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消息
“作为一个民营企业之乡,温州为什么至今仍未有一家上市的民营企业?”———在上周召开的香港上市、融资咨询研讨会上,来自香港的专家谭永元向温州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也难怪专家有这样的疑惑,事实摆在眼前———根据统计数字,浙江省目前已有44家企业在国内市场挂牌上市,主要集中于杭州、宁波、绍兴,其中宁波、绍兴上市企业都在20家左右,尤其今年以来,三地民企上市气氛活跃,不仅在内地上市,还积极寻求在香港及境外上市。而作为中国民营经济发源地和民营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温州至今仅有1家上市公司,即从国有企业转制而来的浙江东日股份。
与省内许多同类型城市相比,温州民营企业的上市步伐显得颇有些迟缓,似乎与温州在民营经济中的地位不相称。
上市,可谓民营企业做强做大的有效捷径,难道对温州企业没有吸引力吗?抑或温州民企缺乏能力,符合上市条件的太少?成本高,时间长“上市的成本比较高,各种要求亦非常严格,而温州大多数的民营企业尚处在成长期,花这么多资金、精力和时间搞上市,的确有相当大的压力……”挺宇集团老总潘佩聪就这么告诉记者。据了解,根据证监会有关规则,一家企业要在国内上市,从理论推算,非常顺利也至少需要一年半时间,正常情况需要3年至5年时间,而上市所需各种费用动辄千万元以上。
一位与企业接触较多的本地券商也有同样感受,现在内地上市周期很长,企业和市场的形势都很可能会发生变化,变数太大了。再加上手续多、要求高,不少企业打起了退堂鼓。透明度的考验按照上市规则,企业必须对自己企业的管理构架、风险控制和财务、经营等状况进行定期披露,这样透明化的操作方式是摆在温州企业心里的一道坎。专家分析,温州以传统产业为主,地域高度集中,同类型企业之间竞争激烈,如果公司运作过于透明化,企业担心上市后会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缺榜样,缺人才省内绍兴、台州等地民企活跃的上市气氛与一些龙头企业的示范作用不无关系。而温州民营企业在上市这方面仍是一片空白,缺乏示范作用。仅有正泰、德力西等企业虽然完成了上市辅导期,距离最后步骤仍存在一段距离。同样缺少的,还有专业人才。采访中,一家瑞安的企业就表示,自己很想去运作上市,但是企业里这方面的人才太少,担心将来难以进入实际运作。
同时,大多温州民企创业基础相对薄弱,起点较低,加上多为家族式的传统管理手段,与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还有相当距离。包装上市不可取上市的基本好处在于可为企业融资提供便利,标志着企业从产品经营转入资本经营,提升了一个新的竞争平台。可许多企业心里都有一笔自己才能算得清的账。“温州企业是务实的,在目前企业发展水平下,获得资金可能各有绝招,企业要搞清如何定位,上市的目的是发展,正确的有远见的发展规划是当务之急。如果因为缺乏资金通过所谓的包装上市,是不可取的。”美特斯·邦威老总周成建如是说。他还表示,自己的企业有朝一日具备条件会考虑上市,但现在正在积极创造条件。
温州上市办有关人士也表示,政府鼓励企业上市,但并不鼓励所有企业都去上市,毕竟民营企业的发展有自己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