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消息
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中国人有了一个新的梦想:那就是在通信领域获得领先的地位。然而现实却是:我们在移动通信方面的自主研发能力相对落后,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一个伟大的梦想和一个
脆弱的现实的反差无时无刻不在撞击着一个企业家的心,他就是中国首家生产移动通信产品的东方通信集团的总裁施继兴,他一直在思考着如何从一个脆弱的起点去追逐一个伟大的梦想。
改革被人砸西红柿
【作为上世纪60年代北京邮电学院高材生的施继兴,可谓与祖国的通信事业同生存同发展。30多年来,他一直未曾离开过通信行业。悠悠岁月磨练了施继兴立志要振兴中华民族通信产业的坚定信念。1988年,施继兴受命任“东信”前身———杭州通信设备厂厂长。】 杨澜:施总,当1988年您出任东方通信的前身———杭州通信设备厂厂长的时候,您有没有预见到日后中国移动通讯会发展得这么迅速?
施继兴:没有,我们只是感到移动通信是一个发展的趋势,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很多外商可能有这样一个需求。现在平均每天20万用户,可以说一天等于过去的14年。
杨澜:刚刚开始做厂长的时候面临什么样的难题呢?
施继兴:开始创业的时候,最重要的还是受到了计划经济的束缚,所有的立项、审批、包括资金的筹措,一切都是要有计划安排的。
杨澜:听说一开始在公司内部实施全方位改革,您希望为技术人员加工资时还被人用西红柿袭击过?
施继兴:我们推动劳动人事体制改革,因为我们工厂是在山沟里面,当时按国家分配的话,人员的工资只有七八十元,很多优秀的技术人员不愿意来。我们就把所有的工资奖金捆在一起,叫捆绑工资,提升到400元左右。当时每级的工资别人增加不到10元,你一下子到400元,有些工人包括干部想不通。记得我们作了这个决定,第二天想开个办公会议,听听有些什么反映。一个小伙子冲进来,拿了一袋西红柿,就砸到我面前,砸得我满脸、满身全是西红柿。后来还有一个退下来的工人干部,拿了把劈柴刀,要威胁我,被我们一个工会副主席阻拦了。我还是有一定的准备的,但没想到会这么激烈,所以改革总是要付出一些代价的。好在我们改革很快就见到了成果,最后得到了我们员工的理解。
谈判心力交瘁得重病 【对于施继兴来讲,改革所要面对的是这样的现实:我国通信基础建设急需的大量现代化通信设备,约有80%是从国外进口的,国内的通信工业产品市场占有率迅速下降,市场形势日益严峻。而杭州通信设备厂是一家有40年历史的老厂,技术落后,资金不足,如何与国外一流的通信大企业竞争?这时,施继兴想到了“借鸡生蛋”、“借船出海”的道理———用外国人的技术,生产高起点的通信技术产品,实现企业的跳跃式发展。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或赶超世界一流水平。】 杨澜:1990年,正是中美关系比较紧张的时候,那个时候您开始了与摩托罗拉的谈判,我相信这个谈判不会非常轻松。
施继兴:开始的谈判是非常艰苦。一方面,摩托罗拉本身不是非常愿意转让技术。另外,那个华裔,他的谈判风格是非常非常奇怪,老是动来动去的,从来不坐下来,后来我干脆陪他走,所以效率是极低的。而且老外每次文本要有一点改动,哗哗都撕掉,从头来过,其实计算机改一改是很简单的事情。但他的风格就是这样子,所以花掉了我们很多精力,每天晚上要到深夜三四点,我们回去大门都锁住了,都要翻墙进去。记得最后一个星期,我们每天都谈到早上四五点钟,然后休息一个小时,七八点钟又要开始谈判。所以心力交瘁,把身体拖垮了,后来就咳血,检查出来得了肺结核,在医院里面躺了两个月。
财富实现价值更重要 【东信人永远记住这个日子———1990年12月23日。在中国进出口公司大楼里,东信人同摩托罗拉代表,双方的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这“历史的一握”奠基了中国移动通信产业、东方通信由此走向世界、走向辉煌。今天东方通信的年销售额已腾跃至160多亿元,而谁会想到,10多年前仅有3000万元销售额的杭州通信设备厂,十年弹指一挥间,其产业规模扩大了500多倍,成为中国通信产业规模最大的国有企业和上市公司。】
杨澜:东信在您的领导下从10多年前3000万元的销售额上升到去年的160多亿元,在您的印象中淘到的第一桶金是哪一次?
施继兴:这在我们的初期。我们是1990年底和摩托罗拉公司签约的,引进移动通信的技术产品。1991年到1992年底手机市场就完全启动,所以我们的销售额一下子从1990年的37万元跳到1992年的4亿多元,一举进入全国500强国有企业。
杨澜:我不知道可不可以问,作为一个国有上市公司的总裁,您的个人收入与您的工作成绩挂钩吗?或者说这一桶金是东信赚的,不是您个人赚的。
施继兴:当然现在不能完全跟国外同等规模的公司比较,那差距还是很大很大的。但是我始终在想,我们国家整个改革开放,整个市场经济发展的成熟总要有一代人付出一些代价,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所实现的市场价值,是远远高于我们自己的收入。
杨澜:施总能不能说说从1988年到现在,14年中最能够给您带来满足感的是一些什么样的事情?
施继兴:我感到一个人能够对整个国家产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我感到非常欣慰。有人说我是中国移动通信第一人,当然我受之有愧,但对移动通讯整体的产业,我投入了极大的心血,收到了很大的成效,我感到非常的欣慰。
杨澜:您怎样看待财富和金钱?
施继兴:金钱固然是重要的,但是我想除此之外,能实现你的社会价值、人生价值是更重要的。
竞争建杭州移动谷
杨澜:虽然东信取得了这样长足的发展,但毕竟现在在中国市场,手机销售排在前列的还是一些国际著名品牌,您怎么样去和这些拥有巨大的国际市场、雄厚的资金和技术背景的大企业竞争呢?
施继兴:在初期阶段我们主要通过和他们合作,踩在他们的肩膀往上升,后来我们加大了自主开发的力度。但这些大公司随着全球经济变化,最近也陷入困境,这给了我们很好的警示,但另一方面也给我们提供了新的发展机会。现在中国移动通信产品竞争进入一个畸形导向时代,只要设计比较新潮,用户喜欢,不管品质如何,照样可以提高市场占有率,所以造成这样的情况:一些大牌公司,由于内部的环节多,管理效率也就降低了,竞争力也受影响,这也给我们创造了追赶的机会。
杨澜:您也在带头创立杭州移动谷,把产业方方面面的中小企业团结在一起来共同发展,在这个方面您觉得杭州有竞争优势吗?
施继兴:相对于北京上海,或者说深圳,我觉得杭州有很大的优势。全球的信息产业包括移动通信业正加快向中国转移,我想未来五年之内,它的制造规模一半在中国,中国的一半在长江三角洲。杭州离上海又这么近,也是非常适合于创业,尤其浙江人这么聪明智慧,非常富于创业精神。现在所有国内的园区绝大部分都是政府办的,我想企业化园区一定更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
第一桶金 1990年底引进摩托罗拉公司的技术产品,第二年手机市场就完全启动,销售额从1990年的37万元跳到1992年的4亿多元,一举进入全国500强国有企业。
掘金感受 用外国人的技术,生产高起点的通信产品,实现企业跳跃式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或赶超世界一流水平———这便是借鸡生蛋,也叫借船出海。
最满足的事
有人说我是中国移动通信的第一人,对此我当然受之有愧。但我对移动通信事业的发展,确实投入了极大的心血,我感到一个人能够对整个国家产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这是非常欣慰的事。
杨澜谈施继兴 想让施继兴多谈一些创业的细节,恐怕是难为他了,按他自己的话来说,他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企业战略和产业发展的大方向上。不过仍然有一件小事,可以反映他的性格。比如到水塘去钓鱼,其他人去一两次,如果钓不到的话,就不再去了,然而施继兴是那种哪怕去一百次也要坚持下去,直到钓到鱼为止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