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条投诉举报热线及平台将统一整合到全国12315

来源: 浙江新闻客户  记者 郑文

2019-03-13 15:56

  3月12日,由中国消费者协会指导,中国消费者报社、中国消费网主办的2019年度纪念“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座谈会在北京举行。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网监司副司长白京华在会上表示,预计今年12月底前,原工商12315、质检12365、食药12331、价监12358、知识产权12330等5条投诉举报热线及平台将统一整合到全国12315平台,建设12315行政执法体系,全国各级市场监管部门统一使用全国12315平台。

  “信用让消费更放心”是今年消费维权年主题。座谈会上发布了《2018年度消费维权信用状况数据分析报告》,从虚假广告宣传、共享出行押金难退等5个热点对2018年典型维权事件进行了回顾。

  报告显示,虚假广告宣传引发舆论强烈关注,共享出行押金难退成为投诉热点,网络售假问题仍较突出,部分农村集市山寨货泛滥,“预付式消费”成维权痛点。

  中国消费者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朱剑桥表示,要在消费领域形成守信为荣、失信为耻的理念,建立健全科学公正高效的消费信用评价机制,同时,发挥好信用的激励和约束作用。

  一个月前,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了2018年70个城市消费者满意度测评报告,满意度的综合得分是73.68分,相比2017年度50个城市的得分增加了1.93分,消费环境在消费者心目中的满意度稳中有升。

  “从消费者来说,要让消费者真正享有权利,就必须建立健全信用评价信息,一站式的查询服务和消费预警的提示,方便消费者获取信用信息,打破消费者和经营者的信息不对称。让这些信息成为倒逼经营者主动的利器,从监管部门角度来说,应当坚决的实施信用的联合惩戒,建立健全首信的红名单和失信的黑名单制度,提供审批的绿色通道,对失信者限制招标等等,让守信者走遍天下,失信者寸步难行。”朱剑桥说。

  “倡导社会诚信、护航放心消费,企业的责任是第一位的。用现在很流行的一句话说就是‘道理千万条,信用第一条,经营不诚信,最终两行泪’。”在中国消费者报社社长胡国强看来,企业要向消费者提出质量可靠、安全放心的产品和服务,在消费者维权保护社会协同共治体系当中,不仅要重视发挥行政部门、司法机关的作用,也要重视发挥消协组织、行业协会的作用还要注重发挥媒体的监督作用。

  胡国强表示,新闻舆论监管是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事业的一支重要力量,倡导“放心消费 信用护航”离不开媒体的参与。在消费领域,既要大力褒扬守法合规诚信经营的优秀企业,也要坚定地反映消费者的心声,敢于揭露严重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失信的行为,维护消费市场的公平与正义。

编辑:金林杰

Copyright © 1999-2018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2019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