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正文

缙云笕川:清廉文化让千年古村焕发新活力

字体:
—2023—
07/30
15:01:12
2023-07-30 15:01:12 来源:浙江在线 通讯员 何楚越

  浙江在线7月30日讯(通讯员 何楚越)“笕水养尔明德惟馨千古流芳,川土育吾龙翔凤飞万事炽昌。”丽水市缙云县笕川村至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是拥有“中国传统村落”“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浙江省美丽乡村特色精品村”“中国亿元淘宝村”等诸多荣誉称号的清廉样板村。

  近年来,缙云县新建镇笕川村深入推进清廉村居建设,践行善治路径,以党建为统领,以“善领、善建、善解、善聚、善督、善承”的“善治六法”为抓手,积极描绘带有笕川特色的风清气正、富裕富足、文明和谐的乡村美丽画卷。

  走进笕川,映入眼帘的是醒目的石牌坊,上题“笕川古村”四字。往前是修葺一新的石板路,与古朴的石墙融为一体。几位老人坐在竹凳上闲聊,尘世喧嚣中泛着一丝宁静,宁静中透着几分古典和雅致,顿时在这千年古村中浮躁的内心沉静下来。

  “当官廉为先”,带有清廉韵味的墙画位于远近闻名的“十八道坛”“十一间”的古建筑外墙,多届村支书、老村长都居住在附近,因此村干部于村民常在此议事。墙上的墙画也警示干部为官要公正廉洁,公生明,廉生威。

  走到笕川村公示栏,公示栏上还密密麻麻地张贴着村民误工公示表、惠农政策、资产资源发包招投标公告等重要村务。村民三三两两站在公告栏前,边看边议论。笕川村坚持“阳光”三务,践行“遇事要商议、有事马上办、好坏大家评”的公开公正原则,把“为民做主”变为“让民做主”,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让群众获得实实在在的参与感、获得感、幸福感。

  石牌坊的东侧是缙云县新建镇笕川村文化礼堂,是丽水市首家五星级文化礼堂,推开礼堂大门,笕川村在发展和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善治六法”陈列四周,“善领、善建、善解、善聚、善督、善承”是笕川人民探索出来乡村治理的路子,更是成为其他地区争相学习的典范。

  笕川村党员干部讲奉献、讲带头,村里的事情由党员带头干、示范干,党员志愿服务随叫随到,并逐步形成了“发展中抓党建、以党建促发展”的思路和做法,如今的笕川村的特色产业有香菇、茭白、电子商务、古村+花海旅游等,提供就业岗位1100多个,十多年来,村集体年平均经营性收入100余万元,实现村集体和群众“双增收”。

  登上礼堂二楼,古色古香的马头墙,是笕川1400多年的悠久历史和1000余间古民宅的缩影。墙上嵌着“仁义礼智信、温良恭谦让、忠勇孝悌廉”15字,这更是与“善治六法”相契合,让干部群众在读书室阅读学习时接受廉洁文化无声的浸润。

  在构建农村基层“四治融合”新型乡村治理体系上,笕川村将在15个字贯穿始终并着力建立三级调解机制,即:网格化服务机制,代办引导机制,动态管理机制。实现党员联系群众全覆盖,并建立综合调解室,切实为群众排忧解难,以清廉为基,以公正为本。对各类矛盾纠纷,第一时间介入,有事不过夜。做到“笕川事笕川解”。近三年来,村级层面调解的事情仅十多件,且全部在村内解决。

  笕川村将继续秉持初心,把清廉村居建设理念融入到乡村治理、乡村振兴全过程,为打造绿水青山、文化富饶、乡风和谐的笕川蓝图注入廉洁活力。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本文为形象展示内容。

标签:清廉;文明责任编辑:江小来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近年来,缙云县新建镇笕川村深入推进清廉村居建设,践行善治路径,以党建为统领,以“善领、善建、善解、善聚、善督、善承”的“善治六法”为抓手,积极描绘带有笕川特色的风清气正、富裕富足、文明和谐的乡村美丽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