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原创     湖杭绍甬线     杭衢丽金线     浙江省情      美丽浙江       图片精粹     专题首页
 本网原创 更多...
·在诸葛亮后裔的最大聚居地 感受古村神秘气息
·从报纸到网络 广告吆喝让后溪河村苗木经济起飞
·徐福东渡从这里起航 古老村庄打造乡村旅游经济
·以花木为媒打造精品区 中国花乡村民年收入超5万
·全国首个监测PM2.5的村庄 滕头村有个“绿色梦”
·从"五一烂眼村"到国家生态村 吴书记眼光"老准的"
·美丽乡村映衬秀山丽水 城乡统筹共享养生福地
 湖杭绍甬线 更多...
·全国首个监测PM2.5的村庄 滕头村有个“绿色梦”
·从"五一烂眼村"到国家生态村 吴书记眼光"老准的"
·以花木为媒打造精品区 中国花乡村民年收入超5万
·一座“活”的庭院 诸暨耗巨资保护修缮古民居
·王羲之子孙守墓千年来尽孝 后人习书法之风盛行
·以花木为媒打造精品区 中国花乡村民年收入超5万
·一座“活”的庭院 诸暨耗巨资保护修缮古民居
 杭衢丽金线 更多...
·村子像城镇农家像宫殿 浙江第一村震撼网媒记者
·美丽乡村映衬秀山丽水 城乡统筹共享养生福地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5平方公里花园村税收超亿元
·美丽乡村映衬秀山丽水 城乡统筹共享养生福地
·秀山丽水城乡统筹共享养生福地
·美丽乡村浙江行:丽水致力打造秀山丽水养生福地
·农家似宫殿 浙江第一村震撼记者
 美丽浙江 更多...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专题聚焦 > 美丽乡村浙江行 > 金华 正文
东阳花园村:农村现代化的榜样 农村建设新路子

  浙江在线讯 党的十八大报告全篇提及“城镇化”多达七次,同时许多专家学者测算,到2020年,我国城镇化率将超过60%,可见,城镇化建设是今后国家发展的一个大战略,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践中将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其实,城镇化是一项系统工程,绝非简单引导农村人口进入城市,最重要的是要在此基础上,鼓励和引导广大有基础有实力有特色的农村,承担一部分城镇所需的功能,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建设,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

  “城市与农村的差别,关键在于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以及社会保障的差别。”花园村党委书记邵钦祥认为,国家要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并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进而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及城乡关系。

  30多年来,花园村以新农村建设为依托,通过完善基础设施、优化公共服务以及健全社会保障等方式,兴起了一场又一场农村城镇化的热潮,成为全国中心村建设的典范。事实上,中心村建设将是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的一种好方式,它就是要让政府的基础设施和社会管理延伸到区位比较好并能为周边村庄提供带动作用的村庄。

  完善基础设施助推农村经济

  2004年前,花园村已经是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然而,由于受区域限制,它的基础设施只能局限于一般的硬化、亮化、绿化等。当年10月,东阳市进行行政区域调整,花园村合并了周边9个村并组建成新的花园村,村区域面积增加了5倍,村人口也增加了10倍,浩浩荡荡拉开了新农村建设的崭新序幕。

  “要建设好新花园村,关键要有一个好规划。”邵钦祥认为,规划将直接影响一个村庄能建成什么样,既要考虑到眼前的基础设施建设,也要考虑到今后的发展可持续性,得遵循事实依据和发展根本、得征求村民意见并逐步实施。“起初实施规划,难免会产生一些矛盾,那就得及时有效化解,新花园村建设的头一年,我们大大小小的会议开了260多次,就是为了让村庄规划好好付诸实施。”

  花园村并村后就制订了“合理布局、全面规划、整体拆建、分步实施”的新农村建设目标,通过了《花园村总体规划方案》,将全村划为村民平安居住区、高效生态农业区、第三产业服务区、高科技工业园区,整体搬迁4个村、整体拆建2个村、旧村改造3个村,将原10个村改为10个小区,并做到道路硬化、路灯亮化、环境绿化、卫生洁化、饮水净化、村庄美化。从2005年至2011年底,这项浩大的工程整整持续了6年多。期间,村里共拆建1500多户的4500多间农房,新建房屋3500多间,给村民的补偿资金上亿元,呈现了一个全新的花园村。与此同时,花园村两委加大对基础设施投入,除一般性投入外,还建设了粮油商贸城、花园田氏医院、购物广场、饮食一条街、建材一条街、吉祥湖休闲区、花园剧院、泰山农民公园等,其中,花园红木家具城如今是全国最大红木家具专业市场,与花园原木市场、板材市场、工艺品雕刻一条街以及红木家具产业园一起,打造了“中国红木家具第一村”。

  经济的发展,更是吸引了金融机构到花园村抢滩。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以及东阳市信用联社等都纷纷在花园村设立营业网点或开辟自动存取款业务,既方便了花园人的生活,也促进了各工商户的快速成长。

  优化公共服务增进民生福祉

  公共服务是21世纪公共行政和政府改革的核心理念,包括加强城乡公共设施建设,发展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事业,为社会公众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活动等提供保障。

  如今,花园村学校、医院、市场、公园、剧院、超市、酒店、银行、高档别墅、高层住宅以及老年公寓等一应俱全,村民足不出村就可以享受城市居民所能享受的公共服务,给村民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

  的确,生活在花园村的人们是幸福的。因为,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花园村两委始终将“优化公共服务增进民生福祉”作为一项重要任务,让老百姓切切实实的感受到发展带来的好处,这体现在教育资源、文化事业、卫生医疗以及体育设施等公共事业中。

  花园人享有良好的教育资源,拥有省二级幼儿园、文化艺术培训中心以及省重点职业技术学校,不仅硬件设施优越,而且软件服务一流,村民子女入学还可享受50%的优惠,更有3000元至50000元不等的奖学金提供给考上高中、大学、硕士以及博士的学生,促进了下一代工作的健康发展。

  花园人享有良好的文化事业,成立了舞龙队、秧歌队、腰鼓队等10多支队伍并经常性举办各类文艺活动,组建了花园艺术团为村民、员工以及游客表演不同艺术形式风格的节目,编制了“花园村民读本”、《花园之歌》以及半月一期的《花园报》等,此外,花园村还成立公司进军影视文化产业。

  花园人享有良好的卫生医疗,拥有二级乙等的花园田氏医院,就医条件远远超过了一般乡镇的卫生院,不仅健全了覆盖花园及周边村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而且推动了一定区域范围内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确保了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破解了农村看病难看病贵的医疗难题。

  花园人享有良好的体育设施,各小区内都安装了健身设施并建设了文体广场,还成立了篮球队、足球队、拔河队等业余爱好队伍,每两年在村塑胶田径场举办的盛大体育运动会,吸引村民、员工以及学生齐上阵,比赛项目越来越多,参赛人数越来越多,形成了全民健身的良好氛围。

  去年10月,花园村成为浙江省首个单独以村为单位创建成功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花园人都因为自己生活在景区里而感到高兴和自豪。此外,村里各种资源共享更是提高了花园人的生活品质,提升了花园人的幸福指数。

  健全社会保障解决后顾之忧

  社会保障是对社会成员特别是生活有特殊困难的人们的基本生活权利给予保障的社会安全制度。一般来说,社会保障由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等组成。其中,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的核心内容。

  一直以来,花园村两委一方面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行政,做到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奉行“公正、公平、公开”办事原则,倡导无私奉献精神;另一方面先后落实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和福利待遇,全村建立和健全了医保、社保和养老等保障体系,解决了广大村民的后顾之忧。

  如今,花园村为村民们织起了保障网:拥有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地农民保险、城乡居民保险、农房改造补贴、数字电视费(单双向)、电话月租费以及公共设施共享费等10多项免费福利,老年人每月可领生活费和口粮费;困难户可申请扶困补助;村民看病自费部分还可报销一半……村民找工作,只要愿意,都由村或花园集团安排。劳有所得、幼有好学、病有良医、老有善养、弱有多助、住有美庐。据了解,花园村去年各项福利发放就达4000多万元,一项项福利让村民生活赛过城市居民。

  “花园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提高花园人的富裕程度。”邵钦祥有一个“共富梦”,富民、惠民、安民是他最大心愿。

  尾声

  许多专家学者测算,到2020年,我国城镇化率将超过60%,而花园村已经成功实现了城镇化。农村城镇化,花园是榜样。近年来,无论是领导专家,还是学者游客,大家都会发出一个感慨:花园村好似欧洲小镇。

  中央农村经济领导小组副组长、中农办主任陈锡文在参加浙江中心村培育建设发展论坛时指出,看了花园村的30年发展成就,就能了解到在浙江什么叫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什么叫以工促农和以城带乡,什么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什么叫中心村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花园村的发展模式具有可持续性,是我国今后农村城镇化建设的一个范本。

  这无疑是对花园村城镇化建设的肯定与鞭策。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在注册后发表评论。
 我要注册
[ 复制本文标题地址 ] [ 发表评论 ]  
相关稿件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