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人: 茅临生 杭州市人民政府市长
冯根生 青春宝集团董事长
宗庆后 娃哈哈集团总经理
鲁冠球 万向集团董事局主席
首播:2002年12月1日22:00~23:00重播:2002年12月7日9:40~10:40 三巨头精彩自白 主持人:不久之前,杭州又一次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不过这一次并不是因为杭州又增添了什么人间美景,而是因为杭州爆出了一条大新闻。那就是杭州市政府出资九百万元重奖了三位企业家,一时之间众说纷纭,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反响。我想很多人跟我一样特别想要知道,手捧着三百万元的奖金,这三位企业家他们当时的心情到底是怎么样?今天我们很高兴把这三位企业家都请到了《对话》节目的现场。
冯根生:我叫冯根生,现在是青春宝集团的董事长。我今年是虚度年华68岁,可以讲在国有企业当了30年厂长的人,现在是很难找到第二个、第三个的。所以我那天在杭州市发言会上讲,我愿意当终身国有企业的保姆。
宗庆后:抗战胜利那年我妈生下了我,新中国成立的时候我进了幼儿园。三年自然灾害的时候,我下了乡。改革开放之后我回了城,回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开发生产了我国第一只儿童营养液。现在我是中国饮料行业当中各项经济指标都居第一位的、中国最大饮料企业的总经理宗庆后。
鲁冠球:我是万向集团的鲁冠球,是一个农民。但是现在我不一样了,我从1969年,七个人四千元钱办起了一个企业,现在已经走向世界了。在这33年当中,133个季度,每一个季度都持续增长。我现在生产的主要是汽车零部件,其中主导产品万向节已经做到全国市场占70%以上,国际上我也是老大。我最可喜的,我自己感到自豪的,是去年收购了1923年建厂的国际上万向节专利产品最多的企业。
大奖为何垂青三人?
主持人:每一句话都透露着那种民族的自豪感。那现在我们回到刚才那个主题,获奖之前,我不知道你们自己有没有想到自己有可能获得这样的一个重奖?
冯根生:没有。宗庆后:没有,因为他们事先保密的。
鲁冠球:我想到了,我想我这么拼死拼活干工作,总有一天会得到社会的承认。
主持人:但是我想为什么选择三位来获得三百万元的奖金,最有发言权的是我们接下来要请到的这位嘉宾,他就是杭州市人民政府的市长茅临生同志。
茅先生,这次杭州市政府拿出了九百万元来奖励三位企业家,被媒体称作是扔了一颗重磅炸弹。我们希望您能给我们解答一下,为什么选择了这三位企业家来获奖?
茅临生:奖励我认为既是肯定过去,但更重要的是着眼于未来。因为奖励实际上是弘扬一种价值观。我们对工业企业企业家进行奖励,是让全社会来关注工业。对企业家进行奖励呢,就说明企业家在众多生产要素当中是十分重要的生产要素。那么为什么选择他们三个呢?第一,他们三个做出的贡献是巨大的。就这三家企业,交税几十年来交了十多个亿,而且资产都是从很小做到很大;第二,他们不是人家办好了调进来当的厂长,都是白手起家从头起来的,所以可以说是全社会上下公认的。
三个巨头三种精神 主持人:这句话一说,三位老总都笑开了花。茅先生能不能给我们简单地总结一下,他们三位的特点都是些什么?
茅临生:鲁冠球是奋斗十年添个零,本来是一天一万元的利润,过了十年就变成一天十万元的利润,再过了十年就变成一天一百万元。现在的目标是一天一千万元。
我们冯总是小车不倒只管推这样一种奉献精神,国有企业厂长的奉献精神。
我们宗总是敢立潮头,争当老大。竞争、发展。
三百万该怎么花
主持人:拿出九百万元重金来鼓励这些企业家,政府希望他们拿这些钱去做什么呢?
茅临生:我们希望这是对他们个人的一种奖励,我们不希望他们把钱比如说要捐款或者怎么样。
那天上午,会议前他们就到了,到了他们自己在那里议论。我听了他们有三种设想。第一个设想,是设立一个企业家培养的基金,培养新一代企业家;第二个设想,是设立一个下岗工人的就业基金。还有一个设想就是搞教育,搞希望小学。
后来我们的市委书记还有我都说不能捐,你捐了我们就变成做秀了,就变成白奖了,失去了意义了。他们是一开始来自己就在那儿商量。所以我们后来态度非常明确,不能捐。
主持人:那这三百万元是怎么来支配和处理的?先问冯先生一句话,交税了吗?
冯根生:交了六十万元税,我实际拿到是两百四十万元。我准备捐,后来市委市政府不让我们捐,让留给自己用。我想我已经68岁了,最多再拼搏几年,我将完成国有企业厂长的历史使命。那个时候我有这两百四十万元,我就没有任何的后顾之忧,我将非常愉快地结束我的保姆的工作。
主持人:离开工作岗位去安度晚年,好,这是您的打算,鲁先生有什么打算?
鲁冠球:我第一个任务先交六十万元税,对吧。还有两百四十万元,因为他们那个支票转过来是转到我企业的账号上,我给他写了一个账号,放到企业里面。
放在企业里,我想现在是两百四十万元,是不是十年以后变两千四百万元,再十年又变两亿四千万元?我想给它,因为政府奖给我们这个钱实际上是一个种子,通过播种这个种子,实际上是给我们一种激励了。现在我一定要把我这个企业搞好,一定要把这个零添上去,我要把这个资本增值。
主持人:鲁先生的准则就是见到数字就给它加个零。
宗庆后:我也是实际收到两百四十万元,现在还没有动。我想我的用途是再投资,主要投什么现在没想好。因为我还想投教育,想办个杭州最好的学校,现在正在策划当中。
印象最深的一次得奖 主持人:我想对于三位企业家而言,他们的发展道路上肯定不乏肯定和奖励,对他们来说印象最深的是哪一次?
鲁冠球:印象最深我有两次,一次1983年我搞承包,搞承包可以奖八万七千元,那个时候不敢拿,拿了10%,八千七百元。多余部分交给学校了,办学校。
到了1984年我跟大哥(冯根生)一起,得到了我们浙江省万人赞企业家活动奖一只36厘米(14英寸)的彩电。
这个时候我家里还没有电视机,但这只彩电奖励以后,我没有拿到家里,而是直接送到大学生的宿舍,给大学生看。
我这一年里拿出了两万四千元,六千元一个,引进了四个大学生。我们农村叫做买的大学生,实际上是给学校培养费。
主持人:您是舍不得拿回家里看还是不敢拿回家里看?
鲁冠球:这有两个方面。一个方面因为社会上当时还没有这个承受能力,所以我不敢拿回家里去。第二个,我的想法,大学生要留得住,那么要有一个好的环境。
主持人:那冯先生,您那台彩电?
冯根生:那时候彩电是非常稀罕的,我拿回家舍不得用,想我的孩子结婚的时候用。过了三四年以后,这种彩电淘汰掉了。因此这台彩电,我到现在还原箱地保留着,作为一个纪念。
九百万会变成九十亿 主持人:您看从当年您获得的小彩电,到今天政府奖励您三百万元的大奖金,这当中有一个很大的差距,您感觉到这个之间的变化了吗?
冯根生:我认为我们的国家发展太快了,我们的思想进步也是非常快。特别是我们杭州市委市政府,我想起五年之前我第一个提出来让我们经营者持股,我买了青春宝集团下面一个子公司2%的股份,三百万元。那个时候舆论全国炒,就是冯根生该不该持三百万股。结果还是市委市政府批准让我买。我贷款二百七十万元,自己凑了三十万元,买下了这三百万元的股份。
那个时候你买都不敢买,犹豫了半年,更不要讲奖励。五年以后的今天,我们杭州市委市政府思想又跨了一大步,主动地奖励你。我认为这是杭州市委市政府对企业家事业的肯定、激励机制的开始,为杭州市工业兴市,将会留下一个非常振奋人心的激励机制。它拿出了九百万元,可能三年以后,杭州多收九十个亿的税。
主持人:这番慷慨激昂的获奖感言,茅先生您在给他们授奖之前,有没有想到他们会是这样的一番心情来接受这个奖励的?
茅临生:这是我们所期望的,但是这么真挚这么热烈,我没有想到。
工业兴市环境立市 主持人:刚才茅先生特别提到了工业兴市,我想可能很多人难以想象,在这样美丽的城市中,如果出现了林立的烟囱,出现了轰鸣的机器,那样的杭州会是什么样的一个场面?
茅临生:我们杭州市的工业兴市,它不是在四五十平方公里的西湖风景区搞,而是在一万六千五百平方公里的整个杭州市来进行,这是一。
第二,这么美丽的风景区是历史上传承下来的,也是我们的各级政府投资把它修建起来的,所以需要财政的扶持。财政的钱哪里来呢?从当前来看,关键是靠工业。目前杭州GDP是一千五百六十八亿元,旅游占GDP的6%,第二产业占50%多。其中工业占43%。从当前或者今后若干年来看,在杭州支撑整个经济全局的恐怕还是工业。
我们现在发展工业,实际上都是生态型的工业。我认为工业兴市中间如果对于环境能够保护,那么我认为它是一个叠加的、互动的关系。因为工业兴市以后,财政收入能够增加,就业机会增加,经济总量增加,那么治理环境的能力就更加增强。我们现在对环保的控制是非常严格的,我们的企业如果有污染,我们就叫它停掉、死掉。还有一些不适宜在市区生产的企业,我们都搬迁到外面去。
主持人:我们问一下鲁先生,你的企业当中,有没有这些存在污染源的东西,有没有需要搬迁到郊外的?
鲁冠球:上世纪70年代的时候,我还只有四百多个人,烟囱有七根烟囱。现在我一万三千八百人了,烟囱只有三根,减少了,而且我计划到明年全部取消。不但是烟的污染,对身心有害的、对社会有害的我们都不搞。
我搞工业搞了四十年了,市里现在提出工业兴市好,我是双手赞成(双手高高举起)。现在我是两平方公里的汽车零部件基地,我们市里为了搞工业兴市,在搞一个87平方公里的江东开发区。把城市里的工业都转移到这个地方去,我向市长要求,我在那里切20平方公里。
主持人:所以有人提出一个算式,想要在现场让市长来解释一下。他们认为杭州加美景就等于天堂,现在的这个算式是杭州加工业等于什么。
茅临生:我认为比如说一个小伙子或者一个姑娘很美,风景旅游城市就是达到这样一个很美的目的,但是这个人还要很健壮,那么如果工业强大了,这个人就很健壮。我认为这两个是可以非常和谐地统一的,而且越健壮、越有钱,这个城市就越美。而且我表述里面有一个“兴”,工业“兴”市,不是立市。这里面我们有一个非常严格的。如果说要立的话,杭州是环境立市,第一位的要把环境抓住。
最想得到的奖励 主持人:其实我刚才一直有个问题想问。就是问三位企业家,如果这次可以不限形式的话,你们心里面最想得到的奖励会是什么呢?
冯根生:实话实说,我最希望奖励的是股权。我认为当了三十年的国有企业厂长,我希望对我自己的事业的一生留下一点我的股权,至少减少我的遗憾。但是因为奖励股权牵涉到资产要评估也比较复杂,所以奖励三百万元现金,实际拿到两百四十万元我也非常高兴,我也认为很好。
鲁冠球:因为我是搞企业的,总是在追求利润最大化。我说奖给我现金最好,以后奖的话,再给我奖得多一点。
宗庆后:我是希望政府能够给我创造一个比较宽松的经济环境发展企业,在生产经营方面应该说我们没什么太大问题,希望能把企业做得最大、做得更好。
主持人:我觉得今天是一个非常难得的对话的时间,这么面对面地跟市长来对话。可能平时机会也不是特别地多。把你们心里想要的心里想说的都可以表达出来,有没有谁愿意带个头你们三位?
鲁冠球:我。我想市长,我既然订了二十平方公里,这个基地建造好,你早一点批给我吧。
冯根生:今天这个场合没有要提的。因为我们碰到困难的时候,直接找沈市长和茅市长,他们非常快地帮我们解决问题,所以我们对此表示感谢。这不是拍马屁,确实已做到了。
宗庆后:应该说找市场的时候不用找市长,但我们市长跟我们也经常在接触,市长不是坐在市政府里高高在上的。我们也不会有什么问题积到今天才给他提出来,该解决的问题也都解决掉了,所以今天也没什么特别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