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各地新闻联播 正文
文字: 大  中  小     打印 

温州“国有明珠”熠熠生辉
www.zjol.com.cn  2002年05月26日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本报讯(记者刘刚 沈利民)提起温州,人们就会想到这里蓬勃兴旺的非公有制经济。然而令人欣喜的是,温州的国有企业同样取得了长足发展,成为温州经济中引人注目的“国有明珠”。统计表明,1991年至2001年,温州工业系统国有企业的数量从332家降至不足10家,而年总产值却从20亿元上升至52亿元。

    改革开放以来,温州放手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令世人瞩目。与此同时,温州也重视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并逐渐形成了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在市场竞争中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1993年,国有企业东方集团凭借雄厚实力,投资3000多万元兴建东方灯具大市场,一举引进当地500多家个私灯具企业,成为当时全国最大规模的灯具市场。东方集团此举整合了分散经营的温州灯具产业,为做大做强这一产业打下了基础,同时,集团每年来自于该市场的收入也高达数千万元,为企业发展提供了稳定的资金来源。东方集团如今已成为年产值20多亿元、年创税利超亿元的跨行业、跨国界的大型企业集团,是全国520家重点国有企业之一。在近20年时间里,企业资产增长了1684倍。

    个私经济的蓬勃发展也为国企改革和发展创造了条件。近2年来,温州国企改革分流的3800多名职工绝大多数为当地个私企业所吸纳。个私企业灵活的经营理念和经营机制又为国企改革提供了借鉴。主业为食品的快鹿集团总经理丁国聪说:“我们从1985年固定资产仅405万元的小企业发展到今天拥有固定资产1.7亿元的国有大型企业,秘诀之一就是不断地向个私企业学习。”近几年来,快鹿集团相继推行了年薪制、竞聘上岗、年终奖励等做法,企业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温州还大胆探索公有制特别是国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为国企改革开辟了新天地。康乐集团的前身是创建于1958年的老国有企业温州制药厂,1997年改制时,由下属两家公司职工和原厂主要经营者成立新的营销公司和外贸公司,由这两家公司租赁经营母公司。两家新公司合计的1000万元股份中,个人股占60%,国有股占40%。改制后的1998年至2001年,两家新公司的国有资产共获得现金收入850万元,配股后增值1264万元。
    

来源: 浙江日报  作者:  

相关稿件:
 
 生活资讯 更多 
 联系方式  

真诚与社会各界合作
欢迎您提供新闻线索

新闻热线 0571-85310961
     0571-85311031
热线传真 0571-85310136
投稿邮箱 tougao@zjol.com.cn
联系地址 杭州体育场路178号
     浙江在线新闻中心
邮政编码 310039
责任编辑
陈雪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