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各地新闻联播 正文
文字: 大  中  小     打印 

农博会,三千武义农民“赶大集”
www.zjol.com.cn  2002年08月26日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浙江在线消息 12月2日,2002年浙江农业博览会的第二天。

    上午9时,熙熙攘攘的义乌会展中心门口,两辆大车稳稳停下,风尘仆仆的40多人一拥而下———他们是来自邻近的武义县桐琴镇的农民,今天特地赶来参观农博会。

    12月1日至4日在义乌市举办的浙江农业博览会,像一块磁性极强的大磁铁,不仅吸引了省内外1300多家参展商和当地的广大市民,还让邻近县市的农民都情不自禁地前来“赶大集”、灵市面。

    桐琴镇楼王村的王飞荣就是其中的一员。他家里种了22亩蜜梨,主要销往温州市场。过去客商来收购,看重的是价格,越便宜越好,现在不同了,不仅要品质好、卖相好,还要无公害。今年他一半多的蜜梨采用了套袋技术,结果效益比一般的高了近3成。博览会上琳琅满目的绿色农产品,看得他眼花缭乱,一个劲地说:“真是开了眼,这一回,我发展无公害绿色水果的信心更足了,心里更有底了。”

    9时30分左右,陪着老乡参观的武义县农业局副局长金福喜,忽然在迎面而来的人群中发现了几张熟面孔:原来是熟溪街道的干部带着一大帮农民到了。据街道干部介绍,今天他们一共包了3辆大客车,来了100多人。郭下村的何国和去年从江西买了300多元钱的葛根苗来种,眼看着马上要产出了,他想来农博会上看看葛根的销路,顺便了解一下还有什么适合自己种的新品种。

    在两万平方米的展厅里,处处可见捧着一大堆资料的农民,感觉到他们强烈的求知求富的欲望。眼尖的金福喜告诉我们,光今天上午,他就碰到了五六批武义老乡,当中还有40多个来自与丽水交界的贫困乡三港乡的农民,他们是一早坐了4个小时的汽车才赶到这里的。

    为了让农民亲身体验现代农业的魅力,推动全县农业结构调整和效益农业的发展,武义县要求各乡镇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农村干部和农民前来参观农博会。没料到农民的积极性十分高,不少乡镇报名参加的农民大大超过了原先的预计。据县里的同志讲,农博会进行还不到一半,到会的已经超过1500人,估计4天的展会期间,全县将有3000多农民到义乌“赶大集”。

    (本报义乌12月2日电)
    

    ▲全省效益农业发展成就展,让来自偏僻山区的武义县三港乡农民深受鼓舞。
    
    科技馆里的自动选果机,吸引了山区农民。
    
    武义县熟溪街道郭下村农民何国和(右),对金华某民营葡萄研究所的“美人指”、“法国早红提”等新品种很感兴趣,正在虚心讨教栽培技术。
    
    
    

来源: 浙江日报  作者: 记者毛东辉 刘元斌 通讯员张建成

相关稿件:
 
 生活资讯 更多 
 联系方式  

真诚与社会各界合作
欢迎您提供新闻线索

新闻热线 0571-85310961
     0571-85311031
热线传真 0571-85310136
投稿邮箱 tougao@zjol.com.cn
联系地址 杭州体育场路178号
     浙江在线新闻中心
邮政编码 310039
责任编辑
陈雪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