿克苏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5.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