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会:财富之手正向浙江挥动
www.zjol.com.cn
2002年02月26日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长三角共建世博圈
世博会花落上海,这是世界给上海的一个礼物。
长三角各城市的人民都与上海市民一样,对世博会落户上海充满了渴望和期盼。上海博物馆特邀工艺美术家、宁波紫林文房作坊的陈明伟说:“这次世博会的纪念礼品是‘铜花觚’,它的基座和包装盒就是我们做的。世博会的商机很诱人。”
长三角的各城市,也期盼着8年以后能搭上这届“经济奥运会”的快车。江苏无锡市经贸委的负责人说:“我们没有把世博会仅看作是上海一家的事。世博,是全中国、特别是长江三角洲人民共同的心愿和责任,也是我们共同的资源和发展良机。”
虽然距世博会还有8年,但经济专家已经预期,借助“世博效应”,一个以上海为核心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将在本世纪快速崛起,从国家级城市群跃升为国际级,进而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国际经济权威人士预言,继巴黎、伦敦、纽约、东京、芝加哥五个国际级大都市圈之后,以上海为中心的“z”型长江三角洲14个城市群将成为“第六个国际级都市圈”。
浙江,正处于这个经济圈内,如何抓住机遇?在哪些方面有大的商机?这些天,上至政府,下到普通百姓,这个话题分外热门。但愿,这一热门能换来8年后的热闹与繁荣。 旅游业 多少春色后花园
一个城市如果举办大型博览会,旅游业往往是最大的受益者。一项不完全统计表明:2010年世博会期间,上海旅游业的直接收入将超过91亿元人民币。杭州作为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又是离上海最近的省会城市,世博会,对杭州旅游业将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搭车机遇。 展期长达6个月的世博会,即使按最保守的估计,观众人数也将突破5000万人次,甚至有可能打破6340万人次的世博会历史最高纪录。按以往惯例,至少有70%的参观者将到周边地区作延伸旅游。上海有大都市风情,杭州独特的城市风格会有比较大的吸引力。关键是如何抓住机会,把蛋糕做得更大。” 另外,到2010年,杭州湾跨海大桥也已经建成通车,跨越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或许已成为一个新的旅游项目,宁波也将有可能成为上海的另一个“后花园”。
机遇
据悉,杭州将在上海加大杭州整体旅游形象的宣传,当然,除了提高知名度,更重要的是要提高旅游竞争力,突出品牌化和差异化。据了解,在世博会期间,组委会会按不同风格、不同层次组成一个非常完整的旅游网络,所以要想在这个网络中占据一个位置,资源的特色和良好的品牌就显得非常重要。 世博会,上海的周边城市都想分一杯羹。已有旅游界人士提出,借世博会共建浙沪旅游区,成立长江三角洲城市世博会旅游联络组,让持有世博会门票的海内外游客同时到长三角各城市旅游。当然,目前这只是一种理论上的美好设想,但是一个紧密的世博圈的成立,带来的将是大家的共同繁荣。 房产业 多大能量多大空间
根据规划,世博会园区用地面积为400公顷,直接投资额将达到30亿美元,而由此带动的房地产、交通、通信、供水等延伸领域的投资将放大5~10倍,参与的市场空间非常大,浙江的建筑企业,极有可能因此再上一个台阶。 此外,世博会的召开,必定会引来广泛的参观人群,来自世界各地的国际友人对上海地皮的关注率随之也将提高,杭州毗邻上海,又是最适合居住的城市之一,世博会带动杭州房地产的良性循环,是可以预期的。一批浙江的房地产开发商早已超前在上海沿江地区储备了一定的地块,他们都信心十足地表示,要在世博会带来的开发大潮中,展示自己的实力,留下纪念性的房产项目。
机遇
浙江省政府驻沪办建筑业管理处处长说,经过上海市场的洗礼,一大批浙江建筑企业和大上海一起成长,如今,浙江在各省市进沪建筑企业中,产值和优质工程率均占第一,显示了一个建筑大省的实力。但是他认为,浙江企业在资金和人才上较之上海的大企业还有差距。他建议浙江企业争取与外商合作,除了在资金上借一把力,更重要的是学习国外的新技术和新管理,进一步壮大自己的实力。 会展业 编外角色同样精彩
会展业被称为“城市的面包”,对相关产业有很强的带动作用。不仅可以培育新兴产业群,还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大量的就业机会。如2002年的西博会上,“西博之旅”包装出炉,竟吸引了8.6万名国内外游客。 在上海申办世博会的研讨会上,国内外专家学者认为,长江三角洲的上海、南京、杭州、宁波等四个城市在中国会展经济当中都有一定的地位,都举办过颇有影响的国际展览活动。这一区域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极有可能成为像德国法兰克福、慕尼黑、杜塞尔多夫、科隆一样的展览城市群。 据透露,世博会期间的各种展览将多达1000多个,一部分展览很可能会分流到浙江。
机遇
杭州虽是国际会展城市,但由于起步较晚,和上海相比,在软硬件及资源配置上都有所欠缺。杭州商学院经济学院副教授张友仁认为,要加强和扩大与国外知名展览公司的合作,以吸引国外参展商和专业观众、采购商的参与。 杭州国内经济合作办公室的王晨认为,杭州的会展业应定位在中小型、精品型上,与上海错位发展,最终达到互惠互利,共同繁荣。 苗木业 只期绿满大上海
每一次大型国际会议的召开,必将掀起一股城市绿化美容的新高潮,其间的商机也是显而易见的。对此,金华市澧浦镇的苗木大王许五富深有感触,在上海开发浦东时,他早早地收集信息,并预先在上海郊区建立了苗木基地,为引进新品种和开拓市场打基础,等到浦东大道正式动工时,他一举中标,获得了6万多株行道树的大项目。目前,他在上海的基地又有了新的拓展,苗木品种已达到了90多种,他说:“世博会在上海召开,这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虽然竞争会很激烈,但我一定要积极参与,让金华苗木在大上海生根开花。” 浙江已形成了好几个苗木基地,世博会将在上海召开的消息传来,这几个地方的农户喜出望外。在萧山花木城,许多经营户都要求商城能及时提供这方面的信息,以期调整结构,扩大规模,以世博会为契机,打开国内外市场。
机遇
浙江苗木业的发展,涌现了不少这方面的经营大户,这既提高了浙江整体的竞争实力,但同时随着大家市场意识的增强,也加大了这方面的竞争难度。所以,规模、品种、市场运作就显得更为重要。
8年后杭州更美丽更成熟
杭州市政府秘书长娄延安
杭州市一直关注着上海申博的进程,申博成功的消息一传来,市委书记王国平和市长茅临生立即给上海市委市政府发去了贺电,同时表示全力支持上海办好世博会。我们和上海一样,对世博会的召开充满了期盼。
世博会是机会,更是挑战。在今后的8年当中,杭州市要借此契机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加快城市建设、环境保护,提高城市品位和市民素质,加快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让杭州的天更蓝,水更绿,城市更有活力。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吸引全世界的眼球,才有可能融入世博圈的建设。
也许我们现在还有差距,但8年中,我们可以做得更好。我们每年都有西博会,明年,全国的旅游交易会也将在杭州举行,2006年的世界休闲博览会也是我们的练兵机会,到2010年,全市将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届时,杭州一定会更美丽更成熟。让杭州成为全世界游客向往的城市,我们充满了信心。
加速经济大融合 发展国际大都市
杭州市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陆文浩
上海主办世博会具有客观的商业价值。世博会的举办,将产生显著的周边联动效应,带动“长三角”甚至辐射全国,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牵引力。
目前,杭州是“长三角”南翼仅次于上海市的区域性大都市,又是距上海市最近(151公里)的省会城市。据测算,近年来沪杭两市的关联度已经从5.6%上升到19.6%。上海举办世博会,是环杭州湾以上海为中心,杭州为副中心的大都市圈经济加速融合并全面崛起的最佳契机。
借助“世博效应”,杭州应全力配合上海,做好两市经济、城市功能互补的文章,合力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环杭州湾大都市群体,提升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成为太平洋两岸有强劲发展潜力的国际级大都市经济圈。
来源:
钱江晚报
作者:
本报记者沈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