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工业园区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www.zjol.com.cn
2002年03月26日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浙江蓬勃发展的工业园区已成为推进工业化的重要载体。如何提高整体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在近日由省经贸委牵头主办的一次工业园区国际研讨会上,许多专家指出——
浙江在线消息
党的十六大提出,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并把它作为本世纪头二十年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第一项任务。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也提出,要把浙江建设成为先进制造业基地。那么,如何走出一条适应我省省情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呢?在近日由省经贸委牵头主办的一次工业园区国际研讨会上,许多专家指出,要通过技术创新,把我省各地蓬勃发展的工业园区打造成先进制造业基地,成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载体。
我省的工业园区大多是以区域特色经济为基础进行适当集中布局,以优势企业为主导,中小企业集群式发展的专业化产业区,是我省区域特色经济和专业市场发展中涌现出来的新生事物。据省经贸委统计,我省县市级以上工业园区有820多家,其中省级以上有208家,全省各类工业园区基础设施累计投资已达550多亿元,约有1万家企业进驻。工业园区在增强浙江工业整体竞争力、打造国内制造业基地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已经成为我省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
但是,我省工业园区的发展也存在着许多不足,其中,产业技术含量低、国际竞争力不强成为制约我省工业园区进一步提升档次、作大做强的主要瓶颈制约。省经贸委主任孙忠焕在此次研讨会上指出,今后工业园区要在我省打造国际先进制造业基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进程中继续扮演重要角色,必须将技术创新放在第一位。
从我国经济发展趋势来看,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体制优势将不再成为浙江经济发展的独特优势。要进一步增强浙江经济竞争力,体制创新与技术创新必须有机结合,没有技术创新,工业园区就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
如何实现工业园区的技术创新呢?参加此次工业园区国际研讨会的政府官员、专家学者认为,重点要抓好两个主要工作。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吴澄认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是十六大报告中提出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基本特征之一。浙江的工业园区要成为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载体,必须将信息化建设作为园区技术创新的主要抓手。他指出,通过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不仅能够支持企业建立现代营销系统及电子商务,大大加快企业的运作流程,优化企业资源配置,还将提高企业产品技术含量,促进企业产业结构调整,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建立、健全创新体制是工业园区不断实现技术创新的制度保证。省经贸委一位负责人指出,要加快在工业园区内建立企业为主体、科技与经济一体化的技术创新体系和运行机制,其重点是建立五大体系:以企业技术中心为主要形式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以产学研联合为纽带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以区域技术中心为主要载体的技术支持体系;以中小企业为主要对象的技术创新中介服务体系;以经济政策和法律手段为主要方式的政府技术创新调控体系。
省发展计划委员会一位负责人则提出,要在园区设立必要的质量检测中心、信息服务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和产品研发中心,将园区建设与推进企业的技术改造、机制创新和产品升级相结合。除了单个企业的设备更新之外,在有条件的园区,可以通过骨干企业和龙头企业为核心,培育企业集团和知名品牌,提高园区的国际竞争力。
来源:
浙江日报
作者:
记者 刘刚 管哲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