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澜对话浙江企业名人之三
www.zjol.com.cn
2002年02月26日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浙江在线消息
十几年前,温州柳市镇上有三个年龄相仿的年轻人:一个修鞋匠、一个裁缝、一个教书先生,经过十几年的打拼,他们三个不约而同成为三家大型民营企业的掌舵人。
如今的柳市,被称为中国低压电器之都,它造就了一批亿万富翁。这些企业家为自己的成功做了这样的总结:历尽千辛万苦、走遍千山万水、说尽千言万语、想了千方百计,终于赚进千金万银。 高天乐 1963年出生 天正集团董事长 总资产:12.5亿元人民币 全国民营企业500强第28位 第一桶金:1990年在香港推销低压电器,6个月赚了1万元人民币 胡成中 1961年出生 德力西集团董事长 总资产:17亿元人民币 2001年福布斯中国富豪榜第83位 第一桶金:1978年在湖南推销低压电器,跑了85个村庄,历经18天,赚了1万元人民币 南存辉 1963年出生 正泰集团董事长 总资产:24亿元人民币 2001年福布斯中国富豪榜第65位 第一桶金:1984年一边修鞋一边经营电器产品,一个月赚了35元人民币 第一桶金
南存辉 卖电器一个月赚了35元
杨澜(以下简称杨):南董,您第一笔钱是怎么赚来的?你原来在补鞋是吧?补鞋能赚多少钱?
南存辉(以下简称南):一天能赚到十几元。对我们家来说己经很不错了。那时候我家确实比较困难。
杨:困难到什么程度呢?
南:房子是整个乐清市最破的。墙是用碎石垒起来的。当时看到大家赚钱,所以我在修皮鞋的同时,就开始偷偷地摆电器柜台。
杨:为什么要偷偷地呢?
南:因为父母亲不同意,你这里已经很好了,修皮鞋一天赚十几元。家里完全靠这个收入维持生活的。
第一个月卖电器的时候,我们几乎每天都忙到凌晨三点钟,有时候到天亮。干了一个月,四个股东合伙赚了35元,这是第一桶金。
杨:这不算数吧?
南:我觉得这一个月赚的35元特别有意义。
我不是在算单个的经济账,而是相信我可以从一个行业转到另一个不懂的行业去。我相信任何事情只要认真去做,把质量做好,就能赚钱,就能成大业。所以我觉得意义是非常深刻的。
胡成中
推销电器18天赚1万元
杨:胡董,你年轻的时候做裁缝一个月能赚多少钱?恐怕比修鞋能多赚点吧?
胡:在家里如果人家送过来做,一天我们全家可能会赚到几十元到一百元。
那时候我看到柳市有好多跑供销的,所以当时我想出去,后来就去这些供销社或者乡里跑。第一次我大概跑了18天赚了1万元。那时候可以抵一两年的工资。
杨:您后来拿着这钱干嘛了?
胡:后来去跑供销。
高天乐
推销电器半年赚了1万元
杨:高总您的第一桶金是怎么赚来的?
高:是在香港,刚开始是我向别人借钱去香港做贸易。香港人确实很精明,但后来我还是6个月赚了1万多元。
杨:香港人精明不过温州人。
高:但是刚开始我们不懂得做生意,后来就发现做生意比在学校里当老师赚钱要容易得多。所以后来 想自己创业。
家族制革命
“温州模式”下的民营企业,绝大多数都是亲缘、血缘、地缘的家族式企业。家族企业在资本的原始积累过程中,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这种家族企业的体制严重制约了民营企业的管理制度和产权制度的改革与创新。
杨:刚才胡董揭发您父亲原来是在您公司里做事的,是吗?后来,您让他离开公司了,是吧?
高:开始的时候,他帮我一起做。
杨:你把爸爸炒鱿鱼了,回家打屁股(笑)。
高:我们定了一个规矩,50岁以上的非专业人员,除非是高级工程师或者会计师之类的,其他全部要退休。
我跟父亲讲了这个想法,他后来一想:我先带个头。他的觉悟是比较高的,别人一看,你父亲都走了那我还留得住吗?50岁以上的全部都走了。当然后来回过头来,在家里他又骂我——你居然把我赶出去了。
杨:那您怎么孝顺他,让他消消气?
高:让他去旅游啊,让他出去玩玩。
杨:你们两位在公司里也有一些亲戚呀,兄弟姐妹呀,在公司里和在家庭里,这种关系是否一样?比如说,他们见了你叫你什么呢?
胡:那应该说是不一样的,比如说我哥哥,现在是我们公司基础公司的总经理;我弟弟在上海公司当总经理,又是董事局的副主席。我认为这应该按角色论,有区别的。8小时以内和8小时以外是不一样的,在工作上应该说什么职务就是什么样的责任和义务。我们打个比方:我胡成中是董事长或者是董事局主席,你今天坐在公共汽车上不可能说:哎,你站起来让我坐,我是董事长。不会的。我今天到电影院去看电影,我就是个观众。我们企业也一样。
杨:南董呢?你在单位里跟你的这些兄弟姐妹是怎么处的?是不是其他的同事很难来告他们的状?有时候会觉得他是南董的亲弟弟亲妹妹,虽然工作当中不太同意他的做法,但是人家是一家人,所以就不敢说?
南:对,这个问题很好,我觉得称呼是件容易的事情。原来我们在公司里面也叫哥哥叫弟弟,现在变成在家里吃饭的时候都是董事长啊经理啊。
杨:我的天哪,您家里的气氛也够怪的。
南:我觉得这个并不重要,关键在于企业发展的时候,很多亲戚,很多身边的人,他们做起事情来不照规矩来办的话最难办。所以家族企业为什么一定要进行改制,根本的原因就在这里。 打假打出名牌 二十世纪80年代的末期和90年代的初期,由于柳市低压电器假冒伪劣泛滥成灾,国务院组成了200人的庞大工作组,进驻柳市,进行了长达5个月的联合打假行动。如今的正泰集团、德力西集团和天正集团,就是在那次打假风暴中脱颖而出的3家生产低压电器的民营企业。他们戏称自己是打假打出来的。 杨:当时一些假货在柳市泛滥的程度到什么样子?
南:有一支专门跑供销的队伍,拿过来的东西就去贴牌,牌子乱贴,要什么有什么,所以那个时候应该说是泛滥成灾吧。当时大家看到温州人就怕。
杨:你个人有这样的经历吗?
南:当时去上海请电科所的专家,结果到电科所被拒之门外,不让你进,觉得你们来了没什么好事情。所以那个时候就想,我要把好质量关来重树我们的形象,为温州人争气,为温州人争光。我当时感受特别深。
杨:如果你贴一个牌子,那毕竟成本低啊,获利也不少。也许有人说谁在乎啊,管他们上海人瞧不瞧得起我们,反正我把钱赚到了就行了。当时有没有这样的想法啊,胡董?
胡:那没有。
杨:那没有啊?
胡:当时我们推销的时候,整机我是不销售的,因为我知道这个质量是不行的。所以,我和南董合起来搞整机的时候,到上海请工程师过来进行正规的生产。 诚信
他们被称为温州民营企业的诚信老板,他们只要动动自己的金笔,就可以获得几千万元甚至几亿元的信用贷款。对他们来说,信用就是金钱。
杨:三位董事长被称为温州民营企业的诚信老板,你们的信用也曾经跟金钱划过等号,有没有动用这个信用去贷款?
南:我觉得企业的发展离开诚信肯定是无从谈起。尤其是创业初期,那个时候什么都没有,就靠诚信,一步一步积累起来的。到了现在,你说这个诚信跟金钱划了等号,其实我觉得诚信是无价的,无非就是银行给你一个授信,可能几亿元或者十亿元,然后你签个字,你说话就算数了。我觉得诚信是无价的。
杨:现在银行给您划的价是多少?
南:加起来大概十几亿元吧。
高:我记得是在1998年,我们公司得到一笔3000万元的信誉担保贷款,当时在温州市也是第一次,可能在全国工商银行当中也是首次对个人提供信用担保贷款。当时银行讲了,不要你抵押也不需要其他企业为你做担保,只要一个名字。 财富
杨:您对钱怎么看,就是说金钱对您意味着什么?
南:钱财属于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走。不过像我们这些企业到了今天这个时候,赚钱就体现你个人的发展,比如说就业岗位的扩大,给国家作贡献,税收的增加。
杨:胡董呢,钱对您意味着什么?
胡:给国家创造税收,解决就业,这就是赚钱的目的。一个人的开支费用是有限的,再多的钱你死去以后也是空的。
杨:那可以都留给你儿子。
胡:他自己也在创业了嘛,也没有必要留给他太多。
高:钱只是衡量事业成功的一个指标,所以我觉得事业应该比钱更重要。
来源:
钱江晚报
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