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暨农民田头地角搞科研
www.zjol.com.cn
2002年11月26日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浙江在线消息
日前,诸暨市表彰奖励了该市27个“金桥工程”优秀项目。其中48%的获奖项目,是由当地农民技术员承担和实施的。 目前,诸暨市已有2.1万名农民先后参加了中国农函大的学习培训,拥有技术职称的农民达9900多人,名列全省前茅。由农民创办并正式登记注册的科研所就有15家,更多农民在自己的田间地头搞起了科学实践。他们或引进推广技术,或自主钻研开发,把丰收的希望寄托在运用科学技术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效益农业的广阔天地里。 赵家镇上京村胡康生通过有关科技团体牵线搭桥,与毒蛇打起了交道。他从广西引进蛇种,在省医学院引进技术,采用人工繁育等技术,已养殖银环蛇、眼镜蛇等万余条,建成一个可养蛇10万多条的养殖场。据市科协对48个市级科技示范户的调查显示,一年多来,这些科技示范户共引进新品种89个,新技术42项,推广新品种60个,新技术51项。有31户还承担了各级科技试验示范项目50个,其中市级20个,省级2个,已有13个项目被市有关部门列为科技推广项目。 诸暨市不少农民把思路放在了提升当地特色产业上。省级科技示范户、市龙飞珍珠养殖场的黄泽飞从外省引进了少量原产日本的池蝶蚌种进行繁育,通过技术攻关,试验获成功。该蚌种与目前该市普遍养殖的三角帆蚌相比,珍珠的养殖周期可缩短25%,产量和质量起码可提高20%以上,仅将现有自繁小蚌用作母蚌进行推广,社会和经济效益就不可估量。 为进一步提高农民搞科研的积极性,提升农业的科技含量,今年以来,诸暨市涉农部门的106名专业科技人员与1060个种养大户签订了技术结对挂钩责任书。
来源:
浙江日报
作者:
通讯员 骆仁东 王晓聪
|