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治堵进行时——温州市长多媒体访谈

  城市交通拥堵牵动万千百姓,治理交通拥堵迫在眉睫。从7月10日开始,浙江之声联合省治理交通拥堵办公室重磅推出大型直播:《城市治堵进行时---市长多媒体访谈》,杭州、宁波、温州等11个市的市长相继走进浙江之声直播室,与广大听众畅谈治堵新思路、新举措,并与广大听众面对面交流。浙江在线、全省11家市级广播电台同步直播,期待您的参与。

  主持人:今年,根据省委、省政府治理交通拥堵工作部署,全省上下都行动起来了,浙江之声联合浙江省治堵办、浙江在线推出了大型直播访谈,“城市治堵进行时”市长多媒体访谈,我们希望对11个市的市长们访谈,展示各地治理交通拥堵的举措。今天非常高兴邀请到温州市陈金彪市长来到直播室,和广大网友交流治堵方面有什么高招。欢迎大家通过浙江在线来留言,也请陈市长来回答网友的提问。陈市长,您先和广大网友朋友们打招呼。

  陈金彪:主持人好,各位听众朋友,网民朋友,大家好。

  主持人:今天要跟陈市长谈温州市的交通现状,您平时对这座城市的交通,通过什么形式进行了解?

  陈金彪:人家开玩笑,市长有“三政”很要紧,财政、民政、市政,市政交通非常要紧。对交通的了解,我除了从管理部门的材料、汇报来了解以外,我也想作为一个市长,首先把自己当成市民,亲身去体验感受这座城市的交通。虽然平时事务繁忙一点,我也利用双休日骑公共自行车去大街小巷转转,也去坐坐公交车,了解公交出行的情况,既从材料上了解,也通过自己的亲身感受,对城市的交通有更好的发言权。

  主持人:陈市长通过各种各样的方法体验交通的现状。我们知道,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各地交通拥堵情况严重,每个城市会面临这个问题,但是每个城市都有各自的特点,因为城市的地形、地貌或者经济的发展,会导致不同交通特性的产生。对于温州这座城市,您觉得目前城市交通方面的特点是什么样的?

  陈金彪:每个城市都有共性的问题,但是温州除了10个地市共性的问题外,还有自身的特点。比如,温州的路况有“两多两少、两个不完善”的问题:“两多两少”:一个是人多地少,温州是全省11个地市里面人口最多的城市,而人均土地耕地面积最少。另一个是车多路少,温州每百户人家车辆拥有量在全省最多,但是道路比较少。另外,城市功能也不是很完善,就像医院、学校等高度集中在主城区,“钟摆式”交通特点明显。同时基础设施也不是很完善,主干道比较少,路网的布局不是太合理,路网的畅通率比较低,所有这些造成温州的交通拥堵现象比较突出。

  主持人:从市长切身的感受来讲,您实事求是讲温州堵吗?

  陈金彪:温州由于车流量太大,还是比较堵的,特别是从市民的需求来讲,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

  主持人:由于温州城市的特殊性,您说的“两多两少”,还有一些不完善的情况,造成温州现在拥堵的情况,其实这也是各个城市发展中的一些烦恼。刚才是从市长的角度谈城市交通的现状,接下来听听从记者的角度,他看到温州市道路拥堵情况是什么样的。

  主持人:刚才我们谈到市长说温州有点堵,我们来联系温州电台记者XXXXXXXXX。你现在的位置在哪里,你看到交通运行情况怎么样?

  记者:我现在是在温州附二医、学院路,我看到由西向东的直行车辆,可以一次性通过,没有发生拥堵的情况,这和以前的状况改善了很多。我刚刚越靠近附二医,就可以听到密集的声音,那是交警在管理车辆的信号。医院门口的非机动车道上有两名交警,总有那么几辆车会越过非机动车道,通过机动车道直接开到医院门口。我观察了一下,这种情况发生几乎和警哨响起是一样的。但是,我想市民对这个路段通行状况的继续改善有更大的期待,主持人。

  主持人:他是在医院的路段进行报道,记者的感觉相比以前有很大的改观,在交通的管理方面,但是开车人的素质,离老百姓的期待有一段距离,有很多工作需要做。根据我们省里五年治堵的总体目标,对于温州来讲,我们有什么样的总体目标和思路?

  陈金彪:省委省政府提出对交通治堵要制定五年规划,从温州来讲,我们希望“五年规划四年完成”,自加压力,抬高标杆。记者看到这条路段交通状况还算好,但我不感觉特别高兴,因为现在高峰期过了,而且有些路段可能好点,有些路可能还是堵。我觉得交通治堵要综合施策、几个结合:一是硬件和软件结合。硬件要加强道路基础设施建设,优化路网规划和布局;软件关键在于管理,严格管理交通拥堵的问题,使得人人遵守交通规则,不要出现抢道、占道的情况。二是地上与地下结合。地面上的交通道路要建设好,路网布局好,同时要充分利用地下空间,把有限的资源充分利用好,来改善交通的情况。三是动态与静态结合。静态就是停车难问题,解决停车的问题;动态就是让车流量畅通起来,这是结合的过程。只要这三者结合好,道路的资源可以充分配置,管理可以更加有序,保证车流量更加畅通。

  主持人:您说到这三个方面,也是五年治堵的重要举措。对于治堵的问题,我看到你的讲话,还是很有认心,你说城市的交通拥堵是难解之题,也是一道可解之题。我想问陈市长,全省五年治堵目标已定,温州怎么来破题、解题?

  陈金彪:五年治堵目标已经制定,四年要实现目标,关键是要有可行之策。大的方面来讲,首先要考虑规划疏导。一个城市好不好,关键靠规划,所以要规划先行,路网的规划对交通治堵是最有效的措施,这是我们首先要考虑的。二是考虑路网疏浚。路网合理的分布,温州来讲城市的交通主干道基础设施并不好,这两年我们着力在推行“打卡口、接断路、建环线”,使现有的路网完善起来。同时规划新的城市市政道路,像今年已经谋划了15条新的道路,同时打通5个卡口,接通12个断头路,这样可以使得市政道路交通连网成环贯通起来疏浚车辆。

  主持人:我在了解一些情况之后,发现温州有“扒钉清障”的行动。记者是在堵点上,市里确定的堵点上,也是我们重点要治理的点。您说了规划和路网,也有其他方面的问题,像公交等等的问题,现在有一位听众朋友打进电话。

  市民电话连线:您好,陈市长,我住在开发区的居民,我想反映一个情况,原来中巴车改成公交车之后,线路被调整了,车次也变少了,而且早班的发车时间推迟了,晚班又提早了,所以开发区的居民在市里上班不方便。

  陈金彪:感谢您对温州交通的关注,你反映的这个问题我已经听说,并且已经关注到。因为今年开始已经对城乡交通进行一体化的改革,由公共交通来统一管理,这有利于提高公交的运行能力,但也带来了一个问题,在城乡结合部,在新开发的建设区,公交车减少了,这个问题我已经注意到,并且责成公交公司要优化整个公交线路的布局,增加班次,延长运行时间,为市民出行提供方便。您反映的开发区也采取了措施,但也离你们的要求有距离。公交姓“公”,不管人多人少,必须要全覆盖,给市民提供方便,这是政府应尽的职责。希望你加强监督,多多提出建议和意见。

  主持人:我觉得您的要求还是有期待的,还是可以期待的,因为列入了议事日程。这位听众提到公交方面的渴求,这也是治理城市交通的重要举措,在城市交通方面有什么样的考虑?

  陈金彪:交通拥堵问题解决要多策并举,尤其要提高公交的出行率,我们叫“公交疏散”。现在温州公交出行率是18%,四年时间要提高36%,也就是翻一番,这个任务看起来是翻一番,其实要花很大的精力。要考虑如何优化公交路网、线路,还要加大公交优惠力度,提高我们服务的质量,使得公交成为广大市民出行的首选方式,这样才可以提高公交出行率。当然,这里面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每个市民要倡导低碳出行、绿色出行的理念。

  我们注意到,温州公交高峰期上下班上座率比较高,但是平时的上座率不高,跟杭州和宁波相比上座率不高。这里面有一个意识的意识,大家要尽可能采用公交出行,这样才可以解决交通拥堵的问题。除了公交机动车外,温州像杭州学习推出了公共自行车,市民可以通过自行车解决近距离交通出行问题。通过公共的交通改善,提高出行率,这也是解决交通拥堵的重要措施。

  主持人:各路专家提出的良方就是增大对公交的投入建设,倡导绿色出行,另外就是完善公交系统。现在说路建起来了,公交跑起来了,老百姓感觉路越来越多,但是车越来越堵,另外一个方面就是车很难停,有车怎么停很烦恼,怎么来破解?

  陈金彪:刚才我已经说了,交通有静态和动态有机结合的问题,行车难和停车难是孪生兄弟,乱停乱放对行车带来难题,一定要把这两个问题解决好。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停车疏解”。温州停车压力很大,市区有42.5万辆车,停车位只有17.8万个,也就是说5辆车只有2辆车有停车位,一些车没地方停,只能在道路两侧划一些停车道,但是这也影响主干道的通行。所以我们下决心,通过四年的努力,要新增12万个停车位,不可能保证一辆车一个停车位,但是通过12万新的停车位,大概可以让3辆车2辆有停车位。

  主持人:很多城市说停车位的建设很难,怎么达到这个目标呢?

  陈金彪:要素制约很明显,我想从两个方面着手,增量和存量并举。增量方面,要“上天”,在一些地方建立体停车库;同时要“入地”,就是建地下停车场,对一些新建的公共设施,一定要提高停车位的标准,增加新的停车位,通过增量来解决。存量方面,公营单位实行措施开放,晚上节假日向市民开放,包括一些民营单位尽量向市民开放,这样来挖掘存量。对老的居民区,通过拆违改造,可以留出一些空间解决市民的停车问题。再加上对老的楼盘或者公共路面,能不能也考虑地下空间,本来是停车位的现在挪作他用,我们正在清理。总之,通过增量的扩张和存量的挖掘,来缓解停车难的问题。

  主持人:现在有听众朋友打进电话了。您好,这位朋友,请说。

  听众:陈市长,您好。我住上陡门,每天最头疼的就是找不到停车的地方,白天不开走会被开罚单。我们老的住宅区房屋很集中,人流量很大,现有的几个停车位不能满足我们的需求。我希望陈市长对老住宅区长期存在停车难问题给予一个解决方案。

  陈金彪:你有切身的体会,可能也吃过罚单,我非常了解你的烦恼和苦衷,这也是老大难问题。我刚才讲了,对老城区,政府在想办法,要通过规划、建设、管理,尽可能花钱来解决停车难的问题。通过这几年的解决,挖掘了一些,但是我感觉进展不理想,所以你有诸多的烦恼我表示歉意。你讲到上陡门这里,我对老城区交通道路建设比较关注,每周都在观察,上陡门这里反映比较强烈,我们采取了一些措施。鹿城文化中心对面已经结合绿地的改造,在建一个立体生态停车场;天一角附近也利用旧厂区改造,在考虑推出一批停车位;还在调剂周边的单位,停车位的开放,得到了一些响应,市区已经开放了2400多个停车位给周边居民停车。但是完全解决不可能,老城区的问题我也不敢打保票全部得到解决,但是总要想办法加以解决。我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通过各单位的支持,会逐步缓解。当然,这里面也需要市民的理解和支持。我们老城区里面建立体停车场,有些市民会反对,带来噪音,影响交通出行,我想有车的家庭和没有车的家庭要互相理解、互相支持。如果车乱停乱放,对所有居民出行都会带来影响,所以我们要互相理解,需要全体市民的支持。

  主持人:浙江在线的网络平台上也有很多网友提问,温州网友非常关注温州会不会开通地铁,陈市长也回应一下。

  陈金彪:杭州、宁波都在建地铁,温州曾经规划过M线,但是现在还没有启动这个初步的设想,什么原因呢?温州很特殊,是一个平原,西是山,东边是海,是长期冲积形成的,地质条件不具备在地铁。而且地形决定,温州是狭长型的,建地铁最适合在北京,四方一个环形,效率最高,温州地形狭长并不合适建地铁。所以温州市委市政府在谋划建设S线市域铁路,大部分在地面,少部分在地下,这比较适合我们温州组团式的城市特征。我们谋划了“1650”组团式城市,温州老城区为核心,另外6个县城是副中心,50多个中心镇,这么一个城市的布局,然后采取市域铁路的形式,把各个组团联接起来,这是很好的方式。温州已经开工建设S1线,争取今年年底能够开工S2线,通过几年的努力,使S线成网,能够成为温州主中心到副中心的主要交通工具。

  主持人:待会儿请陈市长继续回应网友的提问。

  主持人:今天邀请到温州市市长陈金彪来到演播室,欢迎听众朋友和我们的节目进行互动,和陈市长面对面进行交流。外地人到温州有感受,温州车多、温州豪车多。还有一个感受,在温州开车不容易,所谓的不容易,有时候会碰到不打转向灯变道的情况,刚才谈到了很多的措施,包括路网、停车位的建设。针对刚才讲的问题,有什么好的办法?

  陈金彪:温州人敢闯、敢于创新,体现在交通上也有这个现象,抢道的问题,乱变道的问题。我们交通治堵要解决治乱,如果不治乱,交通治堵问题解决不了。前面说了四策,第五策很重要的就是要通过治乱来疏通,不治乱交通拥堵问题解决不了。我们已经在展开严管交通的问题,对一些乱抢道问题进行严肃的处理,对非机动车占用机动车道等乱象进行综合整治。今年上半年查处交通违规的现象有很多,查处中国式过马路,起到了很好的警示作用。

  主持人:老百姓有没有反应?

  陈金彪:开始最严格的交通管理方法老百姓不适应,也有很多意见,但是通过严管交通乱现象,情况有好转,老百姓发自内心给予支持和拥护,他们觉得这样的措施有效。以前乱过马路的习惯是长期养成,一时严管不习惯,但是慢慢的疏导以后大家逐步接受了,有利于交通的疏通,大家也会慢慢理解。交警部门给我提供的数据,上半年市区主干道平均车速提速了7.5%,市区交通拥堵下降了21.6%,成效很明显,直接给出行带来便利,我相信市民会理解。

  主持人:网友留言,单行道很重要,要不然老是有人掉头一下子就堵死了。

  陈金彪:这个建议很好,有些城市采用单行道的办法,我们已经在考虑。但是温州有特殊的情况,能够实行单行道,很重要的一条,路要成环、成网。温州交通有两个不完善,路网道路不完善,没有成环,还有一些断头路,单行道就有问题。所以首先要解决打卡口的问题,让路能够成网成环,这样可以规划单行道。这应该说是很重要的一个方法。

  主持人:网友“夏末夏出”说:“我在温州待了十多年,温州交通不是堵的问题,很多车随意穿插,所以显得拥堵,这跟刚才谈的治乱有关系。”

  陈金彪:交通治堵要综合施策,不是说靠交警部门管就可以解决问题,还有一条是市民的参与,市民依法守法的意识很重要,不能乱占道、抢道、变道,这个问题不解决,交通治堵问题很难,所以希望各位市民朋友、各位网友都可以关心、支持,也要发挥监督作用,对不文明的行为予以谴责。

  主持人:温州市准备采取五策并举。另外我们也注重专家的意见和建议,接下来接通温州市城市规划院的杨院长。

  刚才我们跟陈市长谈到了很多方面的举措,像温州市政府的五策并举,从专家的角度,您有一些什么样的建议意见?

  杨介榜:我想谈几方面的意见。

  第一,刚才陈市长做了一些介绍,温州对交通治堵从系统上提出了方案我觉得这个很好,重要的是我们怎么去落实,尤其是要把交通治堵作为民生工程或者重点工程来抓,而且需要各部门、各区、街道的通力合作,才可以把交通治堵工作做好。

  第二,我个人的观点,交通治堵出路在于公交优先和绿色出行。公交优先和绿色出行来看,温州要做的工作非常多,因为温州现在城市发展条件或者交通需求的条件看,我个人觉得,一是温州最近在抓这个事情,快速巴士等等,因为温州城区规模不大,属于中等,现在的量,尤其是人民路客运量也就是5000多一点,所以大系统倒不一定要上,但是中运量的系统非常重要。二是温州城区公交专用道很少,今年治堵计划里有具体的安排,尽快要推行中运量的交通。三是温州前年开始推出公共自行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同时温州现在道路资源不多,公共自行车道路建设和绿道建设很重要。

  第三,温州目前小汽车的发展速度很快,每年以五万多辆的速度在增长,但是需要考虑下一步控制小车规模,值得研究一些措施,研究好以后哪一种适合温州城市特点或者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我们推出一种措施,可以从源头上解决一些问题。

  这几个方面的建议,对温州交通治堵能够有一些改善。

  主持人:谢谢。陈市长,听了杨院长的建议,您有一些什么样的感触?

  陈金彪:杨院长提了很多的建议意见,我听了以后很受启发。提高中运量公交出行的问题、绿色出行的问题、公交出行的问题,这些建议我们要认真的研究和吸收,有些已经在启动实施,有些需要进一步的论证,我们会吸纳杨院长提出好的意见和建议。

  省委省政府很重视,各级政府很关心交通治堵的问题,这里面确实有些理念非常要紧,不能盲目来扩张道路、盲目推行私家车的发展,这个要适度,就是路和车要适度。公共交通、公共运行一定要提高,这是必定的。但是怎么设置,哪些路上要设置公交专用道,哪些路上要考虑自行车的问题,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的比例多少更合理,这些都要进行科学的论证,我们也希望各位专家,能够给我们多提一些好的建议,也欢迎市民提一些好的建议。

  主持人:温州网民非常关注这些问题,在温州这座城市,近期内会不会限牌?

  陈金彪:有些城市已经采用了对私家车的控制,通过限牌、摇号等各种办法实施。到底采取什么办法,每个城市情况都不一样,我感觉要因地制宜加以研究。作为温州来讲,要根据温州的实际加以研究,现在还没有明确的政策,初步的构想已经有了。有些市民想购车,限制了似乎不太公平,但是无限制地发展下去,城市承载不了。路网的资源毕竟是有限的,怎么样合理的配置,通过好的政策来加以引导,提高人民绿色出行的理念。为什么要购私家车?目的不是摆阔,而是出行便利,公交出行便利了,有些市民也不一定会购车。市政府正在系统地研究,通过什么样的形式,怎么样公平合理的限,方法正在论证当中,也希望网友提出好的意见和建议。

  主持人:还有一个听众朋友的电话。

  听众:你好我来自新城的住户,我想问“四小车”整治后交通好了很多,乱冲乱撞的三轮车没有了,但是也给出行带来了一些不方便。我想问新城这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怎么解决,有没有东西可以弥补这个问题。

  陈金彪:“四小车”整治有利于城市的形象,得到了大部分市民的拥护和支持,大家深刻感受到“四小车”整治以后,城市的形象变好了。以前三轮车招手即停,很方便,现在怎么样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这个需要考虑。市政府已经有三个举措,一是推行社区的电动车,就是公交站到社区居住区,已经做了试点,在江滨路试点,现在又改为新车型的纯电动车,票价是三元,方便市民出行,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二是公共自行车,一下车就有公共自行车,这样就便利了。三是在考虑公交停车站的合理布局,尤其是人口密集的社区,就应该有换乘的公交站,市民可以很方便。通过这三个举措解决问题,电动车没有全社区覆盖,正在试点,希望由点到面,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听众:温州有推出公共自行车的项目,生活也很方便,近的地方可以骑车锻炼身体。市区大部分地方没有专用车道,自行车比较危险,我想问一下有没有考虑这方面的问题?

  陈金彪:这位网友反映的问题非常关键,我初到温州那时候还没有公共自行车。我喜欢骑自行车,周末经常骑车出去走走,那时候我就感受到,温州很多道路没有骑自行车的专用道,感觉很危险。后来推行公共自行车后,这个问题就很突出。市政府已经注意到这个问题,怎么办呢?两个方面着手,新建的道路必须要有非机动车道、自行车到、人行车道。

  主持人:但是很多朋友不满,侵占了路权。

  陈金彪:首先保证人的出行,机动车只是代步的工具,不能抢占人行通道,绝对不能把非机动车的道路挤掉。老的道路,已经因地制宜加以改造,现在有些道路很窄,本来就是一个双向的两车道,没有非机动车道也不行。怎么样解决?根据每条道路的情况因地制宜来解决,前段时间在人民路做了试点,有多种形式,有条件设非机动车道的就设隔离带,有些人行道非常宽,就借用人行道,实在不行就借用小区的绿道,在大楼的后面建起来,但是有明确的自行车道标识,还有的借用了城市的交通绿道。

  主持人:谢谢这位朋友的提问。一个城市之美不仅仅体现在高楼林立,更多的要体现在规划之科学,管理之人性或者建设之合理。今天非常感谢陈市长来到直播室和大家共同探讨温州在治堵方面的一些思考和举措,也感谢收音机前和网友朋友的参与,下周一邀请丽水市的市长,请广大网友收听和收看我们的节目,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